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惡意跑路 誰來管?

商家恶意跑路 谁来管?

商家恶意跑路 谁来管?

長期以來,預付卡糾紛都是市民投訴熱點之一。近一段時間以來,長江週刊也是接到多位市民打來的投訴電話。

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九江市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在隨之轉變。但是,在消費的過程中,一些不良商家會通過事先讓顧客辦理預付消費的儲值卡,事後採取不予退款甚至跑路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強迫消費者接受不公平條件。健身、美容、培訓、餐飲等行業預付卡發行已成“慣例”,且規模不斷擴大。但由於目前市場準入門檻低、監管缺失,預付卡消費成為消費糾紛高發區。

商家恶意跑路 谁来管?

騰達健身辦卡就跑 專坑學生

九江學院一名學生日前向長江週刊反映:“6月初去九江學院對面派拉蒙廣場的騰達健身工作室健身的時候,看見那裡已經關門了。兩個月前,我在騰達健身辦了張年卡,現在竟然關門了。門上貼著停業裝修之類的通知,不過我聯想到健身房工作人員那不負責的態度,覺得他們直接跑路的可能性很大。我撥打了他們負責人電話,顯示停機,座機也沒人接。然後我去工商管理局找騰達健身的信息,顯示註銷。現在想找到在騰達健身也辦了會員卡的小夥伴,然後去報案,想把錢退回來,也不多要,按時間比例算。”

其實,九江學院並不是騰達健身的唯一“據點”,有曾經在騰達健身工作過的知情人士透露,“騰達跑路事件”不僅涉及九江門店,還有共青城門店,且輻射學生人數較多。據知情人士反映:“騰達健身房由孫某兩兄弟註冊並管理。今年3月份在共青城做了一個活動(因為店就在共青學院門口),吸引了一大批學生和老師,收了幾十萬,就跑路了,留下那些會員傻眼了。之後4月份那個老闆回九江,同樣也是賣會員卡,又一聲不吭就跑路了。”

長江週刊記者前往位於九江學院對面派拉蒙廣場負一樓的騰達健身工作室,只見大門緊閉,門口貼著一張物業催費單。門口賣滷菜的袁女士說,“早關門了,這段時間陸續有學生過來找他們,但是都聯繫不上。”

記者從工商部門瞭解到,九江騰達健身工作室的確已經註銷,現在跑路涉及金額太大,需要已辦卡的消費者一起去公安部門報案。

商家恶意跑路 谁来管?

柴桑春天附近的居民很多都知道一區和二區中間的“愛革坊·皮具護理”的奢侈品護理店。但是日前這家店卻悄悄關了門,消費者不但充值的卡沒了用處,放進去護理的物品更是有去無回。

長江週刊記者前去了解情況,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店內一片狼藉,桌椅板凳紙張散落一地。這家護理店主要提供奢侈品護理、洗鞋、洗包、補色等服務項目。

在旁邊開店的袁女士說,這家店是今年6月份突然關門的,此前她在這裡辦理了會員卡,現在也不知道怎麼用了。“我就是日常護理下包啊鞋啊的,這家店挺貴的,根據材料不同,牌子不同定價也不同,平均一雙鞋護理下來80塊錢左右吧。因為會員能打折,我就辦了張300元的卡。我這還算好的,對面住小區裡面的人,有人把幾千塊的鞋子放這裡護理,就在關門前幾天送過來的,後來關門了,鞋子也不還給人家。”原本,護理店的女老闆會把會員的微信都加了一遍。關門後,不但電話全部拉黑,微信好友也全部刪了。

5月初,家住柴桑春天的楊女士將一雙jimmy choo高跟鞋和一雙耐克私人定製球鞋拿到該店保養,沒想到再去拿鞋時卻發現該店已經人去樓空。“當時我發現店內比較雜亂,應該是匆忙撤走的,然後我就問了隔壁的店家,他們說關門蠻久了,期間有不少客戶過來拿保養的東西,但都沒有找到人。”

隔壁超市的工作人員說,護理店的店主走時,他正好看到。“當時是凌晨兩三點,我看到該店主將店內的物品搬上貨車。他還告訴我,因為門面的合同到期,孩子也即將出生,所以他打算停業回老家。”

預付卡監管缺失 隱患突出

預付卡消費目前在服務行業十分普遍。這種消費模式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不用每次消費都要交現金,而且辦卡可以享受到低於市價的消費;另一方面,讓商家可以一次性預收費用,相當於有了固定客源,也有了現金流。所以這是一種受到市場雙方青睞的經營促銷模式。

記者從工商部門瞭解到,目前,九江商家跑路基本分為經營不善和惡意跑路兩種,九江市消保局也經常會遇見相關情況的投訴。因為沒有執法權,消保局要根據經營主體來視情況而定。也就是說,如果商家還在,消保局會對商家與消費者進行相關調解。如果經營主體不在,那就要移送執法部門。合法發行預付卡其實有明確規定,商管部門要求規模型企業才能發行,並且要在銀行押一部分錢作為保證金。但在這項規定中,又沒有限制普通商家不能發行預付卡,所以,在這種零監管的狀態下,消費者的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消保局提醒,消費者在辦卡時一定要看商家經營狀況如何,不要盲目貪圖優惠。據瞭解,工商部門已經建立全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消費者可以進行有關查詢,商家跑路行為會被納入徵信系統。

雖然“預付卡模式”已成為許多企業相當普遍的經營模式,卻一直處於監管的“盲區”。目前,有關部門只能用《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一般法律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和工商總局就曾頒佈過《會員卡管理試行辦法》,但此辦法在2007年被廢止。

201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式管理意見》,其中規定建立商業預付式購卡實名登記,但多數機構並未貫徹執行。由於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經營者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約束,也加大了消費者在預付消費卡中維權的難度。

按照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髮卡企業應在開展此業務之日起30日內前往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該《辦法》還規定,規模髮卡企業、集團髮卡企業和品牌髮卡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存管資金分別不低於上一季度預收資金餘額的20%、30%和40%。但該《辦法》並沒有對所有商家進行強制規定,對違規企業的處罰僅在1~3萬元左右,是一個主要靠企業自律的“軟辦法”。而對於沒有法人資格的個體工商戶來說,制度則存在一定的監管真空。

採訪過程中,眾多市民均表達了對商家惡意跑路的憤慨,並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夠對此予以重拳打擊,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

商家恶意跑路 谁来管?

長江週刊@微生活微信號:jjrbcjzk

公眾號介紹 | 聚眾家,納眾聲,匯眾議,容眾思;化微言成高談,以博語作宏論,推社會進步,促夢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