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月文耕 觀評 絕對科學主義的誤區

暗物質的發現,其實早就說明了,我們現在關於宇宙的所有科學認識,只是科學的宙宇,反映的只是科學與宇宙的關係,而不是宇宙的本身。而我們卻忽略了這一重要的發現,直到今天再度被我們聯繫看問題時,才被重新提及。

靜月文耕 觀評 絕對科學主義的誤區

我認為,科學的研究發現,也只能是關係的發現。當與我們關聯程度較小時,我們的科學方法恰恰是對不確定因素的"排除法",被我們排除掉了。而這些我們無法認知的不確定因素,只是由於在我們眼前一時間,無法考察到與我們所能觀測到的事物或事件的之間存在著關係,能夠被確定的反而只是很小一部分(也許這部分小到什麼程度,始終是無法確認的)。可見科學的宇宙是排除了太多的“意外“和“不確定“等其它因素,是一種人為的,孤立的看得事物和事件的研究方法。所以科學的宇宙只是一個人為孤立的宇宙存在,即是一種小概率關係的孤立宇宙。

靜月文耕 觀評 絕對科學主義的誤區

從這點意義上說,暗物質的發現,就己經暴露了科學能夠解釋宇宙一切內容的絕對科學主義的致命缺陷。直到今天,以人擇宇宙理論的發現為代表,更反向地把"科學的盡頭是上帝“,這個絕對科學主義的理論本質,無意間做出了最好的反證。

靜月文耕 觀評 絕對科學主義的誤區

同時也反映了我們研究宇宙的方法論,不是萬能的,缺陷也比較明顯:容易掉進其邏輯在向無限推演的過程中,邏輯自我論證循環的怪圈,一時又很難發現,使我們實際上早己思想停滯不前,甚至是在精確地走回頭路(即邏輯的循環論證,當然是無意間的),而且越來越精確地往回走(許多所謂的“再次精確地驗證+++的理論”的正確性,就是最好的解釋)而且我們並不知道,還以為是在向前走,而我們此時反而更難發現我們自身所處的位置。我們迷失了自已。

我們具體再審視一下反物質的實驗微觀發現與宏觀不存在的邏輯矛盾(請注意方向,反向:微觀——宏觀,即設想從微觀還原到宏觀),微觀粒子研究的指導思想(破解所有物質構成之謎)(注意方向,正向:宏觀——微觀,即設想從宏觀還原解釋到微觀),然後實現理論到現實的相互轉換機理,是否能夠正確的實現。而實際上,除了我們在X射線的偶然發現,又順著這條線上實現了從宏觀到微觀,又從微觀到宏觀(從原子核物理再到核能的開發和利用),找到了來回的較完整的路線圖外,我們在這條路上,繼續向微觀前行的最後這段路程,反而越走越遠越難以取得可以被證實的是存在的有價值的新發現。而且越來越艱難,我們迷失了在了超級的微觀世界裡。

在這條路上的許多己有的發現,都無法證實,只停留在理論的數據模擬解釋存在階段,而且己經精確到難己想象的程度和極短的瞬間。這樣的精確而又極短的瞬間存在,恰好又無法證實是真實的存在(只停留在理論解釋存在的階段),我們不是立即醒悟止步,反而繼續往前邏輯推演,徹底迷失了我們自己,陷入了絕對科學主義的陷阱泥潭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