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88637076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來自《大學》,王陽明對《大學》有新的領悟和理解,這和對《大學》的傳統理解,或者說是經典理解(程朱的理解)有所不同。
《大學》本來是《禮記》中的文章,新儒家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拎出來,和《論語》《孟子》合成“四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著作。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中的“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中的八條目。
程朱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追尋事物的客觀規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長期積累就能對事物的外表,內在,細節等都有清楚的瞭解。
與程朱理學解釋不同,王陽明對“格物致知”有著自己的理解。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正事,就是正我們的心,事物本身沒有善惡,善惡的分別來源於道德主體的善惡,來自我們的心,所以王陽明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
“致知王陽明解釋為致良知”,王陽明思想的結晶就是“致良知”,晚年的王陽明只講“致良知”。
良知來自於孟子“人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種天生的能力被稱為‘良知良能’,‘良”有固有的意思,就是說人生來就有,不是後天學習得來。
王陽明說“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它是便是是,它非便是非,一點瞞它不得。”良知知善知惡,知是知非。
“致良知”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指良知可能受到矇蔽,要想鏡子一樣把“良知”擦亮。令一方面是把你的“良知”推廣開來,變成具體的道德實踐,實際也是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陽明在年輕時曾經被格物致知這個問題困擾的茶不思,飯不香。
回答問題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別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語出《大學》。很顯然格物致知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那麼如何格物呢?理學大宗師朱熹的建議是向外求理。一開始王陽明是相信的並且身體力行,他就對著家裡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陽明格竹''故事。結果王陽明對著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沒格出來,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陽明開始質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確性,既然格不出來,說明方法和邏輯有問題,那麼到底哪裡有問題呢?
為此,王陽明進行長達數十年的思考,終於某一天頓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四個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陽明把心學總結說,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個字上。
我們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王陽明額的良知說起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陽明才說自己繼承的是聖人的血脈。
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先天的對是非標準和道德規範。所謂的良知其實就是良心。
王陽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說的基礎上把“良知”擴充為一種貫穿於萬事萬物的普遍原則。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認為“良知”是心的本然狀態。
王陽明的“良知”是倫理學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識的主體“良知”是“與物無對”的本體,是造化天地萬物鬼神人類的精靈,人的一切認識和實踐的活動,都是為了復歸此本體。
他說:“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王陽明把“心”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慾”和外物干擾的“本心”即從“一塊血肉”的人心昇華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體,它處在虛靈明覺和恆照的狀。因此,作為超越具體“身心”特徵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體“器”的“道”。所以王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因此王陽明推斷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後還要強調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識,而是良知。王陽明不主張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張“心即理”,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從“心即理”的觀點出發,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所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謂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而知與行兩者的關係,則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說王陽明“格物致知”是天大的笑話,因為王陽明“格物”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王陽明從小就立了大志,這個志向就是要做一個聖人。那如何做聖人呢?就是讀聖賢之書,跟聖人上路。所以王陽明對《大學》裡講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謂格物致知,按朱子講的就是對世間萬物要去格,然後就能致知。一般人看到這說法也不當一回事,王陽明就認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說明書”去格物了。
先生說:“大家只知道講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說明書’去格物,可又有誰去按照他的說明去做過呢?我倒是切實地體驗過。當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討如何做聖賢,要去格天下之物,現在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呢!我就指著亭子前邊的竹子讓我朋友去格,哥們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窮格竹子的道理,他竭盡心力地去格。格到第三天,就勞神過度,病倒了。當時我認為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親自去格,從早到晚也沒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時候,也因為思慮過度,病倒了。”
“於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嘆,聖賢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聖賢那麼大力量與氣場去格物。後來在貴州龍場住了三年,深深地體會到格物的含義,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沒什麼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堅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於是就有了一種責任感。這個道理,應該說出來讓各位知道。”
這就是我們最後的一位聖人王陽明,為求聖人之道,差點兒把命格進去。所以有了這次教訓,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他對聖賢之道就通透了。王陽明又悟道了一個道理——天下萬事萬物是格不盡的,如若要格盡天下之事只能向內求,那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說白了還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求得。
由此,深讀王陽明,你也會明白,所謂“致良知”之說還是依然基於他的“心即理”學說之上的。所以,《大學》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陽明這裡就成了獨具特色的“格內心就能致良知”。也由此,“良知”這個詞就和“良心”劃了等號,又由於“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劃了等號,今天我們所謂的“天良”、“天地良心”就來源於此,由此,“虧心”、“喪盡天良”就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惡毒的罵人語詞。
可以說,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給了我們這個民族內心最強烈的牽懾力和震懾力,使得“萬事憑良心”成為華夏兒女在行事之時的內心道德律令,從根在上促進了道德系統內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華民族穩定有效、極富自覺性的道德狀態。
原創文章 選自保哥《中華文化的特質》
保哥談
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n這一詞語最早見於先秦經典《禮記·大學》,是該書所提出的儒者求學八階段的初始兩個階段:“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n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格物致知在儒家學說中的確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n“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廣泛,這一段話,在孔子時代大概並不難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釋,孔門弟子對格物致知含義亦未闡發,這導致後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義時出現很多歧義,每個人都想依據自己的哲學傾向對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釋,這就使得在此問題上,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局面。
宋代是談論格物致知比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馬光,曾專門作《致知在格物論》,暢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從這種認識出發,他解釋格物致知說:“《大學》曰:‘致知在格物。’格,猶?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他批評鄭玄說:“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司馬光強調要抵禦物質生活的引誘,認為這樣可以保持一個人的高風亮節,不為物慾遮蔽自己的聰明才智。
此說當然有其不可磨滅之處,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與鄭玄一樣,在此問題上都“師心自用”了。 \n“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別崇高的位置。朱熹認為,《大學》一書缺了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的一章,他補上了這一章。朱熹增補的內容是:要獲得知識,必須考察事物,以求認識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識。求學者應該把心中已知的理作為基礎,進一步努力,以求達到認識的頂點。經過長期努力,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好像突然之間明白了一切,這就是認識的頂點。
朱熹所說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會事物,包括讀書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忠誠於君主等等。陸九淵和王守仁認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認識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認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這良知推廣到事物,就是格物。 \n在格物致知學說上對後人影響較大的是宋明理學,其中主要可分為兩派,程(顥、頤)朱(熹)一派和陸(九淵)王(陽明)一派。程朱等人釋格物致知為“即物窮理”,二程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若曰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大學章句·補傳》)這裡的“即物窮理”,是要求人們運用已知的知識,深思客觀事物,達到自己內心的豁然領悟。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內省式的思考過程。
宋明理學對“格物致知”的發揮,在後世也有人表示反對。例如顏元就公開批評朱熹說:“朱門一派,口裡道是即物窮理,心裡見得,日間做得,卻只是讀、講、論……其實莫道不曾窮理,並物亦不能即,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那曾去格物”。(《習齋記餘·閱張氏王學質疑評》)顏元主張格物要親自動手,實地去做,不能離物而空洞地“窮理”。這樣的格物致知,有利於科學的發展。
實際上,因為格物致知學說具有研究客觀事物以獲取知識的含義,一些重視研究自然的有識之士也借用這一口號,賦予它新的內涵,用以闡發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這樣說過:“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若邵康節、蔡西山,則立一理以窮物,非格物也”。(《搔首問》)王夫之所提到的“質測之學”,是方以智的創舉,它的中心內容是要求以實證方法研究自然現象。
王夫之認為只有質測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這賦予格物致知學說以嶄新含義,標誌著這一術語已經進入自然科學範圍。 \n隨著明末清初科學技術的傳入,中國人研究自然現象的熱情也高漲起來。這時人們談論格物致知,很多情況下都意味著研究自然以獲取知識。古老的格物致知學說獲得了新生,成了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理論根據。清末翻譯的西方科技書籍,有些徑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詞成了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在這學堂裡,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他所說的格致,就是指的這些自然科學。在中國傳統科學與西方科學技術合流過程中,格物致知學說以獨特方法參與並加速了這一過程,從而在科學技術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青島小曼搞事情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為《大學》文中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
要想知道他們兩人的“格物致知”有什麼不同,各是什麼意思,請聽有書君細細給你道來。
雖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學家,但他對“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作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從明太祖開始,明朝獨尊朱熹學說為當時的唯一官方思想,成為科考中唯一的理論。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會有“知”的獲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窮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說你現在吃一盤魚,在朱熹理論裡,要知道魚的道理,你就盯著它,長時間盯著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書查資料,吃不吃魚已經無所謂了。
明朝王陽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學的,他在娶妻回鄉途中,得到理學家婁諒的指點。王陽明從小就想做聖人,婁諒告訴他:“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他回去之後,做過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學要“格物”,他就邀請一位學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麼格呢?他們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長時間盯著它。
一天、兩天、三天後,那位學友受不了了,出現了幻覺,頭昏眼花,他回去了,讓王陽明一個人在那裡“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陽明不僅出現幻覺,還出現了幻聽,彷彿聽見竹子在嘲笑他沒用,“這麼明顯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陽明直接暈倒在那裡。
後來,王陽明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在貴州龍場醒悟。接著就創建了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學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心即理,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事上練。
朱熹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萬物。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還是以前面的那盤魚來說吧,王陽明才不會管這魚是怎麼燒出來的呢,他會說,“魚啊,你現在已被人燒好送到我面前來了,那我就吃你。”這是天經地義,是天理。 “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通過在事 上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比如說敬孝道。朱熹認為,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再開始孝順父母。而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天生就會的。
王陽明告誡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為一種生活狀態。比如說孝順,你必須有孝順行動,只嘴上說肯定不是孝順。
為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斷力。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王陽明的心學,並不反對人們去做官。他認為關鍵看這件事主動來找你的,還是你自己去求的。這件事主動來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應該是對心學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學,從不先從壞處想別人。他認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後來被自己的各種慾望矇蔽了心,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私慾,向內求,致良知,一切憑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實踐得出理論,實踐只是驗證理論。
哎呀,有書君自己也繞暈了。總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格物”就是正心,向內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慾,是通過致良知來得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他的“四句教”應該是他思想的光輝閃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謝邀。
首先,格物致知出自大學,不是王陽明。但王陽明早年確實在格物上下了很大功夫,這也都是有趣故事~
其實中國聖賢無數,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當代也有,難就難在常人認不出他們罷了。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今天的人退回2500年前,在孔子老子都還只是幾乎無人問津的凡胎時,有幾人還能認他?
放到今天也一樣。
人們搞不懂聖賢,認不清聖賢,就是因為人們的視角搞反了。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堅持說,一個很厲害的人,一定應該是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他看的就是外在。聖賢成就的恰恰不是這一塊,而在內在。
所以大學中才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在的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排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後面。所以,我個人認為,心學的心,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心。心學,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學問,也只有在這條路上,常人才可能修成聖賢。
我想,王陽明先生也是如此吧。
就叫驚鴻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民航小知識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順理。正心三個階段 知善知惡 為善去惡 無善無惡。
南炎易理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禮記·大學》,內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當時的主流思想,認同朱熹:天下萬物,要致知,必須格物。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礎。後來,王陽明提出不同見解。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王陽明像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12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13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後來,王陽明被貶謫貴州龍場任驛丞,此時他人到中年,又經宦海沉浮,忽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指出程朱所謂“格物”已經走上了歪路,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王陽明認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卻要從自己內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
當然,王陽明也不是完全反對“格物致知”,他只是強調,“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則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老照片
這個問題提得有問題,王陽明沒提出格物致知,他提出的是“知行合一”。
《大學》申明瞭儒家八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格物致知”提出後,簡直成了儒家的千古難題,多少朝代多少大儒都是試圖做出完美的解釋,但都無法一以貫之的說服後人。到了宋代,最著名的二程程頤程顥,司馬光、還有朱熹、陸九淵都以自己的理解解讀過。唐朝,乃至兩漢期間也有不少大儒為此傷過腦筋。
到了明朝,受程朱理學影響,也有一大群學問家開始琢磨這個概念,試圖從中悟出點什麼。而王陽明是在很小的少年時代就瞭解到了這個概念和說法,所以也就學著試一試看“格物”能不能“致知”,結果就出現了著名的七天七夜“格竹子”格出血還未致知的故事。所以啊說“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那是荒天下之大謬,不懂常識。
不過也好在王陽明意識到“格物”未必“致知”甚至根本不能“致知”,所以才有了要尋找新的真理大道的想法。一路修行參悟下來,最終龍場悟道,推行“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形成的總體框架,這個與“格物致知”是有關聯的。
還有王陽明對於“格物致知”參破,對陸九淵“心即理”的吸納和進一步探索,再經過自己長期的苦苦思索,最後也有了自己的一個深刻覺悟,可以說這個覺悟也是前無古人的。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可以說王陽明構建的從“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的”框架,是一個人而如何為聖人的過程,是一條路徑。這個學說對後世影響極其大,現在的日本、韓國和東南亞諸國都十分推崇,也為中國文人的讀書、入世、修行指明瞭一條正路。那就是“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
所以,王陽明最後才會被稱為“立功、立言、立德”的典範,成就冠絕整個明代,影響後世,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