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姑娘哭了 看執行背後的人情冷暖

“你帶我去見你的領導,問問為什麼把我的案件分配給了你!”上午10時許,在溫縣法院執行服務大廳裡,值班的執行幹警和承辦法官正在耐心地接待著每一位當事人。

突然間,一名當事人的大聲喧叫打破了原本有序的接待環境。

循著聲,大家將目光齊刷刷聚集在一名50歲左右的男子身上,他正朝著這位剛參加工作不久執行幹警婷婷大吵大鬧。

小姑娘滿臉委屈,頓時淚如雨下。

这个姑娘哭了 看执行背后的人情冷暖

這名男子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的申請執行人,由於交友不慎,將錢借給一個朋友做買賣,結果對方賴賬不還,還玩起了“躲貓貓”,情急之下,該男子將對方起訴至法院,從審理到執行也未見到該男子的朋友。

為此,該男子心急如焚,認為法院只要將此案交到公安局,公安局就會迅速將此人抓住。

是執行幹警的不作為嗎?

事情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這麼簡單。

該案是7月5日立案執行,期間執行幹警要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提起網絡查詢被執行人財產並收到反饋,等等。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

並且,“拘留被執行人”是限制公民人身權利的強制措施,所以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並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實施,如需公安機關協助查找、控制被執行人的程序會更加嚴謹,這同時也是對公民人身自由的尊重和保護。

有部分申請人對法律知曉較為片面,對執行工作存在諸多不理解。

如何消除申請人對執行工作的誤解,化解其等待中的焦灼,需要執行幹警耐心與其溝通,更需要大家理性看待。

同時,也希望大家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更好維護自身權益:

1.市場風險意識:無論是在商業活動,還是日常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市場風險意識也必須隨時保持。在任何社會活動中,都要樹立起風險意識,這是對自身權利的有效保護。

2.財產保全意識:權利人如採取了財產保全措施,將有效的防止對方轉移、隱匿、毀滅財產。案件勝訴後,可對被保全的財產予以執行。

3.繼續舉證意識:法院盡全力去尋找被執行人和被執行人財產的義務,但僅靠法院的力量是不夠的,申請人也應當積極查找並主動向人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的確切下落和可執行財產線索。切實配合好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為最終實現自己的債權盡到最大的努力。

4.執行底線意識:司法是保護公民權利的最後一道藩籬,如果通過司法仍無法實現自己的權益,那麼權益的實現將更加困難。但對於可以通過對話解決的糾紛,不要輕易就選擇用司法強制力去實現權利,可以先嚐試用溝通協調的方式去化解矛盾,用對話代替強制。

这个姑娘哭了 看执行背后的人情冷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