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凭什么?

沙县小吃凭什么?

2月11日,腊月二十五,凌晨五点,天在拂晓间。

一辆浙G牌照的黑色帕萨特缓缓驶入沙县。老刘一家四口时隔一年,再次回到家乡。随着年关的临近,越来越多挂外地牌照的车进入沙县。沙县小吃店老板,是属于这些车主的共同身份,他们在全国各地拥有至少3万家沙县小吃店。没有人能准确知道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或者创造了多少GDP。有一种说法是这3万家店的营业总额,可能已经超过70亿元人民币。

沙县小吃凭什么?

沙县小吃商标

沙县小吃凭什么?

盘到好的铺子才能真的挣钱

老刘家和我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算是比较早一批走出去开沙县小吃的沙县人。

2000年全家来到福州,7年后辗转至浙江。今天48岁的老刘,断断续续开店也有12年了。2017年9月,在沙县县城买了一套靠近河岸的黄金地段商品房。

“我算是我们村最早一批出去开店的了,1999年下岗之后没有工作,就跟着朋友一起去福州开店。最早沙县小吃都是在省内开,后来名声响了,省内竞争太激烈,我和老婆就一起到浙江去开店。从温州到义乌,哪里人多生意好我们就去哪里,一听说有合适的店面就会跑去看。”老刘说,“最早的时候,我们就在店铺做个阁楼,上面住人,下面开店,能省大笔的开支。起床第一眼就是锅碗瓢盆,阁楼里也只有简单的床和电视,一年到头都待在店里。”

沙县小吃凭什么?

“日子比起老家,虽然辛苦也无趣,但是也因为这样才没有时间和精力花钱,钱也就不知不觉的省下来了,才能存下来给孩子读书娶媳妇的钱。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喘口气,我们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也会聊开店的事情,比如隔壁村谁谁谁花了20万拿了火车站的店面,结果生意惨淡,或者是谁去卖汉堡和炸酱面,一年挣得钱比沙县多得多。汉堡和炸酱面比起馄饨蒸饺简单快捷,成本也低,利润自然也就比我们要高。”

“不过我可不喜欢做那个汉堡炸酱面,做生意讲究心安,东西好吃有营养才会生意好嘛!我做沙县十几年了,回头客可不少,每家店都能开两三年!”刘先生不无骄傲地对我说,他会一直把沙县小吃开下去。

“开店这么多年,盘到好的铺子才能真的挣钱。”老刘说,“对于我们开沙县小吃的来说,店铺的地段、是否即将拆迁、原来的顾客量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好的店铺,每年营业额最少也有20万保底,要是遇到生意不好的店铺或者马上拆迁的店面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问到什么时候准备退休时,他笑着说:“还早呢!我孩子打算在福州买房,我还得挺着老骨头帮他一把!虽然说干这一行很辛苦,油烟对身体也不好,我年纪也大了。但是毕竟能攒下钱来。这十几年来,我累了就休息几个月或者半年,再出去找新店开张。就这样循环往复,辛苦我也习惯了。”

沙县小吃凭什么?

我们一个村的人都在浙江开沙县小吃

小肖,是我为写作这篇文章而访谈的第五位老板,也是我见这次访谈遇到的资历最浅的一位沙县小吃老板,事实上,小肖也是我家的远亲,小时候就住在我们隔壁村,但,我们至少有7、8年没有见面了。

2016年9月,小肖在上海普陀区和朋友合伙开了第一家沙县小吃店。“我们一村人都在浙江开沙县小吃,已经不知道谁是第一个了。”小肖笑着说:“2016年以前我在县城的水泥厂当食堂厨师,一个月也有3千块,之后老板又给我涨到了4千,在我们这小地方是足够活的了。当时想要出去开店的原因也很简单,一直听村里人说外头开店一年能存下来小几十万,又因为娶媳妇买了房子,还房贷嘛,就和你们大城市一样。”

小肖的店在上海普陀区的工业园区附近,是从同村的亲戚那里花了十几万盘下来的,刚付完房子首付的小肖只能从亲朋那东拼西凑了第一笔创业资金。从原店主那里继承了锅碗瓢盆和店面,学了几天和肉馅和调酱汁,小肖和自己刚刚新婚的妻子和小舅子在上海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沙县小吃凭什么?

小肖的店靠近工厂附近,从早上5点开始,洗菜、煮面、准备蒸饺馄饨,下午2、3点的空档去买菜,一直忙到晚上11、12点。菜品既有沙县小吃传统的“炖罐”“拌面”“扁肉”“蒸饺”,也有能吃得饱味道好的盖浇饭。接手了这家生意不错的店面,小肖和妻子都以为捡了个大便宜,谁知道半年之后,附近的公司开始搬迁,生意一落千丈。

“唉,记得当时转让店面时,老板说是自己开累了想要休息一段时间,结果没想到过了半年,周围的公司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搬迁,来吃饭的工友就越来越少了。还好剩下我们的这个街道没有拆迁,不然这10万块可真就是打了水漂了。”小肖不由得叹气。“自从生意冷淡后,我们也开始接了外卖,在美团和饿了么上都有。可是外卖竞争激烈,店铺都在争着满减,本来利润就更低,再加上平台还要抽18%的费用,外卖生意也不好做,只有营业额的两成左右。”

2017年年底,上海政府开始大力整治无证经营的餐饮。

刚开始,小肖的店铺因为无证经营,在领导检查的时候通常都是歇业一段时间。但是到了2017年年底,消防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的散户小吃店,小肖那一条街的小吃店都被关停了,由于小肖的店面是老楼,过不了环保审批手续,拿不到营业执照,只能被关停。

我问小肖关店之后的打算,他笑着说:“还能咋办呢?当然是找新的铺面了!既然决定出去,回来再拿这3、4千工资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自己当老板、拿现钱最踏实。过完年我舅子就喊我去浙江看看了!”

沙县小吃凭什么?

沙县小吃店分布图

结束与小肖的聊天,已是年初五的傍晚,为了不打扰小肖与一大家子,一年难得的一次团聚。我连忙起身告辞。正往外走,来了电话找小肖,是另外一位沙县小吃的老板约他明天一起开车出发去浙江。

忙碌的一年又要开始了,没有年假、没有五险一金。

和亿万普通勤劳的中国人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他们都相信,只要努力,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为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也正是他们的智慧与勤劳,铸就了沙县小吃的3万家店,成就了一个规模超过麦当劳、肯德基的中国餐饮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