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潜能

却在成人格式化的世界中被无情地摧毁了

标准化的好孩子看似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其实是以牺牲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作为代价的

如何去平衡体制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8分钟动画短片「Alike 相似」为你解答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这部来自西班牙的8分钟动画短片只有背景乐,没有一句台词,却通过人物表情和音乐节奏将“社会如何扼杀人的创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上映不久就获117个奖项提名,揽获64项大奖。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短片不讲什么高深的道理,通过展现一对父与子的生活常态而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是相似的,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一种色彩。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请在苍白无力的世界中为孩子留有一块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带。

清晨,父亲往儿子小小的书包里

装上一本又一本书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尽管儿子被沉甸甸的书包压得透不过气

但活泼好奇的他对学校充满热情和期待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在父亲送儿子上学的大街上

满是忙碌奔波却面无表情的人

整个世界毫无色彩死气沉沉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然而在这灰白单调的世界中

却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

儿子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所深深吸引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满是好奇心的儿子也开心地模仿起来

而这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行为被父亲所遏制了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在课堂上

儿子情不自禁地画下路上见到的拉琴人

满心期待老师表扬的他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放学后

等待父亲表扬的儿子

却只等到了父亲的一脸失望和不悦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为了达到父亲的期待

儿子渐渐地隐藏起自我本性

被迫接受了这个永远是黑白色的世界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儿子脸上灿烂的笑容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神情和机械单调的重复动作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当父亲眼睁睁看着儿子越来越不快乐

父亲决定将自由还给儿子

他拉起儿子的手重回那片“绿洲”

儿子暗淡无光的眼神又重现光芒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然而,那个苦苦追梦的拉琴人却已不在

看到儿子万分失落

父亲全然不顾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

声情并茂地做起拉小提琴的动作

孩子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抹杀的?获64项大奖的8分钟动画短片告诉你

你是否还要继续用成人的生存法则

去摧毁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保护孩子的与众不同的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