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P2P平台不斷炸雷,美國的P2P爲什麼沒有跑路的?

最近,全國P2P平臺炸雷不斷。

根據媒體統計,6月1日-7月18日,全國共有231家P2P平臺出現了逾期、跑路、倒閉、經偵介入等情況,這相當於平均每天有5家P2P平臺出現問題。

其中,4家交易規模超過百億的平臺(錢爸爸、牛板筋、銀河網和投融家)直接倒閉,連背靠“網貸之家”的投之家也已被立案偵查。

涉及金額過萬億,可它們卻還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個倒下,之前的P2P有多讓人熱血沸騰,現在的P2P就有多讓人心涼,全行業已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國內P2P平臺不斷炸雷,美國的P2P為什麼沒有跑路的?

其實這些P2P平臺會相繼爆雷,是混雜了多方面原因,並非一件事情就壓垮了他們。

首先爆雷與一些平臺本身發展不成熟有關,由於沒有腳踏實地做業務,把全部希望壓在融資上,花了大量精力與資金,導致部分平臺在融資困難時,缺乏業務支撐,難以為繼。

加上監管政策門檻提高,導致合規工作難度增加,營運成本提升,實力較弱的平臺不得不退出。

其次,網貸行業是流動性高度敏感的行業,最怕投資者蜂擁兌現,在近期的雷潮之下,投資者出現緊張和恐慌情緒,導致其它平臺出現擠兌現象,這些平臺因為無法承受擠兌壓力,也跟著相繼爆雷。

此外也與部分平臺涉嫌非法集資和自融有關,一些問題平臺以高返現、高利率為誘餌,吸引投資者上鉤。

以唐小僧這個P2P平臺為例,為吸引用戶註冊投資,最高返利達到100元返現30元的程度,僅註冊就有30%的收益。在出事的前一天,唐小僧還推了一波誘人的高返現廣告。

這些平臺在監管政策逐漸嚴苛和完善的情況下,套利空間越來越小,維持難度自然越來越大。

但是作為走在互聯網金融前端的美國,為何沒有P2P平臺跑路的現象發生呢?

美國的P2P平臺為什麼沒有跑路的現象?

國內P2P平臺不斷炸雷,美國的P2P為什麼沒有跑路的?

1、高標準

美國的P2P網貸行業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嚴厲監管。複雜的透明化披露手續、高額的保障金、鉅額的註冊成本、繁瑣的流程等等,詐騙分子無機可乘。

2、高門檻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註冊要求設立了很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只有符合標準的才能夠進入P2P市場,而且在接受SEC監管之後,P2P網貸平臺每天需向SEC至少提交一次報告。減少了市場上人員混雜的現象。

3、嚴法律

美國關於P2P監管架構的複雜程度超乎想象,甚至涵蓋了美國的幾十項法律、法案、法規。法律的嚴格約束也使得美國的P2P市場更有紀律。

4、信息披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P2P網貸平臺對所發行的收益權憑證和對應的借款信息做全面的披露,並且信息變更需要進行動態披露,從而形成一種“持續的信息公開披露機制”。美國對於信息真實十分看重,也正因此,很難進行詐騙行為。

5、信用體系

在美國,P2P網貸平臺在整個交易流程中僅作為一個信息中介而存在,投資者主要依據借款方的FICO信用評級分數對投資者進行信用評估。

投資的核心是信用,而美國的信用體系十分完善,具有規範的個人信用評分機制、嚴密的個人信用風險預警系統和管理辦法,以及健全的信用法律體系。

國內P2P平臺不斷炸雷,美國的P2P為什麼沒有跑路的?

其實往簡單了說,主要是美國的P2P以信用為核心,以監管為框架,以信息披露為秩序,整個P2P市場井井有條,而且P2P平臺和投資人都是要通過標準才可以,如此嚴格,讓詐騙分子無處遁形。

移民幫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