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真好丨从“民工潮”到“返乡潮”看遵义巨变

Hi!读懂遵义,请点上方“遵义日报”

改革开放真好丨从“民工潮”到“返乡潮”看遵义巨变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长魏树旺发出邀请:“欢迎到遵义当农民!”一时语惊四座。的确,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瞩目成就,农村更未停下发展的步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正安“300娘子军”南下番禺为起点,我市组织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随着遵义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而今许多在外闯荡的农民工更愿意回到家乡发展。2008年以来,我市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现在全市已有19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点)。

乡愁,既是对故土的一往情深,更是投身家乡建设大潮的奋发有为。遵义一批批外出“闯荡者”的返乡潮,正印证了这一点。激发内生动力的农村,使人民有了奔头和向往。

改革开放真好丨从“民工潮”到“返乡潮”看遵义巨变

向南,一支浩大的劳工队伍

让全世界弹上贵州吉他,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传玖的梦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抱着一把自己厂里制造的吉他,略带憨厚的笑容定格在媒体的聚光灯下。5年前,他响应政府号召,将吉他制造公司从广州搬回了家乡正安县。在他的带动下,正安吉他制造产业形成高度集聚效应,吸引39家吉他生产及其配套企业入驻,正安成为著名的“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时间退回到1987年2月25日。春寒料峭,正安县城前所未有的热闹——人们正热热闹闹地送别298名正当芳华的姑娘。

这些姑娘,就是正安第一批劳务输出“娘子军”。她们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根据广东番禺县和正安县签订的劳动协议,她们自愿报名,经过筛选,将南下番禺成为产业工人。而后,人们凑个整数,称她们为“300娘子军”。

正安籍著名作家赵剑平当时目睹了此景,在他后来的长篇小说《困豹》中设置了耐人寻味的重放镜头——送别的车站,本来欢天喜地送行的人群突然莫名沉重起来,一位少年像堂吉诃德向风车冲去那般,本能地喊着:“喂!你们还回来不?”良久,一扇车窗里拱出一张泪脸,哽咽道:“我们……要回来……”

离家远走,不管未来光明或暗淡,多多少少夹杂着那么一些不舍和惆怅。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海边划了那个“圈”,一个远在西部内陆的城市——遵义,也感受着波动和能量。遵义的农村青年通过广播电台等媒介,敏锐地从风中嗅到了珠三角开放和富裕的气息。于是,他们成群结队地告别家乡,在车轮与铁轨不断的摩擦声中,挤上了开往珠三角的列车,成为最早一批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西部闯荡者。在“300娘子军”南下番禺过去10年后,贫穷的正安青年郑传玖离家了。

在当时的遵义,这些闯荡者称自己的行为叫做“杀广”,意为去广东拼杀出美好未来。一个“杀”字,似乎道出了一种豪迈而壮烈的情怀。这些闯荡者一浪接一浪,形成一种壮阔的景观——“民工潮”。

改革开放真好丨从“民工潮”到“返乡潮”看遵义巨变

反思,乡关何处是?

以此为起点,市政府开始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最早集中在珠三角,后扩至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在80年代的劳务输出大潮中,一个年轻人离开了家乡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要去广东。他一穷二白,连火车都舍不得坐,看到一辆开往南方的货运火车,便爬了上去。在哐当哐当的火车上,他畅想起自己的美好未来,心潮澎湃。他的名字叫张明富,那年26岁。

现实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起初,他在广东向打煤球的亲戚借宿,面颊脏黑的亲戚很热情,把唯一一个由旧门板和椅子搭成的床让给了他。第二天他醒来,看见亲戚却蜷缩着身体睡在拉煤球的手推车里,他当场就哭了:“何处是我们的归宿?”他方知,远方如此繁华,未必装得下属于他的一个小家。

这个年轻人,后来回到了大坎村创业,创立了贵州梦润集团。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下海”成为一个高频词汇。此时,遵义的城乡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尤其体现在观念上。为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扭转市民过去对经商者的偏见,当时遵义地区的领导班子干脆自己在街上摆起摊来,不收钱,只为告诉大家经商致富不丢人。张明富就在这种背景下回乡创业了。

2007年,创业中的张明富鼓起勇气,向时任总理温家宝写了一封2000余字的信件,呼吁国家关注扶持返乡农民,他没想到这封信竟受到重视。当年6月,国务院起草了《关于引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名不见经传的大坎村,因此被授予“中国农民工政策发源地”称号。如今,张明富的企业直接带动二三百人就业,间接带动了上千人就业,他获得“全国劳模”等称号,被国务院双创办大会认定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第一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沿海地区许多工厂倒闭,解雇大批农民工,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农民工返乡潮。也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鼓励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创业。我市迅速响应中央和省的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而今,张明富的故乡汇川区已经成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2016首届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2017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均在汇川区召开。

风起了,回乡创业、反哺故乡成为一股大潮。

2007年,郑传玖已在广州有了自己的乐器厂。“每年回家,都看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有时候几乎认不得路。”这让他心潮澎湃。借助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又受家乡投资环境、交通区位、配套扶持政策和普工价格等因素的吸引,2013年,郑传玖下定决心:回老家,和老乡一起创业致富!于是,处于边远山区的正安县,“无中生有”奏响了吉他之音。

在郑传玖的带动下,许多外出打工获得成功的老乡也纷纷入驻了“正安·国际吉他园”。2017年,园区解决就业1.1万余人,带动4600余人脱贫。正安县也入选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二批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

“现在,我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要比在广州好很多。”郑传玖说道。

田园,心驰神往的故乡

放眼遵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农村改革无疑是亮眼的招牌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刚提出不久,但是在遵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早已打响,农村的兴旺为一大批返乡者提供了创业的底气。

时间回到1987年,湄潭县成为第一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作为贵州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湄潭在土地制度、税费制度、村组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一路摸索前行,承担着农村领域改革的多项国家级课题。

在改革的大潮中,茅坝村就是一朵迟来却亮眼的浪花。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肖文海是土生土长的茅坝人。帆布包、煤油灯、粮票肉票,勾勒出这位“70后”村支书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肖文海也加入过“杀广”队伍,结果待了一年就回乡了。“那一年,我就跟看电影一样看外面的世界,它太繁华,也太陌生。”

肖文海2005年进入村委会工作,至今已经13年,他见证并参与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嬗变。

茅坝自古产好米,在清嘉庆年间曾将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但在一段时期内,它受限于种种因素没有跟上高速发展的时代脚步。2006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推开后,遵义的农村面貌开始发生深刻改变,茅坝迎来了转机。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施行,当时我很激动啊,细细研究怎么搞合作社。”肖文海说道。

2009年,茅坝村热热闹闹地举行了新农村建设启动仪式。“当时我们没好意思请媒体来,怕万一搞不出名堂闹笑话。”肖文海坦诚地说。但后来,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我们带着群众到县里搞得好的地方考察,回来震动很大,豪情壮志地说别人行,我们凭什么不行?”一下子,30多户农户交了黔北民居质量风格保证金。“房子修得热火朝天,但是我们马上就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一幢房子少说十几万元,有的农户要靠借钱才能修起来,为了还钱又得外出务工。我们觉得这不行,必须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因此,茅坝村确立了“资源整合、村企合作、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思路,形成“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联系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和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就业。“2009年,我们有了第一个专业合作社,推荐了返乡农民工王建明为法人和理事长。我们决定就抓住贡米文化这个卖点,做强做大米产业。”

短短9年,茅坝大刀阔斧地进行农村改革——水稻原产地田园直购开全国之先河;2015年,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第一槌”在湄潭敲响,这一次,茅坝乘上了“车”;2016年,茅坝成为湄潭最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村子,从改革大潮的末端走向前沿。

“现在茅坝村已经有4个专业合作社,全村村民都成为股东,人均收入从5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4万多元。你可能不信,我们最贵的有机米能卖到300多块钱一斤,销路完全不愁。”肖文海满脸自豪。

肖文海说,茅坝现在搞“米旅一体化”,游客多得很。他热情地领着记者去参观村里的农耕博物馆。由于馆内蜡像太逼真,几名游客正用难以置信的表情打量着。不远处,一幢乡村电影院即将建好,一条红色油路亮晃晃地穿过碧绿的稻田,煞是惹眼。

月未必是故乡圆,但故乡的月光刚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