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叫好書法?

雙全書法工作室


《規範性與形態個性化相結合的書法才是好書法》

書法,一種通過個人的文字書寫來傳承民族文字的一種文化工藝!在筆者看來有如說書法是一種藝術倒不如說,書法是一種語言的書寫習慣!語言是書法的基礎,書寫技能是書法依託。有時候一想,要是沒有書法也許多我們的文字傳承就會少了一種原動力。

一、書法個性化特點原於書法表現出來的不同形態

日常書法練習中,人們強調書法要有個性,不能千篇一律。當然在筆者看來,書法個性要有,但是前提還得保證書法的規範前提,至少保證這些書法具備漢字形態特點。比如大體的“橫平豎直行筆”,比如“筆畫均衡分佈”。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法”的“”!

圖:書法家們常常強調的書法個性化就是書法筆法結構上體現出來的不同形態

沒有文字書寫的規範性,漢字書法將不成其為中文,失去漢字的“法度”!沒有書法個性化,書法藝術可能就會失去其大部分藝術魅力民民族文化感染力。

之所以中華民族能夠形成“中國文化圈”,就在於中文語言文字將我們聯繫在一起,開成了我們的文化交流圈,也才形成了今天依賴於中文流的“互聯網+”。

二、書法基本技能的“形態”在於筆畫的長短、方直、圓曲;

現代書法中,尤其是現在書法市場上最有人氣的書體中,啟功先生的啟功體首居其一,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為其二。

在初級練習的實用性上,田英章先生推廣的工筆歐楷最容易入門,甚至可以無需老師引路。其中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歐楷更注重筆畫的均衡分佈,橫平豎直。規則的簡化,對於書法入門者可謂“輕鬆”,這可能是成就田英章楷憶書法人氣炸棚的原因。

圖:田英章楷書《以善為德》

很客觀在說,田英章先生推廣的歐楷的確吸收了很多現代楷書藝術字的加工技巧。其筆法中“一畫三段寫”的技術思路可以幫助我們大部分人入手工筆楷書時解決認識問題。

圖:啟功體的結構田英章的筆法

現代書法最有名的兩大新事物:啟功體有史以來的黃金分割獨特結構;田英間先生的精雕細刻的筆法。細緻分析起來就是因為這兩人種書體有了書法史以前沒有的書法“形態”:字形長寬中外比例、筆畫方圓、筆畫的直曲。

圖:啟功大師的啟功體

三、構建書法形態的筆法方法:工筆楷書筆法的“一畫三段寫”;啟功體的自然行筆;

啟功體算是書法中“自然行筆”的典範。比如啟功書法,當危害這裡指的是啟功先生的楷書或者行楷體。啟功先生追求書法的書寫效率與自然筆法,不刻意追求筆畫精準。正因如此,我們會發現啟功書法,同一作品同一漢字在不同地方,總能看出一點不同,只有類似的風格,而沒有雷同的筆法。

啟功書法的筆畫起筆、行筆、折筆、收筆不求標準,只求自然,看不出雕琢的痕跡。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不光要求結構上筆筆的依託,筆筆有呼應,而且在筆畫的書寫辦求做到起筆、行筆、折筆、收筆形態上的規整。

四、楷書書法形態的最重要構造方法:虛擬結構層次構建分析方法;

漢字形態,對於獨體字而言,最習慣於使用的形態也多隻有“方形”“梯形/三角形”“菱形”。實際上在自然界最為基本的形狀也就三角形、與方形、還有就是圓形,菱形實際就是兩個三角形變形組合出來而矣。

因為我們的祖先造字選擇了方塊字,圓形當然使用就少了。但是在書法則可以用於構建書法漢字的虛擬層次,從而形成書法的不同形態特色。

相對於單體字,合體字的形態也就多由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來左右、上下、內外組合。

圖:漢字書法形態不同造型

漢字書法中的筆畫組有形態構建,利用筆畫的起筆點、折筆點、收筆點可以同圓或同線形成書法筆畫“布白”的層次感。

永字是一個特別的字,他雖然是一個獨體字,但它的字形上,不容易構建三角形形態,也不容易構建長方形形態,縱向中部筆畫多一些,但又難於構建菱形形態。但通過多個虛擬節點的提練形成虛擬線層次,文字佈局也就有了章法可依。比如左側三筆起筆點同線形態;比如左側“橫撇”與右邊的撇進行呼應構建虛擬主筆,就讓書法筆畫的佈局有了層次感!


創新炎黃


謝謝你提問。“什麼是好書法”這真是很困惑我們的。比如魏碑是不是好書法?唐代以後對魏碑的評價很低,甚至認為都是村夫書法,根本不能學習。可是清代認為魏碑是好書法,要努力學習。你看,什麼是好書法,是不是一個問題?

古代是這樣,今天會有好書法的標準嗎?


比如二田的書法好不好?說法大不一樣,有的說,二田是大師,有的說,二田的書法是印刷體。你說,什麼是好書法是不是一個問題?

今天,千千千里馬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什麼是好書法,我們從兩個層次來說。一個是一般的要求,那就是

符合一般書法規範的寫字,就可以叫做好書法了。

因為,書法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規範。

比如楷書的規範就是寫得不要寫得鬆鬆散散,筆畫狼藉,而是整整齊齊,就可以了。例如,二田的楷書書法就是最基本的好書法。

寫行書,字字有行書的來歷,穿插佈局,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可以看做是好書法了。

第二個層面是,書法有藝術創造,就是好書法。

全面我們說的好書法,是最基本的書法層面。


在基本層面上還有一個更高的層面。這就是好書法是有創新和個性的書法。

這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即的一個層面。書法的創新具體有這樣幾個特點可以看出來。

首先看承傳。不論你寫的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從你對傳統的學習,就能看出來你學習的成就了。成就大,說明創新的成分多。

比如,學習顏真卿的楷書,大家一看,雖然寫得好,但是跟顏真卿一模一樣,那是算不上“好書法”的。


這不是說你的字寫得不好,而是說,你沒有創新,所以,說你不好。

例如二田的書法就是這樣,雖然學得很好,畢竟還是歐陽詢的圈子。

如果你的成就大,那大家一定也是看得出來的。

比如,柳公權就是學顏真卿的,但是,柳公權在顏真卿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煉和加工創新,把顏真卿的書法寫得筋骨豐滿,去除了顏真卿的妍美豐腴,這就是創新。

好的書法筆法精彩。但是創新的筆法,有好的創新,也有差的創新。

如果是差的創新,那就不是好書法了。

我們知道,創新就要與前人不同,既然前人的筆法已經非常成熟美好,我們創新就需要有比古人更大的勇氣。

一般來說,好書法的創新都是筆法豐滿合理的,奇崛而合乎法度。

具體來說,如果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都是合乎書法美學要求的,那就是好書法。

相反的是,不好的書法。首先筆法就有缺陷。如果掌握這樣的一般知識,判斷好書法,應該基本沒有問題。


千千千里馬


大眾看過去就算好,太高了懂的人少,






瀚墨41714032


何為好書法??見人見智。

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絕不能以單一的美醜來判斷,比如說孫過庭的《書譜》當然是經典,但有的看來就覺得不好,因為他認為楷書是最好的,還有的人認為田英章老師的楷書不好。這就是個個角度的問題了!那麼,到底什本樣的書法才是好書法呢?我個人有幾個體會,請書友們討論一下吧!

第一呢要看用筆之法,這個是最重要的,必須八面出鋒 ,只有做到八面出鋒,墨色濃淡,乾溼、濃淡變化出神,這樣的作品才富有節奏感。



第二要看筆力的問題,必須做到剛柔相濟,正所謂,硬就要鐵劃銀鉤,柔就要行雲流水。



第三要看用墨的問題,必須做到惜墨如金,楷書有楷書的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有行書的要求,一筆寫3-5字。



第四要看留白的問題了,必須給人一種豁然開朗 的感覺。正所謂寬處可行車走馬,窄處則密不透風!



第五要看作品的整體佈局,必須做到一氣呵成,一幅好的書法作文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絕不是單純書寫技巧技巧的表現。作品的基本原則: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足下愚見!請各位書友參與討論,提出寶貴意見!


翰墨寒雲


好書法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古法,要有出處,格調上必須要高,這也是書法不同於西方藝術的一個方面。

西方的繪畫講究寫生,有一個實物參照,中國的書法藝術講究入古,越得古法,越高明。

這也是書法為什麼不能學習現代人的,要學習古人留下的經典字帖。

在學習古代字帖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新,掌握了古代基本技法以後,才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那就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在古人基礎上外師造化,造化就是世間的萬物,要從這裡學習豐富自己的閱歷見識,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的字外功夫。

然後再融入自己的內心情感,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這才是優秀的作品,這種作品最高峰和代表作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格調之外,才是筆法、字法和章法,這三點是相互生髮的,不是獨立存在的。

由筆法生成結構,再由結構組成章法。這是書法最基礎的部分,是高樓大廈的磚瓦和水泥。

有了較高的格調,又有了合理的筆法、結構和章法,若能再有感情的書法,就是一幅好作品了。

你覺得呢?


不二齋


一是傳承脈絡清晰。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它的根在傳統之中,沒有傳承的書法,則淪為現代的江湖書法。無論一幅書法作品是真、草、篆、隸、行哪一種,都要有出處。真如顏、柳、趙、歐及魏碑等。草如張旭、懷素、孫過庭等。篆如李斯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趙之謙、鄧石如等。隸如禮器碑、張遷碑等。行如集王聖教序、米芾等。我們的作品一定要在古人的基礎上生髮,離開了傳統,書法作品就是無根之木。

二是技法掌握高超。

首先,書法線條質量高。線條的錘鍊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有紮實的基本功。什麼線條質量高,可以參考懷素《自敘帖》,也可以參考現代著名書法家王厚祥先的作品。

其次,字法正確。現在書家由於文化修養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字法錯誤,淪為笑柄。如近期中央電視臺某電視劇名中,將“紅”字誤寫為“肛”字,某書協領導經常性寫錯字,實在有辱斯文。

再則,筆法熟練,章法合諧。筆法是書之基礎,要寫出好的作品,某一書家的筆法要爛熟於胸,然後下筆胸有成竹,一氣呵成。猶如孫過庭所謂“頓之則山安,導之則泉注”。章法處理要和諧,行距字距要合理,“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不能矛盾衝突,

三是文與書安排合理。即書寫莊重的文本則用正書,如楷書、隸書、魏碑等。書寫小情感表達的文本則用小行草。書寫豪情壯志,意氣風發的文本,則使大草甚至狂草。總之內容與書體要合諧。

不盡之言,容後再敘,敬請關注,書畫小築。





書畫小築


要判定一件書法作品技法的高低,王羲之說“觀其下筆處”就行了。

“下筆”這個詞用的是太準確了。因為“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用筆是書法技法的關鍵,學會了觀察、分析如何下筆,然後順著筆跡去體會連接映帶、輕重緩急、疾澀穩奇……試著模擬還原書寫狀態,就可以知道書者“用筆”和“取法”水平的高低了。

在用筆合乎“技法”的前題下,再分析其他方面,比如所選字體和文字內容的配合;所選紙張形式以及結構、章法、墨法和文字內容的配合;書寫者的心態、修養、性格乃至字裡行間所暗含的“道理”和文字內容的配合……

在我看來,書法沒有技法當然行不通,但是隻有技法,沒有對內容的深度理解和精神狀態的自我表達,更加行不通。當代書法的問題就在於太強調“個性”和“創新”了,在“藝術”和“審美”這些西方概念的旗幟下,甚至放棄了傳統技法,一改“書寫”是為內容服務的實質,變得只有在美術展覽和拍賣、交易中才能生存,變得一邊強調“個性”,一邊變得“千人一面”。

老百姓把它叫做“展覽體”或者“書協體”。這其實是對中華民族審美價值取向的徹底背叛。


史介鴻


在噸紙噸墨的基礎上,也沒有必要刻意拘泥。率性而為也許出佳品。比如蘭亭序等。




wgq700228


我的觀點是:書法沒有好不與壞之分,只有雅與俗之分。

大凡好的書法作品,統幅都透露和彰顯著傳統的書法文化的元素和古人法帖的影子。這樣的書法作品往往被人們稱之為高雅,可品,好看,耐看,可登大雅之堂,亦可當作珍品收藏。反之,就是俗不可耐的書法作品啦。



那麼,如果鑑別書法作品的“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看筆法。好的高雅的書法作品的用筆,都是符合法度要求的,而不是胡寫亂畫。在五種書體中,其筆法都是不盡相同的,除篆書和隸書的用筆外,其它三種書體的用筆都有法度所限,各有各的的入筆,行筆和收筆方法,而且還要有變化,同一個字出現在同一幅書法作品中數次時,均不能雷同。就像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之”字,雖在作品中出現二十多次,但幾乎字字都有變化。



二是看字法。字法,在書法作品中顯得尤為重要!這裡麵包括點畫的佈局,上下結構,左右結構,以及單字的處理,等等,都應做到美觀,大方,得體,高古,且不失法度。



三是看章法。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創作,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書風,不能守舊。比如,近年來對書法作品的創作要求是“滿格佈局”,那你的書法作品如果四周留白太,那就與時代書風相悖了。還有就是“正文可以書在落款處,落款也可以書在正文中”。另外,就是印章加蓋,一幅作品中,印章胡亂蓋是不妥的,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只加啟首印,落款處加白文和朱文即可,閒章儘量少加或不加。



四是看墨法。書法創作最佳的狀態就是自然書寫,把墨的濃淡乾溼焦發揮到極致。書法創作的大忌,就是筆筆補墨,就是描字。字,是寫出來的,而不是描出來的。

五是作品的內容格調高雅。




中州耕牛堂主


感謝悟空提出的問題,我非書法行家,也不會書法,僅僅算是個業餘書法欣賞者,我以下觀點僅是我個人看法,供大家開心一樂。

第一,書法是書寫方式、字的本身、材料等諸方便的創作,是藝術品。

第二,如論如何創造應以作品美為標準。

第三,美的標準應是讓大家,包括所謂內行、外行都看後心裡舒服、漂亮為基本。

第四,寫好"字″的本身就不件容易事,這包括要傳承先人們的認可的書法方式和作品,如隸書、魏碑、楷書、簡書等的臨帖,這是為再創造打下基礎,如缺少這部基本功,憑空"創作"那就是無根,就是不被大眾認可的亂寫了。

第四,好的作品是大家都能認同好的,就如同好東西大家都有同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