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芝加哥大學的新舉措對中國留學生行為方式、考試機構策略、國際學校/培訓機構經營模式以及中產的教育理念,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變化未必更公平,會催生更多的“盤外招”,只不過美國中產諳熟這類形式,而中國留學家庭還需要一個“西化”過程。

《澎湃新聞》2018年7月26日報道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取消SAT/ACT(相當於“美國高考”)作為招生錄取標準的新聞,在留學圈掀起了波瀾。

001 名校就是“任性”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美國大學都是“自主招生”,錄取的主觀因素佔有相當的比重。不過,無視“美國高考”成績,這在美國頂尖學校還是第一次。

結合近年來哈佛、耶魯等名牌大學錄取率的下降趨勢,不難看出,名校“收割”全球人才的方式越來越“任性”。

芝加哥大學屬於“泛藤校”(Ivy Plus)範圍,也是影響世界的著名高等學府。每年的申請者趨之若鶩,本來就不缺學生,錄取標準收緊、選拔精益求精也算是“飢餓營銷”的新舉措。

002 中國學生疑似被“黃牌警告”!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澎湃新聞》的報道中有這樣一段話:

學校(芝加哥大學)的許多教授也直言不諱稱,以前他們把入學成績列入考慮因素,但是現在絕不會這樣做了。理由很簡單,許多SAT/ACT成績優秀甚至滿分的入學者並不優秀,他們的科研能力與入學成績幾乎沒有任何對應關係。

話裡話外,總覺得是在暗指咱們中國留學生。

曾幾何時,什麼SAT、ACT、GRE、GMAT、託福、雅思,難不倒“久經考場”的中國學生!

我在英國留學時,雖然作業、考試成績屬於個人隱私,但每當成績發下來時,身邊很多中國同學最津津樂道的,仍然是誰得了多少分,其鑽研精神遠遠勝過小組討論和課上發言。

中國人在美國大學的入學成績與實際學習能力的反差,終於讓美國教授明白了什麼是“應試教育”,也終於讓中國學生在考試高分的光環下切實感受到國際教育的壓力。

於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哈佛大規模開除中國學生”已經不再是“標題黨”式的小道消息,“大量中國留美學生患上抑鬱症”也不再是匪夷所思的傳聞。

003 美國考試機構會顫抖嗎?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同時,芝加哥大學的新舉措也在炙烤著通行已久的美國考試製度。

SAT、ACT作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的地位並非紅頭文件強制實施,而是經過市場實踐的約定俗成。

不過,任何測評體系都需要在新的形勢下作出調整,當很多人可以憑藉考試技巧刷分,從而獲得接近滿分的成績時,這個體系恐怕已經失效了。

相當於“英國高考”的A-Level已經開始限制學生的刷分次數,SAT、ACT的改革也是遲早的事。

004 應試型的國際學校、培訓機構還能生存嗎?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毋庸諱言,芝加哥大學新的錄取模式也在挑戰很多國際學校(也包括公立學校的國際班)、培訓機構的生存業態。

原有的方式很直接,學生得高分的比例越高,似乎辦學、培訓的效果就越好,越能擴大招生。

如果說中國教育部出手打擊培訓機構還是停留在行政層面,美國名校這一招則是市場機制的釜底抽薪。

005 “盤外招”與“分數鏈”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芝加哥大學錄取不再參考“高考”分數,勢必要把重點向更主觀的面試、個人陳述、推薦信、志願者活動經歷、學術獎勵、科研成果等“盤外招”方向轉移。

而市場上“寫手”、家教、中介的服務費恐怕又要加上去了,要知道,這比“分數包裝”需要的技巧更多。

這種變化就一定更公平嗎?未必。但這是美國名校的門檻。

美國中產其實諳熟這類“盤外招”,而中國留學家庭還需要一個“西化”過程。

當前,美國名校錄取標準的變化還屬於個案,傳統的高分模式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不能不說的是,長期以來,中國人從國內到國際的學習軌跡,就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分數鏈”。

中國高考雖然解決了中國人的學位問題,但很難填補分數與能力之間的空白。

因勢利導地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提高。

美國高考遭藤校無視!芝加哥大學搞事情要砸誰的飯碗?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