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人,網上最火的「公攤面積」你了解多少?

今天“公攤面積”這個詞語火了,主要還是源於人民日報微信昨日發文《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這個戳中了很多買房路上的網民。

但對於買過房子和將要買房子的人來說,何為公攤面積?為什麼要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包括哪些?

商丘人,網上最火的“公攤面積”你瞭解多少?

什麼是公攤面積?

商丘人,網上最火的“公攤面積”你瞭解多少?

公攤面積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是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它包括各住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關於“公攤面積”,你要注意的是……

1、盲目追求低公攤

首先,公攤面積也不是越小越好。因為公攤面積的大小與建築類型、配套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越高檔的住宅,物業配套設施越多,房屋的公攤面積也就越大。而一些為了降低公攤,減少公共用房配建規模,甚至不做配建的,或者讓七八戶業主共用一部電梯的住宅,則造成了使用的擁擠,居住的品質大大降低。

我們假設一個樓盤的公攤面積是零,那也就意味著這個樓盤沒有走道、樓梯、電梯、前廳等。這樣的房子可以住嗎?顯然是不行的。

2、“零公攤”的銷售噱頭不可信

有些開發商會打出“零公攤”的銷售噱頭,即通過送入戶露臺等方式,將送的面積“對沖”公攤面積。但國家對哪些面積要計入公攤已經有明文規定,因此真正意義上的“零公攤”住宅是根本不存在的。

3、樓層越高,公攤越大

樓層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更多,所以公攤面積更大。此外,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最後附上三招規避公攤面積風險的小技巧:

a:向開發商索取公攤數據

b:索要建築設計圖,讓建築專業人士計算

c: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