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時代何時到來?還要看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軍備競賽」

“比亞迪唐的規劃產能是每月一萬輛,現在明顯供不應求,其實我們產能本可以達到每月兩萬輛甚至以上,但電池的供應,卻是瓶頸”。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前天,在深圳的一場高峰論壇上,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應邀出席,在談到眼下比亞迪的市場表現時,王傳福“不小心透了底”。

事實上,王傳福所說的話,正是眼下國內新能源車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動力電池的瓶頸。

近年來,電動汽車成為國家戰略和資本的風口,但是就目前而言,電動汽車的發展,並沒有人們預期的那樣迅速。究其原因,除了電動汽車固有的使用條件和技術受限之外,動力電池的產能和技術進步,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瓶頸。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對於電動汽車而言,有三個核心的部件: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

就目前的情況看,電機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技術發生質的飛躍可能性不大。

電控系統,此前豐田公司在這方面有極強的技術壟斷優勢,不過如今國內以比亞迪和上汽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經自主研發出了獨立的電控系統。其技術甚至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平。

所以,電動汽車的三大件裡面,只有電池成了“瓶頸”。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而電池的瓶頸,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技術的瓶頸,二是產能的瓶頸。只不過,上文提到王傳福在講話中只提到產能瓶頸,技術瓶頸並沒有提及。

事實上,眼下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最重要的技術瓶頸,而這也是決定誰能在將來主導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要因素。

目前看來,最接近這個“王座”的,是兩個中國的企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自不必說,比亞迪之所以在新能源車方面信心十足,根本原因就在於其強大的電池實力。從研發,到生產,比亞迪動力電池已經是行業無可爭議的領先者。

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則是典型的“逆襲”。這個在2011年才成立的品牌,電池出貨量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前三甲,並在2017年超越了松下和比亞迪,躍居全球首位。

不過,寧德時代的出貨量之所以這麼大,有個重要原因在於此前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並不外銷——因為受制於產能,比亞迪電池連自己的新能源車都無法滿足,更沒有多餘的產品外銷。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然而,隨著比亞迪動力電池的產能迅速擴充,如今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已經開始對外供貨,二者市場格局肯定會因此而發生變化。

不過,產能的競爭到還是其次,二者最關鍵的“陣地”,在於動力電池的技術“競賽”。

能量密度,就是這場技術競賽的核心。

換句話說,誰如果能在對手之前首先研發出新一代的高密度能量電池,那麼接下來的電動車時代,誰就能坐上“王座”。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如今,全世界的動力電池廠商,都在為此而爭分奪秒地研發。韓國電池製造商LG化學與SK此前宣稱將在今年推出低鈷含量的NCM811電池,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現有電池要高許多。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韓國電池商的該計劃被推遲。

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動力電池廠商,有可能會“首先摘到桃子”。

有消息稱,比亞迪計劃明年推出NCM811電池,而最新的消息顯示,寧德時代的計劃也是明年推出該系列電池。

可見,在動力電池領域,兩個巨頭之間的“軍備競賽”可謂慘烈。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不過,比亞迪近年來在動力電池產能規模上擴充明顯。比如去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為16Gwh,而今年的數字,預計將達到28 Gwh。

除了滿足自身需求之外,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已經與長城、北汽、廣汽等各大汽車主機廠進行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寧德時代“出貨量冠軍”的位置,恐怕不保。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誰先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取得質的突破,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動汽車格局都會被改寫。只有那時,“電動車時代”才會真的到來。

电动时代何时到来?还要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军备竞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