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之“三农”巨变

王亚健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此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作为改革的发源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7亿人口实现脱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数亿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迎来“新生”,乡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稳步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卓越成绩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精神,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体制,标志着突破单一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取得重大胜利。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模式,一方面坚持了土地的公有制,另一方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农民通过承包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权,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的结合,从而可以自负盈亏、自行安排生产、适当分工、发展家庭副业和多种经营,大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有效形式。40年来,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家庭财产积累逐渐增多,扩大再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个体工商业、合伙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相继出现,并已成为农村经济全面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都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公有制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大胆探索。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国农村造就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给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生产方式的变革,拓展了增收致富的渠道。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实行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已是1978年的8.3倍,农业机械化得到长足发展;科技贡献率达到55%,现代农业持续稳步推进。40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乡村,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40年来,农业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立足于资源禀赋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对促进区域内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现。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已成为增收致富的必经之路。

城乡经济关系的变革,加快了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对人民公社组织的人身依附关系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农民获得支配自身劳动的自由,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同时使得农民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并撼动不平等的城乡关系成为可能。40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了封闭的村落,投身到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效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40年来,党中央从1984年的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装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在城镇落户”,到十六大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继而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城乡关系的认识不断推向新高度。40年来,城乡发展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民帝国”彻底被扭转;2015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非农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人员要素的流动和小城镇的崛起,乡村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由被动接受城市反哺,进而要和城市形成一种双向互促的有机关系,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思想观念的变革,凝聚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在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农村群众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群众思想保守,人们精神不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经济活跃,人民群众生活富足,社会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40年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闭关自守只能是越来越穷,只有敞开思想的大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才能为产业兴旺提供条件,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40年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群众的衣食住行的习惯,从排斥新生事物到成为时代的推动者。40年的发展,让农民从满足于现状的井底之蛙到视野宽阔、渴望学习,从读书无用到注重下一代的培养。40年的发展,为中国农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更加坚定了农民跟着党走的决心,各项惠民利农政策的落地生根,让广大农村居民幸福感稳步提升,凝聚成为继续推动农村巨变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