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子到日本竟然可以两个月速成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带着以弥时艰的愿望,甲午战争后的清廷,积极鼓励留学生留学日本。1900年,被八国联军赶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回鸾后也不得不支起推行新政的幌子,但是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派遣留学生留学日本遂成为热潮。当时,日本国内的一些政客从培植亲日代理人的立场出发,也以“善意”的姿态吸纳留学生。这两个方面,奠定了留学日本成为热潮的政治基础。

中国学子到日本竟然可以两个月速成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留学日本成为热潮,日本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推出了双轨制教育。即为成年学生开设速成科,学制半年至一年,课堂上配翻译,课程集中在最热门的军事、警务、师范等;为较年轻学生开设普通科,学制三年,提供日本学校的标准课程。

速成科就是日本推出的速成教育。当时,推动速成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人对国内近代化的迟缓感到焦虑,进而谋求革新,开始舍弃向西洋直接学习,转而向取得西学要领的日本学习,所以希望日本提供速成教育。

在吴汝纶考察日本教育期间,敏感的日本媒体似乎从一些政客、教育家的谈话中嗅到了一种动向,很多报纸、杂志也跟着鼓吹速成教育。

朝廷中一些洋务派官员也积极呼应。张之洞为此上奏朝廷,提出速成教育可以在短期内为朝廷培养实用人才,为刚起步的新政改革提供急需的人才。为推行速成教育,朝廷除了派遣官费生外,还鼓励自费生留学日本。

日本教育界的建议,清政府积极推动。教育速成给留日学生这样一种想象,认为到日本学习一年半载就可获得文凭满载而归,回国为朝廷所用,从此高官可做,骏马可骑。

中国学子到日本竟然可以两个月速成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推行速成教育,于日本教育界而言,大批涌来的留学生可以为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各种速成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成城学校、东京同文学院、弘文学院、早稻田大学都开设了速成班。

日本的一些学校为吸引中国留学生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甲校提出一年就可以完成学业,乙校就宣扬八个月拿到毕业文凭,丙校则信誓旦旦地宣称半年足矣,更为荒唐的是,有的学校说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学业,拿到毕业文凭。

速成教育虽然使一些人获得了毕业证书,但到日本后他们都学到了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有着急功近利的功利色彩。面对这种问题多多的速成教育,驻日大使杨枢在给清政府的《密陈在东情形折》中说:“挟利禄功名之见而来,务为苟且,取一知半解之学而去,无补文明。”

留学生速成教育欲速则不达,清政府逐渐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1906年,端方和戴鸿慈在联名写的《条陈学务折》中,向朝廷说明,留学生教育速成,一些留学生到日本后,并不是真心向学,只是贪图留学虚名,整日里吃喝玩乐。他们这样在日本呆上几个月却可以获得文凭。这样的学生没有学到应该学习的知识,对国家的振兴自然不会带来什么帮助。

端方和戴鸿慈的联名奏陈,并非空穴来风。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一万余人。但这些学生中,大多是在速成班学习,有60%左右,而在普通科学习的不过30%,还有一部分到日本后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学,真正进入日本高等院校的不过4%左右。端方的奏章中还说,这些学生到日本后,学习一年半载,往往语言都没有学会,专业技能更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学生到日本后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只不过花钱买一张文凭骗取朝廷而已。

中国学子到日本竟然可以两个月速成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鉴于速成教育问题多多,清廷不得不于1906年出台了新的留学章程。要求到日本留学的学生需具有中等以上的学历,一定的日语能力,通过各地的审查到日本留学。此外,朝廷要求各地停止向日本派遣速成留学生。

1907年留日学生已见减少,1909年约有5000人,其后更锐减;随着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留学生几乎全部返国。这一时期的留学生虽然在数量上下降了,但是留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却在不断上升。留学生已经从为“普通学”而留日转变为“专门学”而留日。由于大家非议速成教育,主张先学好日语才去留学,以便接受专门的教育,于是,为留学做准备的日语教育在中国兴盛起来。

以上内容节选自《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中国学子到日本竟然可以两个月速成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