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增明 周曉波 冀玥竹:中國金融開放對銀行業的影響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強調,金融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確保銀行、證券、保險外資股比限制措施落地,加快保險業開放進程,擴大外資業務範圍。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宣佈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業開放的六大舉措,並明確了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呼應了習主席“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開放要求。這預示著作為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開放將出現實質性突破,金融開放將進入加速深化的2.0階段。

中國金融開放的背景意義

在經歷40年的改革開放後,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日趨完善,貨物和服務進出口規模、吸引外商投資和資本走出去、外匯儲備規模均已位列世界前二,特別是自加入WTO以來,我國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金融開放進程不斷向前推進。中國金融服務業將進入一個開放的新時代,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現代金融體系及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主力軍。隨著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資本管制的逐漸放鬆,同時為了全面有效防範與控制各種風險,一行三會啟動“強監管”的金融政策,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金融監管的統籌協調,確立了“雙支柱”調控框架防範系統性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業加大對外開放的金融基礎以及政策環境變得更加適宜,與此同時經歷前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正面積極作用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穩健復甦,為我國進一步深化金融開放體制機制及配套舉措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良好的時間窗口。

金融業全面開放將會對國內金融體系形成倒逼的內在壓力,將會加快國內金融改革與金融創新的力度和步伐,推動金融業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國內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金融業從高速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金融開放有助於破解當前我國融資難、融資貴,金融供給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有助於拓展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有助於提高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有助於實現與我國經濟總量相匹配的金融市場規模。因此,金融開放對於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化解金融風險、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金融開放對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的影響

過去五年金融市場改革過度強調金融創新、競爭力與現代化,促使金融機構過於沉溺於自我強化、自我膨脹、自我循環,引發理財產品氾濫、影子銀行擴張、混業經營不合規等問題,使金融機構未充分盡到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甚至侵佔實體經濟利益,導致潛在金融風險集聚發酵。而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步伐則相對緩慢,遠遠滯後於我國實體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和外資在境內金融市場的參與度,雖然在債券與股票市場有所提升,但總體進展不大。入市以來,外資銀行在境內發展總體穩健,但次貸危機後在中國銀行業市場中的份額卻在不斷下降,持股國內銀行比例呈收縮態勢,這不利於促進我國銀行業競爭和結構優化。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宣佈取消對中資銀行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總體來看,將對我國銀行業產生如下影響:

一是經營方面,外資准入的放寬對中資銀行的正向激勵大於負面衝擊。提高外資銀行參股持股比例,雖然從短期看,中資銀行在面臨強監管的同時,還將遭受外資銀行信貸等業務的擠壓,攬儲壓力加大,競爭更加白熱化。但從中長期來看,由於外資銀行發展相對成熟,中資銀行可以借鑑其先進的產品理念、管理經驗、風控制度、業務創新模式和公司治理機制,通過合作提升競爭力,推動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水平和服務質效,加速我國銀行業轉型和國內金融機構的國際化。同時,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促進我國銀行業轉型,提升中間業務服務能力,通過中間收入佔比穩步提升的增量來激活傳統業務轉型的存量,疊加未來直接融資穩健發展,預期當前銀行業中間業務負增長的局面將會扭轉和改善,從而有助於我國金融業從規模化擴張向內涵式驅動、高質量發展轉變,為我國銀行業帶來新的動能。此外,金融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助於化解本輪銀行業集聚的金融風險。

二是市場格局方面,中資銀行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銀行的競爭力在於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以及精準的風險定價能力,但外資銀行由於缺乏對國內客戶的瞭解、對客戶經營環境的熟悉、對宏觀經濟運行及金融監管制度的把控,難以滿足國內客戶的服務需求,提供有效的風險定價機制。雖然我國銀行業已開放十多年,但截至2017年末,外資銀行僅佔我國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1.28%,遠低於OECD國家10%的平均水平,同時外資股東持股國內銀行的比例也呈收縮態勢。這既有2008年次貸危機後外資銀行出於維護本國金融市場戰略穩健性及滿足新資本監管要求的考慮,也有我國監管當局對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業務開展、合規監管等法律法規限制的原因。此外,中國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向國有銀行注入資金和政策資源,導致外資銀行難以在同一平臺上與之競爭。雖然政府宣佈大幅度開放金融市場,但當前銀行業利潤增速及資產質量承壓,對外資的吸引力有限,且中資銀行佔主導及政府對市場的作用沒有減弱的條件,外資銀行想改變目前我國銀行業市場格局及利益格局並非易事。

三是持股比例方面,中小銀行或成投資標的。放寬外資機構投資境內金融業的持股比例,將大幅提升外資參與我國銀行業的熱情。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由於體量大、資金足,對外資提高持股比例所要求的資本金高,且主要由國家財政控股,是我國金融的核心,被大規模投資持股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小商業銀行由於網點少、體量小,在強監管及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主動負債能力減弱,有補充資本金的需求,且面臨大型商業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雙重擠壓,吸引外資的能力更強,被外資銀行持股、控股、兼併收購的可能性較大,有望成為投資標的。同時,外資股東更容易在中小銀行管理中提升自身的話語權和執行力。一些內部關聯交易嚴重、被大股東操縱、長期業績較差、經營存在違規違法等行為的地方性城商行將面臨破產、重組和關閉的可能性。

四是估值方面,整體估值提升可期。無論從歷史週期看,還是與外資主流銀行相比,當前中資A股上市銀行估值普遍偏低。儘管擁有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ROE),但平均市淨率(P/B)估值僅為1倍左右。此次外資持股比例的放開,從外部條件看,將吸引更多海外資金進入,提升增配中資銀行的可能性。從內部條件看,隨著金融監管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銀行業隱藏的風險逐步消化,信用風險預期改善,ROE企穩回升,疊加持續擴張的財政政策、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驅動銀行放貸動力,以及大資管新規推動投資者結構變動帶來直接融資提升等積極因素的作用,長期有利於改善銀行業的基本面,預期銀行板塊估值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財務報表穩健、資產質量較好、不良資產暴露充分、客戶資源雄厚、管理能力優異的銀行未來潛力將更為突出。

五是國際化方面,機遇與挑戰並存。以“一帶一路”倡議為重點的國家對外開放新模式的提出,為中資銀行加快國際化進程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中資銀行可通過打造“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網絡,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金融通、貿易暢通、設施聯通保駕護航。截至2017年末,已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國家設立68家一級機構,參與項目2600多個,累積發放貸款2000多億美元。隨著全方位開放格局的不斷深化,中資銀行既要為“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沿線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特色化的金融服務,也要滿足國內居民生活日益國際化而衍生的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促進中資銀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但不同國家政治、文化、經濟、法律以及監管法規的差異,加之複雜的全球金融市場環境和跨國風險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也給中資銀行國際化帶來眾多的挑戰。

六是監管方面,銀行業將面臨更大壓力。在強監管的背景下,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並不意味著監管放鬆,反而會進一步加強。隨著金融市場漸進全面開放,外資持股比例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海外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外資母公司的風險傳導將對我國銀行業造成一定的負面衝擊,增加國內金融體系的風險。同時,我國對外資銀行還存在管理體制不健全、監管機制不完善、風控手段不到位等問題。為了給外資機構創造內外一致的公平競爭環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預計將進一步強化商業銀行的監管水平。因此,中資銀行不僅面臨外資銀行業務競爭的挑戰,還將面臨不斷增強的監管壓力。

中國銀行業的應對策略

未來的金融市場是一個競爭合作發展的市場,面對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資銀行應在以下方面做好功課:

一是深化合作、加快海外佈局。中資銀行雖然此前經歷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但總體仍以傳統業務為主,服務手段落後,服務效率低下,產品創新不足。通過與外資銀行加強銀團貸款、資金清算、跨境結算、賬戶管理、服務對接、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促進中資銀行轉變經營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治理機制,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服務質效,增強業務創新;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中資銀行走出去和國際化,通過充分利用外資股東的全球網絡佈局、跨境服務管理經驗等比較優勢,開拓海外市場空間、挖掘國外業務增長潛力,在為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專業化金融支持的同時,也實現了盈利結構的優化和品牌價值的提升。

二是轉變理念、加強創新。中資銀行首先要將以“產品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聚焦有競爭力的核心客戶群,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提高獲客、活客能力。儘快提升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發揮好金融市場、資產管理、現金管理、投資銀行、交易銀行、資產託管等功能優勢,利用好租賃、保險、基金、證券、信託、投資等綜合經營平臺,推動銀保、銀信、銀證、銀租等方面的協同,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需求,進一步夯實中資銀行在本土的服務優勢。在國際業務方面,除提供傳統信貸支持外,還可積極開展人民幣跨境融資、發行“一帶一路”主題債券、通過投貸聯動方式開展項目融資,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主動擁抱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快向創新性、智慧型銀行轉型,為客戶提供聚合化的產品和服務,提高中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三是推動戰略轉型、聚焦差異化競爭。雖然我國銀行業資產規模位居世界首位,是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的兩倍多,但大而不強,盈利模式單一、整體競爭力偏弱。在加強同業監管、MPA考核穩步推進、貨幣供給收緊、銀行負債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通過不斷擴大資產規模、降低存款成本提升淨息差的粗放盈利模式已難以為繼。同時,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中資銀行在市場分析、客戶定位與差異化戰略方面存在不小差距,戰略同質性較為嚴重。在此背景下,中資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應積極推動戰略轉型,走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道路。具體來看,中資銀行可根據自身發展經營狀況和優勢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差異化經營策略,通過打造差異化客戶維護和產品定價體系,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例如,招商銀行多年來深耕零售業務、中國農業銀行將服務三農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經營特色、網商銀行專注於小微企業等。

四是強化合規意識、注重風險防控。商業銀行經營的本質是風險管理。金融開放時代,中資銀行更應牢固樹立合規意識、風險意識。雖然目前外資銀行在我國銀行業中佔比較少,影響較小,但隨著金融市場進一步放開,外資持股比例將不斷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海外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外資母公司的風險傳導將對我國銀行業造成較大沖擊。因此,中資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積極合作的同時應注意防範風險,通過構建多層次、多方位的風險隔離機制及防火牆系統,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同時,中資銀行在國際化進程中,也要提升境外機構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風險信息庫建設,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強風險信息的識別與監控。強化境內外風險管理的統籌協調,並按風險條線垂直管理,建立按部門統籌與按條線延伸相結合的聯動機制,提高風險管理的獨立性與有效性,保證風險管理與業務範圍、機構佈局同步推進,實現中資銀行穩健可持續發展。

五是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本領。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筋骨肌體,金融是實體經濟賴以生存的血脈。中資銀行要想在金融開放的格局中獲得競爭優勢,必須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本領。在信貸行業投向上,重點支持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先進製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綠色信貸、現代服務業等;在區域上,進一步聚焦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大對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國家區域戰略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要完善“一帶一路”沿線網點佈局,加快線上平臺建設,深化多邊金融合作,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不斷創新融資方式,探索包括全球授信、自貿區分行境外放款、境外融資租賃、境外供應鏈金融在內的全新融資模式,重點支持我國產業鏈向境外延伸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助力中小企業依託供應鏈“走出去”。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農業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