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溢金:黃金投資的禪學在於點化有緣人而非改變

五分鐘的頓悟

1984年,巴菲特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時講了一個故事:“芒格有一位好朋友,並非商學院畢業,他畢業於南加州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他進入IBM,做過一段銷售工作。我認識芒格後不久,芒格又認識了他。他就是李克•古瑞恩。從1965年到1983年標普500指數的複合成長率為316%,而他的投資業績為22200%,或許是因為他沒有受過商學院教育,他竟然認為這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意義。”

黃溢金:黃金投資的禪學在於點化有緣人而非改變

“讓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對於以4毛錢的價格買進1塊錢的紙幣這種價值投資理念,人們要麼是馬上就接受,要麼就是根本不接受。這就像打過預防疫苗一樣。如果一個人無法馬上理解這種投資理念,我發現即使你以後對他談上幾年,並且出示各種投資業績記錄,結果仍然沒有什麼不同,他還是不會接受。這種投資理念如此簡單,可是他們就是無法領悟。像李克這樣完全沒有正式工商業教育的人,馬上就領悟了價值投資策略,並且在五分鐘之後就開始學以致用。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是在10年之內才逐漸地皈依價值投資理念的。這似乎和智商或學術教育無關,要麼頓悟,要麼永遠無法領悟。”

評,頓悟,是一種能力,或者,可以稱為智慧。我認為,資本市場,無論中外,最優策略,應該就是真正的價值投資,你可能不相信。我說,有人可以一入市場,就頓悟價值投資,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也取決於投資者自身的品格資源。每一種投資體系,都會存在天生的優劣,都會有適應市場和不適應市場的階段。重要的是,投資者內心的劣根是不是會放大該投資體系的劣勢,直到出現重大崩潰;投資者內心的強大優勢,能不能放大投資體系的優勢,取得優異成績。有的人天生適合投機並能不斷取得收益,這也是自身乃至之前的心理優勢和人格品質有關係的;而價值投資需要人具有更好的人格品質,毅力,耐力和頓挫感,反脆弱性,所有這些,才是需要我們不斷修行的原因和結果。

一入“投機”深如海,從此盈虧難思量

關於投機,我的看法是如果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或者大徹大悟之人,一句話就可以了;而一些聰明人或者自詡能力很強的人多半把精力放在如何偷銀行而不給抓住的技巧,這種火中取栗的高難度動作偶爾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最終貪婪和賭性會驅使失去全部身家。堅決不投機,不抱有一絲幻想。

黃溢金:黃金投資的禪學在於點化有緣人而非改變

沒有經歷就沒有成長,40歲之前沒有價值投資有句話說你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學投資也是這樣,老巴要退休了,選擇接班人是個大事情,老巴的傳人要求;1,品德高尚,2,對風險乃至市場人性有深刻理解的人,我理解就是大惡至善之人,對人性的弱點以及市場瘋狂洞若明火,看得一清二楚的人,這簡直是無間道,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就不可能對社會的醜陋人性的弱點看得清楚,可謂出汙泥而不入染,這樣的人是大惡至善之人。

點化而非學習得來的

價值投資是理論於內在品質的投射,是點化有緣人而非改變。我們常說修行是人生一輩子的事情,那麼是不是在深山老林裡修行就能成正果吶,我反之,所謂大隱隱於市,要想修成正果躲起來是不行的,要先入世之後才能出世,如果你認為能把金剛經倒背如流就可以修成正果的話,那麼買個復讀機就能成仙了,不少張口阿彌陀佛,一肚子男盜女娼。

論魯智深的修行之路

黃溢金:黃金投資的禪學在於點化有緣人而非改變

魯智深一生都在修行,看多人世間的醜陋,權勢惡霸欺壓百姓,以殺人取義的精神實現自己的道義,經歷人生的大苦大難而不改變慈悲心腸,這是一個混世羅漢懷著一個慈悲之心。他的人生之路是修行之路,是自渡之後的渡人之路,自覺之後的覺人之路。在杭州六合寺,聽到錢塘潮,心中大悟,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佛家真諦,惟空而已,放下妄想、分別和執著,內無一物,外無所求,他頓悟了,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了。這是一種崇高的覺悟——無須向外界尋求,而直觀自心、自性,無須分析思慮,而透澈覺知自身具有之,這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得到了佛的真諦。於是魯智深完成了他的修行之路,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所以他成佛了。

黃金齡多少,總有人說,我縱橫黃金多少年,如何如何的,其實經驗隨時間積累,但絕不是時間長了,自動得道成仙,需要悟性,悟性來自生活和人品的積累和人性的由內及外。

本文由黃溢金分析師團隊策劃,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內容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