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

村口景观。景观营造应自然、亲切、宜人,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建设等,突出最观效果,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水体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河道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采用自然斜坡形式。滨水驳岸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采用硬质驳岸的不宜过长,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滨水绿化以亲水型植物为主,丰富河岸景观。

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道路两侧绿化以种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宅院周边绿化景观应品种适应、尺度适宜。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应做到见缝插绿。绿化景观材料以本地品种、乡土材料为主,不宜采用维护成本高的绿化树种。注重保护古树名木。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村庄活动空间。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

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人口的美化处理,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植物配植采用乔、灌、草结合方式。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一个舒适、卫生和环保的厕所需要多种技术的集成。我们看得见的是粪便不暴露,厕室内无臭无味,个人隐私得到良好的保护。我们看不见的有粪污的后续处理,包括收集、运输、处理,工人无接触。此外,还有对环境友好的排放要求。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使用最广的水冲式厕所不仅耗水,还使污染物增量化,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我国农村地区居住相对分散,分户式的粪便处理设备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尚不充分,目前使用较多的分户式粪便处理技术,如三格式化粪池,还不能同时达到卫生学和生态学的要求。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条件差距大,一些高寒地区和缺水的适宜厕所类型还有待研发。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农村厕所改造 促进宜居乡村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