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頭歸還新任縣令的行囊,不料他的做法反讓他錯失官位

常山村雖然是個小山村,但是民風淳樸,村民們都夜不閉戶。

這天村裡的老陳頭準備去縣城趕集,早早就起來了,裝好東西就騎著小毛驢往縣城了去,剛過城門口,有個餛飩攤,老陳頭本就起得早,也沒吃什麼東西,這聞到了餛飩香,頓時就餓了起來。

民間故事:老頭歸還新任縣令的行囊,不料他的做法反讓他錯失官位

都說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子大,老陳頭直接把小毛驢牽到一旁樹邊,自個走到了餛飩攤點了一碗餛飩。走到一個靠邊的桌子前,許是一路趕集有點太熱,老陳頭就把自己衣服解開放到椅子上,這剛放衣服,老陳頭就感覺不對勁,怎麼有東西?老陳頭轉眼一看,是一個行囊,打開一看裡面有著一堆文書和幾千兩的銀票。

這老陳頭雖然不認識幾個大字,可這銀票上的數字他還是認得的,幾千兩的銀票啊,他一輩子也可能也弄不到,但是老頭雖說心動但還是沒有任何貪念,拿起行囊正準備詢問店家:剛才是誰坐這裡的時候。

民間故事:老頭歸還新任縣令的行囊,不料他的做法反讓他錯失官位

這時,一對主僕火急火燎來到了餛飩攤,開口就大聲呵斥道:“你們誰拿了我的行囊,還不快點給我交出來。”餛飩攤主是個老婦人,耳朵背,一心在做餛飩沒聽著。那個僕人上前打翻了老婦人做好的餛飩罵道:“老太婆子,我家少爺問你話呢?有沒有看到行囊,我們家少爺可是你們縣新來的縣太爺,你們偷行囊還不快點交出來。”老陳頭聽著這話,唯唯諾諾的交出了行囊,說道:“大人,這可是你的行囊。”僕人眼疾手快一把拿了過了,一邊打開一邊說道:“裡面有著幾千兩的銀票,少了一張,你就等著今天在縣衙吃板子吧。”而老陳頭沒想到僕人那麼大力來拿自己手中的行囊,直接摔倒在地,可是那對主僕看也不看,一心只關注行囊的公文跟銀兩有沒有缺失。

一番清點下來,僕人對自己少爺說道:“少爺公文沒丟,銀票也沒少,不過少了幾兩碎銀子。”那個少爺模樣的人罵道:“大錢不敢偷,小錢還真敢拿,老子今天剛到這常山縣,就拿你立立威,看看以後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說著就讓僕人拉著老陳頭去府衙。

民間故事:老頭歸還新任縣令的行囊,不料他的做法反讓他錯失官位

就在這時一箇中年人攔在了這對主僕的面前,僕人也不再拉扯老陳頭,罵道:“沒長眼,敢攔我們的路。”一邊說還一拳打了過去,卻沒想到這個中年人身旁躥出來幾個官差,三五下就把那個僕人打翻在地,那個中年人看了看僕人說道:“我還真沒長眼,要不然怎麼選了這麼個人當常山縣的縣令。”中年人不是他人正是常山縣知府,而這新縣令的人選還是他選的,沒想到現在看來這個少爺的文章跟人品真是天差地別。

只見知府大人扶起老陳頭,轉身對著那個少爺說道:“今天本想跟您交接縣衙的文書,現在看來你也不用去縣衙了,回家去吧。”少爺哪裡想到一個餛飩攤竟然能遇到自己的頂頭上司,正想拿出銀票賄賂下,卻不料被知府大人打翻在地:“本官乃朝廷命官,豈能收受賄賂,你這書生知法犯法,不知罪加一等!”少爺一聽連忙拾起地上的銀票帶著僕人準備滾蛋,卻又被知府大人叫住了:“這是你僕人剛才搶行囊掉出來的碎銀子,你看看可對。”

民間故事:老頭歸還新任縣令的行囊,不料他的做法反讓他錯失官位

“對!對!對!”

“滾吧!”

聽到這話,那對主僕連忙離開了這個地方,周圍的百姓看到如此結局,無不拍手陳贊。知府大人走到老陳頭面前告罪道:“大爺,讓您受驚了,是我識人不清才讓你受了此冤屈。”老陳頭哪裡見過官差大老爺向自己行禮的,一時間慌了神,也不知道如何做……

道理:有些人做了善事,往往沒辦法得到別人的感恩。可是不管是什麼事情得了他人恩惠,即使沒有報答也莫要惡語相向,始終是別人幫了你,並不是他欠你什麼。人們時刻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