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马晓芽访谈录 ★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人物简介:西湖区文苑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马晓芽,杭州市优秀教师。马园长1988年幼师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0年。她参加工作第一年做了区幼教辅导员,指导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第二年做了副园长,第三年做了园长。三十年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在做园长或副园长。

采访手记

文苑学前教育集团创办于2005年5月,现下属三所幼儿园四个园区。大气宽敞的文苑幼儿园位于紫荆花路106号,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杭州市甲级幼儿园;清新田园的文苑幼儿园登新小班部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侧的紫荆港路上;小巧精致的白荡海幼儿园为白荡海人家的配套幼儿园,为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时尚现代的文一街幼儿园位于金都城市芯宇小区内,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杭州市甲级幼儿园。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1

马园长的个人成长经历

在马园长30年的职业生涯中,有两段经历对她的影响很深。一段经历是1992年8月到1996年7月,她被调到一家非常著名的企业筹建幼儿园。还有一段经历是2007年到西湖区教育局挂职了一年。马园长说,到企业工作,能让她有机会跳出教育来看教育,而到教育局工作,能让她有机会跳出幼教来看幼教,都帮她拓展了教育视野。比如到企业工作,让她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特别是用人文化。

有一件小事让马园长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3年底,企业老总自己开着车去拜访手下员工的父母,虽然只送去了一点小礼物,但却让那些住在山里、当时可能从没有看到过小轿车的员工家长很感动,也让手下的员工很自豪。因此,他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好,是所有子公司中发展最好的,由此让马园长感受到好的文化真的是种强大的发展力。

后来她做园长时,无论到哪一家幼儿园,她都会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而到教育局挂职,是她觉得职业生涯中尤为幸福的一年,因为让她有机会看到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是怎么办学的,这样让她能更宏观、更系统地去思考办学思路,更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2

办学“为十个字,做三件事”

马园长说,文苑人办学很纯粹,这也是她一直倡导的,一句话:“为十个字,做三件事”。“十个字”就是“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要让孩子当下幸福,也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这就是文苑人的教育使命和办学目标。而“三件事”,就是实现使命和目标的三条路径:一是要打造一支“大气、有底气”的幸福教师,二是建构“让儿童更幸福”的幸福种子课程,三是建设“分享、合作”的家园共育机制。

这三件事在每个阶段会有所侧重,“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一支幸福教师团队,而现在“十三五”期间则重点建构“让儿童更幸福”的幸福种子课程。“家园共育”则是每个阶段都在推进,因为马园长认为,0-6岁家庭教育的作用极大,因此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有这样的使命,不仅要教育孩子,同时也要影响家长。

文苑的课程是基于培育一个幸福的完整儿童的综合性方案,为孩子播下“自信、责任、坚持、尊重、关爱、合作”这“六颗幸福种子”,不仅能让儿童当下获得有意义的快乐,同时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文苑基于儿童的立场,灵活采用项目式、任务趋动式、情感体验式来展开课程主题,让儿童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深度学习,获得有益的经验。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3

坚信“关系优于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马园长始终坚信的一句话就是:关系优于教育,她相信所有教育的成效都基于温暖的关系之上,因此首先要建立温暖有爱的师幼关系,让儿童在关系的互动中幸福成长。而“关系优于教育”也成为了文苑的核心价值观,在文苑的环境中, 可以看到很多桥,桥代表着关系,文苑希望以此来彰显他们的这种办学理念。

这几年来,文苑也一直通过各种载体,努力使这种“倡导的理念”成为他们“实施的理念”,使它慢慢成为文苑一种独有的气息,弥漫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所以很多人走进文苑,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感。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马园长给分享一个大班关爱生命的案例:

前段时间,大班王老师经过十个月怀孕,回家生孩子去了,来接替她的是一位产假结束的新妈妈,基于这样的一个契机,大班开展了关爱生命的主题。

虽然孩子知道生命从哪而来,但感受自己是因为爱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是孩子应该体验但很少有机会体验过的事,因此主题从这儿切入:知道生命的到来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初步了解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对胎宝宝产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阶段通过儿童三天的孕期体验,以及家园共同记录完成的孕育体验册,来感受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从而感受妈妈的爱。当教师向孩子分享自己怀孕时的种种,当家长向孩子回忆起那些怀孕时的担心、欣喜、等待的心情时,当孩子自己倒背书包体验怀孕的种种感受时,孩子真切感受到生命来之不易。

有了前期的深刻体验,孩子们都觉得妈妈的不容易,他们想要表达妈妈的爱,还想用行动来爱妈妈,那么妈妈需要我们怎么样爱她呢?通过调查,孩子发现妈妈想要的爱是我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因此,小朋友有了关爱的行动,关爱好自己的生命,并且想把这份爱传递给其他的人……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4

坚持让教师有更深的幸福体验

马园长说,文苑人经常讲幸福,而这个幸福不仅仅是儿童的幸福,还包括教师的幸福,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幸福先于儿童幸福。因为马园长认为,只有让教师时时有幸福的体验,才能让老师更理解和珍视儿童的幸福,才能为让儿童更幸福而努力。所以文苑的“为十个字,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教师常常有更深的幸福的体验。

文苑采用了很多种方式,比如写幸福日记。通过“幸福日记”,帮助老师觉察日常工作中的意义,建构自己的工作带给儿童成长的价值,同时,满足教师被看到与认可的需求。有一段时间,马园长天天写幸福日记,教师们也天天看她的幸福日记。马园长认为,这也是一种价值引领,使教师清晰什么样的教师在幼儿园值得肯定,什么样的行为在幼儿园值得鼓励。

文苑还开展“感动文苑十大幸福教师”评选活动,引导家长去撰写关于教师的“幸福故事”,并在手机APP上分享。这项活动每年从五月份开始启动,到六月底结束,历时二个月,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2017收到278篇,今年有306篇。家长在撰写幸福故事的过程,就是一种积极关注教师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工作更好地被家长所发现和肯定的过程,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家园间关系更加融洽,也慢慢形成了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文化氛围。当然,马园长认为,“有底气”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幸福的关键,文苑通过建立各类幸福工作坊,来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5

家庭教育重要的形式是熏陶

在幼儿园阶段,马园长始终觉得:教育重要的形式是熏陶。教育孩子不一定是通过教的方式,而是需要在环境中呈现可模仿的榜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儿童获得好的品质。比如她们非常强调的“尊重”,她们相信只有当儿童得到了他身边的人对他的尊重时,他便学会了尊重。因此,她特别希望家长一方面与孩子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能为孩子提供榜样,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

教育追梦人|马晓芽: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梦想

马园长希望,每一个儿童在文苑的每一天,是充实的、快乐的、意义的,同时悄然为她们播下“自信、坚持、责任、尊重、关爱、合作”的幸福种子。

来源:西湖i奥羽 新华小记者杭州组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