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亚运会正在印尼雅加达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其中一项有趣的比赛项目,格外令人瞩目,叫做“卡巴迪”。一场卡巴迪比赛由两队进行,每队7名选手,双方轮流进攻,进攻方派出一名队员进入对方防守区域,触碰到对方队员,则被触碰者出局。这项比赛运动不禁让人们想起,小时候大家常玩的一种游戏——“老鹰捉小鸡”。

但遗憾的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并未派出选手参加该项比赛。本届亚运会共设40个大项,其中包括32个奥运项目和8个非奥项目。据中国代表团的出征名单显示,在非奥大项中除了卡巴迪,中国队均会参赛。

“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出战!

可以弥补中国队在该项比赛中的空缺,而且自己从小就熟悉且经常组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没想到自己在幼儿园时就已经训练起了亚运会比赛项目,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仔细了解比赛规则后才发,这比赛还真不是一般人都能参加的。对参赛选手的肺活量、反应能力、身体灵敏度等要求极高。

卡巴迪源于印度,是一种徒手运动,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青年男子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不需任何器械。场地上有长8至10米(成年男子10米,其余8米)的中线,中线两端各坐一人或堆以衣服为标志。这项运动需要敏捷性、很好的肺活量、肌肉协调性和快速反射能力。

“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需要长时间的憋气进行追逐。在比赛中,进攻一方须连续不断大声呼喊“卡巴迪”。每队队员10-12人,7人上场,其余5人坐在替补区座位上。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比赛时,双方站在己方半场,进攻方派一名运动员,连续不断大声呼喊“卡巴迪-卡巴迪”进入对方半场,触及对方,返回得分,被对方抓住,对方得分。两个队伍交替进攻和防守。得分高的一方获胜。在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方式就是进攻队员尽可能的入侵对方的场地,触及对方而不被捕捉。进入对方半场的叫做“进攻者”,另一方防守叫做“防守者”。

进攻者一起步,就必须喊“卡巴迪”,稍有停顿或含糊,即被罚出场。进攻者进入对方场地,但未越过拦截线时,返回,罚出。过拦截线后,可以返回,叫“无效进攻”。进攻者可用手、脚等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防守者,触到几个人,返回就的几分,被触及的人出场。反之,进攻者在追逐时喊不出声或被防守者逮住,则被罚出场,对方得分,得几分可以复活几个场外的队员。如进攻者未触及任何防守者。比赛由双方轮流派出进攻者。

“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其实,早在1990年亚运时,中国就曾由首都师范大学组建过一支队伍参赛,可仅是昙花一现,之后的历届亚运会都缺席了该项目的争夺。

此前,国家体育总局曾经想过要组建一支卡巴迪队伍参加亚运会,并且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出面,在国内进行了一些推广活动,尤其是面对很多体育院校的推广活动。希望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从中选择一批队员参加亚运会,可之后看来似乎学生们的热情并不高,这事也就没下文了。

“这个项目主要是南亚一带的国家比较兴盛,我们国内现在确实没有一点群众基础。没有教练,甚至连卡巴迪的详细规则都不了解,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最终导致了我们缺席亚运会的比赛。”一位总局社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老鹰捉小鸡”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没有派队参加

确实,如果一项体育运动缺少了群众基础,即便是组队参赛也没有意思。看来,网友们向为国出征的迫切心情还需要缓一缓。

等什么时候“麻将”成为了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大家再一展身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