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平台布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2015 年起,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診所。

在國家政策未開放之前,辦理醫保定點門檻過高,極大的限制了診所的發展。至 2015 年 6 月,國家衛計委對外發布《關於社會辦醫快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未來會將一些符合條件接入醫保,開辦診所的最強痛點被攻克。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隨後我國也迎來了社會辦醫潮,2015 年僅新成立診所數量便達到兩萬餘家,同比增長 43%。

而由於醫療行為無法完全脫離線下,只有線上服務或者只有醫生集團的概念而沒有線下診療的支撐,就像空中樓閣一般,所以線下診所對於這兩類企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政策開放之後,這些醫療創業公司紛紛佈局。2016 年起,丁香園、微醫、悅美等互聯網醫療平臺服務逐漸向線下轉移,知名醫生集團也相繼開起了診所。

IT 桔子(ID:itjuzi521)對其中代表公司的佈局模式和目的進行了梳理,望為醫療創投及轉型帶來參考。

01

互聯網醫療平臺線下佈局各有不同

對於互聯網醫療平臺而言,服務向線下轉移也是釋放其資源優勢,實現線上線下商業模式閉環,以及進行深度佈局的重要戰略切入點。不同類型的平臺也有著不同的線下佈局模式。

全科+健康管理型

微醫全科中心&丁香診所

雖然丁香園和微醫的最初服務定位不同,但是迴歸線下的方式上可以說是殊途同歸,2016 年起兩個互聯網醫療平臺都開始搭建起自己的全科診所。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丁香園線下診所的丁香診所於 2016 年 1 月開始正式運營,丁香園也成為了第一個佈局線下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丁香診所內主要設置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全科科室,並提供備孕計劃、抗癌計劃以及健康管理服務。

隨後在 2016 年 12 月,微醫全科中心正式啟動,該中心集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線下醫療閉環運營於一體,注重日常的檢測管理,強調分析診療與健康維護。也設有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心理科等科室。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通過兩者線下診所的是主要業務介紹也可以看出,其全科中心的存在除了是作為基層中心起到分診作用,更主要的就是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微醫與丁香園均通過與外部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保險體系,將保險業務與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也是兩者最深層的目的,即構建中國 HMO 體系。

HMO(健康維護組織)是指一種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後,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人群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體系,這一健康管理體系在美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構建屬於中國的 HMO 體系也是我國保險公司以及互聯網醫療平臺一直以來的野心所在。

而想要搭建 HMO 體系,保險和分級診療是兩大不可缺少的環節。分級診療中的基層全科診所對丁香園和微醫而言是切入 HMO 的重要支點。

新零售型

悅美好醫(悅美APP)

醫美作為一種醫療行為,也同樣不能脫離線下,醫美平臺的服務下移也是順勢而為。

悅美APP是醫美平臺中首個搭建線下診所的企業,其線下診所——悅美好醫於 2016 年 12 月成立。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悅美好醫依靠互聯網線上資源獲客,並協調醫生和消費者的時間提供診療服務。依託悅美APP資源引流和成本控制,悅美好醫與傳統醫美機構相比對醫療資源的整合運營效率更高。

線上引流+線下體驗這種形式與新零售的概念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新零售與醫療相結合已經不是新鮮事,最典型的便是醫藥新零售。

醫藥新零售通過將線上用藥諮詢和跟蹤、慢病管理、保健預防等服務與線下一對一的服務相結合以實現,提高了用戶體驗與粘性。而

醫美較傳統醫藥服務有所不同的是其具有更多的消費屬性在內,醫美新零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利於線上線下的連續性服務也有利於平臺線上用戶的轉化。

同時,線上引流、點評與社交等進一步放大了專家的 IP 效應,帶來了服務客單價的提升,線下服務可以有效的增強變現能力。

據悉,悅美好醫在運營半年之際即實現盈虧平衡,2017 年的營業收入達到數千萬元以上。

對於悅美來說,這種線下探索也有助於其探索出醫美新形態,以點破面,形成教育市場的效應,為向 B 端輸出其管理體系以及相應基礎設施做鋪墊。

02

醫生集團開診所有玄機

醫生多點執業開放讓體制內的一些醫生放飛自我,紛紛出走下海。2016 年全國第一家醫生集團成立至今,已有 600 餘家醫生集團登記掛牌。醫生集團想提供醫療服務當然也不能脫離線下實體支持,所以,醫生集團也打起了開診所的主意。

然而,醫生集團開診所存在一定的劣勢。醫生集團的優勢在於醫生水平上,資源方面卻相差甚遠。醫療設備、器械、藥品等需要強大的供應鏈支撐,完全由醫生集團來承擔,運營壓力與運營成本將大到難以想象。

針對這個問題,醫生集團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自建型

博德嘉聯門診部(博德嘉聯醫生集團)

首先從自建診所的博德嘉聯醫生集團說起。

2017 年,博德嘉聯醫生集團門診部在深圳市中心落地。該門診與商業健康險合作可以實現商保支付,增加了患者就醫便捷性的同時也可以與合作的保險機構互做引流,開拓市場。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保險的接入與其醫生集團的固有屬性相結合,註定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會的順應社會潮流打起 HMO 的主意。

目前博德嘉聯也已經佈局全科和健康管理服務,博德嘉聯為此也專門打造了「金字塔式」的醫生分層培養模式,構成其未來分級診療的各級人才基礎,之後也將繼續建立手術門診中心,形成功能明確分級的醫療服務網絡。

線下多點執業平臺的缺失是現有醫生集團以及醫生自由職業的痛點所在,這也是博德嘉聯醫生集團佈局線下的主要因素。然而,博德嘉聯之所以能夠自建診所還是在於第三方的推動。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2017 年 4 月,博德嘉聯醫生集團獲得新風天域投資集團旗下新風醫療 10 億元戰略投資。新風醫療是醫療及養老照護基礎設施投資平臺,建立了集中化的 IT、財務、營銷、培訓、建設和採購系統,其成員間能夠資源共享以優化運作,可為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提供可靠的醫療資源和資金以及運營支持。

共享型

思俊外科診所(張強醫生集團)

與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有所不同,張強醫生集團的第一個診所——思俊外科診所落戶在了杭州的 Medical Mall 當中,這是一個更加輕量化的路線。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Medical Mall 以租賃為形式,將空間轉租給其他醫療機構,併為入駐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和醫學影像的醫技科室、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除了 Medical Mall 之外,張強醫生集團還入駐多點執業診所、高端私人診所等機構提供醫生多點執業服務。

這種模式可以使張強醫生集團的重資產投入壓縮至最低,同時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其本身醫療技術和服務得到充分放大,突出了集團內醫生的自身價值。

這也有利於其在醫生團體中不斷提升其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醫療專家加入至其中,以高精尖為突破點在國內甚至國際進一步佈局。

但自建診所的確並非易事,一個線下診所在前期搭建階段至少需要投入數千萬的資金,所以能夠實現自建診所的一是:像丁香園、微醫、悅美這類,處於具有較為可觀的資金來源的機構,或處於後期或者上市前階段的公司;

二是:類似於博德嘉聯醫生集團這類本身並不具備自建基礎,但是其投資人可提供可靠資金與資源甚至運營體系保障的企業。張強醫生集團避開自建診所的重資產投入而選擇輕資產模式大大降低了集團的運營成本與風險,這種模式較為適合現階段大多數醫生集團。

儘管建診所不易,但是時代為實體醫療帶來了發展契機,線下診所逐漸成為投資風口。保險公司為發展 HMO(健康維護組織)等保險業務搶灘醫療市場,醫療管理集團以及一些醫療信息化大公司也開始佈局。

醫生多點執業也需要更多的線下多點執業平臺作為支撐,這些為部分體量較弱但是在一定區域內擁有較強資源積累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帶來了不錯的轉型契機。隨著社會辦醫熱潮的進一步發酵,各類民營診所也必將加速入場。

END

★數據包推薦★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醫療平臺佈局線下診所的四種模式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