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反抗包辦婚姻,陳獨秀竟與小姨子私奔

晚清中國,雖然社會在轉型,但現實的婚姻仍然是以包辦為主。當時的婚姻形式中,早婚、童養媳、一夫多妻、典妻等等不平等的婚姻比比皆是。留學生則不同,他們目睹國外的婚姻,為封建婚姻觀提出了新的參照,因而渴望改良傳統婚姻的呼聲十分高漲。

1901 年留學日本的陳獨秀回國後,於1904 年在安徽蕪湖創辦了《安徽俗話報》,這是一份以通俗語言向民眾傳播新思想的小報。報紙設有論說、新聞、歷史、地理、教育等欄目。報紙創辦後,陳獨秀在《惡俗篇》中對包辦婚姻表達了不滿。

在陳獨秀看來,將一對互不認識,互不瞭解,志趣不同,不瞭解性格,毫無愛情可言的男女安排成為夫妻,這是一種不道德的婚姻。對於那些不道德婚姻,為什麼不能像西方社會那樣也選擇離婚呢?但是,中國的婚姻,自包辦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兩個人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為反抗包辦婚姻,陳獨秀竟與小姨子私奔

陳獨秀抨擊包辦婚姻帶來的危害,因為他就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因而,他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有著同樣的感受。但是他畢竟是接受過新思想的人,後來也衝破世俗,與妻妹高君曼一見鍾情並走向婚姻的殿堂。

陳獨秀與高君曼產生戀情是在1909年,高君曼是陳獨秀原配夫人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1908年底,陳獨秀37歲的哥哥陳慶元在東北病逝。陳獨秀將哥哥的靈柩送回老家安慶。當時,他年邁的繼父陳衍庶已經從遼寧新民府道員任上退休告老還鄉。陳衍庶實際上是陳獨秀的叔父,很有些家財。陳獨秀幼年時很討他這位做官的叔父的喜愛,叔父身邊又沒有子嗣,便將他收養為養子。

陳獨秀回鄉時,繼父陳衍庶正臥病在床,陳獨秀看到病中的叔父,於心不忍,為盡一份孝道,便在家中居住了一段時間。

1909 年年終歲尾的時候,陳獨秀原配妻子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高君曼來到家裡。高君曼1888 年生,比陳獨秀小10 歲,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在學校裡,高君曼常以姐夫的革命活動和留學生涯引以為豪,常常在同學們中傳說。此番見到陳獨秀,高君曼不免有些青睞之情。因為陳獨秀和高曉嵐是包辦婚姻,價值觀的不同使二人的婚姻並不和諧,用陳獨秀的話說,他與高曉嵐兩個人彷彿相差了一個世紀。高君曼作為一個新女性,很快便引起了陳獨秀的注意。兩人很喜歡一起聊天,兩人的談話常常是陳獨秀滔滔不絕,高君曼聽得認真。

為反抗包辦婚姻,陳獨秀竟與小姨子私奔

一天,陳獨秀與高君曼談到婚姻問題。陳獨秀說:“中國的婚姻就是不如西洋、日本,洋人別的不好,有一條好,婚姻男女雙方可以自己作主,不像我們中國,父母包辦,媒妁之言,男女雙方自己一點也作不了主。”陳獨秀的見解,高君曼認真聆聽,像一個真誠的小學生。

二人聊天時常常不在意高曉嵐的存在。時間久了,高曉嵐也感到和自己話語不多的丈夫是喜歡上自己的小妹了。她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內心之中還是產生一絲不快,也有些危機感,便盼著同父異母的妹妹高君曼早一日離開。陳獨秀與高君曼在陳家書房裡的話題,從社會責任到包辦婚姻,從詩詞歌賦到市井新聞,二人可謂無話不談。

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話不談的二人漸漸產生了感情。終於有一天,勇敢的高君曼撲進了姐夫的懷抱。就在陳家的書房裡,他們有了石破天驚的第一次,第二次……一個是舊禮教的挑戰者,一個是接受過新思想的時代女性。他們大膽地衝破傳統人倫道德的底線,恪守三從四德的姐姐無意中成了他們追求自由婚姻的搭橋者。

在當時,他們這種大膽的舉動,無疑是違背“人倫”的“苟且之事”。於是,指責和風言風語鋪天蓋地而來。陳家、高家甚至提出與二人斷絕關係。繼父陳衍庶更是以“退繼”相逼,但對於一心革命,根本無意於繼承遺產的陳獨秀來說,封建家庭的干預已經無濟於事。

為反抗包辦婚姻,陳獨秀竟與小姨子私奔

但是,高君曼思想再新潮,她畢竟是一個女性,面對姐姐的大鬧,親人的指責,她漸漸感到難以承受。然而,陳獨秀被愛情燃燒著,並不願顧及人言隱身而退。於是,他決定帶著高君曼私奔。1910 年冬天,陳獨秀與高君曼以留學為名雙雙踏上前往杭州的輪船。在高曉嵐的哭聲裡,陳衍庶捏緊拳頭怒目大罵道:“今生今世,再不準這孽種跨進我陳氏家門半步!”此時,高曉嵐已有身孕,第二年孩子生下地,是個男孩,陳衍庶取譜名陳遐松,即陳獨秀的第三子松年。

陳獨秀與高君曼到杭州後,二人在西子湖畔結為伉儷。他們在“眾數”嘴裡成了“有傷風化”之徒,只有在“少數”眼裡是衝破包辦婚姻的壯舉之士。在外界的非議中,他們在婚姻自主與愛情甜蜜的巨大喜悅中,享受了十五年的快樂時光。

以上內容節選自《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

為反抗包辦婚姻,陳獨秀竟與小姨子私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