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豹:责编是作者创作之路上的陪伴者

【百道编按】欧美图画书已经发展300余年,无论是机制还是创作都已相当成熟。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图画书也开始奋起直追。在引进优质外版图画书的同时,各家图画书出版机构积极致力于发展中国原创图画书,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图画书出版机构和图画书创作者。为进一步宣传引导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成就,促进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推广中国原创图画书优秀作家、画家作品,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了这一专一性、指向性奖项——“图画书时代奖”。继“首届图画书时代奖”在2016年成功举办后,第二届图画书时代奖如期而至。7月14-15日,第二届图画书时代奖初评会在北京举行,经过11位专家评委热烈讨论及投票,最终有30本国内原创图画书作品成功入围。百道网采访了部分入围图画书的责任编辑,了解优质图画书诞生背后的故事。

王子豹:责编是作者创作之路上的陪伴者

《小蜗牛找好吃的》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受访对象:中信出版集团 王子豹(《小蜗牛找好吃的》责编)

王子豹:责编是作者创作之路上的陪伴者

(图为:中信出版社 王子豹)

问题一:您所在出版社对图画书的重视程度如何?

中信出版社对图画书十分重视。我们做的50%以上的品种都是图画书,精品原创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我们在挑选选题的时候都是以国际标准来挑选国内外最优质的图画书选题,包括选择合作者。这样才能保证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优质图画书。

问题二:这本书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车丽娇,她是小活字图话书的稳定作者之一。之前已经小活字图话书和她合作出版了《鸡妈妈的蛋宝宝》,在画完这本书后,她提出想画一本蜗牛的书,也就是《小蜗牛找好吃的》的前身。这本书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编辑的。

问题三:作为图画书,它的图画风格基调是怎样的?文字和故事又有何特色?

《小蜗牛找好吃的》是写实的水彩风格,作者用纤细的笔触精细描绘了小蜗牛的昆虫、动物朋友,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绘画风格很沉静,让人看一眼就可以安静下来。这本书的文字很平实,没有花哨的语言。整体从小蜗牛的立场出发,讲述了他在寻找食物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朋友们的帮助。其实这本书的着眼点很小,但因为小,所以足够朴实,并且也足够真实,因为这就是路边花丛中每一只小蜗牛可能经历的故事。

作者以精细的笔触,细致的再现了小蜗牛一路上遇到的一草一木。跟随着小蜗牛的视角,一颗小草成了大树,一朵喇叭花成了看台,而我们似乎变成了小人国的公民,体会着微观世界的种种令人惊奇的变化。要是硬说这本书有何特色,那这本书的特色可以概括成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

问题四:这本书市场反响如何?

这本书出版后画风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一直在稳步销售,属于一本常销书。

问题五:作为责编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努力?

这本书从最初的草稿到正稿,经历了4次大的修改。草图每一次的更动,基本是责编发现并整理画稿中的问题,与作者沟通修改,然后请小活字图话书负责人唐亚明老师确定。因此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责编的工作一方面是与作者沟通,另一方面也是在做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以及编辑意见的整合工作。

书的故事情节是否合理、画面中动物的动作自不自然、文字摆放在哪、翻页的时候哪里感觉不流畅、整本书的节奏如何、文字读起来怎么样……这些问题编辑和作者要共同面对,听取多方的意见,有道理的吸收,不太合适的就放在一边。

在这里尤其要感谢小活字图话书总负责人唐亚明老师以及本书的美编卜凡。唐老师在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中把握着大方向,每当创作过程中遇到难以取舍的问题时,唐老师寥寥数语就能指出问题所在。卜凡则在草图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构图以及文字位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编辑这本书的感受是:责编在书的出版过程中很像作者创作之路上的陪伴者。要为作者着想,为作品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