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爲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說的是項羽和李存孝,意思是為王的沒人超過項羽,為將的沒人超過李存孝。項羽我們都熟悉,力拔山兮氣蓋世,一人叱吒,千軍皆廢,蓋世無雙的英雄。但李存孝,世人對他知之甚少,這是為什麼呢?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名將,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天生神力,被晉王李克用看中,收為義子。隨著李克用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結果遭到其他義子和武將的嫉妒,誣陷他謀反,被處車裂而死,年僅36歲。

其實李存孝身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沒有廣為流傳,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故事都被安排到別人身上了。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李存孝和李克用兩人相識就有一段故事,據說李存孝小時候,上山放羊,遇到猛虎,李存孝不僅不怕,還上去跟老虎搏鬥,徒手打死了老虎。這一切正好被路過的李克用看到,故意對李存孝說:“這老虎是我家的,你得還給我。”李存孝也不爭辯,拎起老虎,隔著山澗,像扔石頭一樣扔到李克用腳下,據說砸出個坑,叫“迭虎坑”。

看到這裡朋友們應該知道,這個故事被施耐庵拿去,在《水滸傳》中寫做“武松打虎”了,武松打虎寫的非常精彩,又經過評書演義等大為流傳,而李存孝打虎,就被埋沒在歷史中了。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再看李克用收養李存孝為義子,正好是第十三個,封為十三太保,這個跟《說唐》中楊林收秦瓊為十三太保不謀而合,而且秦瓊也是楊林所有義子中最出色的。記載李存孝的書有一本小說叫《殘唐五代史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寫的,而《說唐》成書於清朝,所以,是先有李存孝十三太保,後有秦瓊還楊林的故事的,可惜秦瓊知名度比李存孝高,也只得讓出這個故事了。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再看看李存孝的戰績,勇猛無敵,沒有人是他的對手,連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在他手下都過不了幾個回合,排第三的高思繼就更不用說了,在李存孝大戰10員武將後,而且是重感冒的情況下,幾回合就生擒了高思繼。

這個應該也很好認,活脫一個李元霸,他倆都屬於那種“恨天無把,恨地無環”的人。李元霸在隋唐好漢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輕易打敗排第二的宇文成都,三錘打走排第三裴元慶。而且兩人的武器重量都很像,李存孝用的禹王槊,重800斤;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也是800斤。雖然是假的(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但能看出兩人的相同之處。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最後再說一個更有趣一個相似之處,李克用處死李存孝後,排第二的王彥章就天下無敵了,竟連挑李克用36員大將,急的李克用都哭了,後悔殺掉李存孝,這時軍師出主意,派人假扮李存孝出戰。王彥章見到李存孝原來還活著,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就跑,同時竟把王彥章的弟弟王彥童(也是武將)活活嚇死了。

這明顯就是“死諸葛驚走活仲達”啊,不同的是,諸葛亮是木像,李存孝是真人假扮,都起到了同樣的效果。同時,也有張飛大鬧長坂坡的影子,張飛在長坂坡前三聲大吼嚇退了曹操大軍,還把偏將夏侯傑嚇死,真是死的窩囊。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跟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為什麼知名度卻不高

這個不能說誰抄誰,因為都是羅貫中寫的,只能說《殘唐五代史演義》沒有《三國演義》影響力那麼大,只好把故事讓出去了。

其實,歷史故事很多都是虛構的,以上事件有諸多不符史實的地方,切勿較真。論影響力,三國水滸等名著最大,其次是民間評書傳說。李存孝的故事流傳不廣,很大程度是因為沒有名著或者評書講述他的故事,如果有足夠多包裝的話,李存孝也會成為一個大眾喜聞樂見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