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库存压制,沪胶难有表现

市场观察:库存压制,沪胶难有表现

基本面

供给:橡胶生产处于旺季,进口、自产橡胶供给旺盛

1-5月份国内累计产胶17万吨,同比增长32.3%。6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共计60.4万吨,环比降低-6.93%,同比增长+16.2%,进口量连续两个月同比高增速,并创历史同期新高。

泰国政府表示在5年内将退出橡胶种植面积20万莱的消息让盘面情绪回暖;国内外割胶平稳,东南亚雨量预报多数增加,但目前整体对产胶影响有限,国外产区割胶及原料供应情况仍处于较良好状态。后期关注胶水跌至40泰铢/公斤一线,对胶农割胶情绪的影响。天气无异常的情况下,目前价尚未到弃割地步,后期供应量继续释放。

库存:维持流入状,持续创新高

青岛保税区橡胶7月16日总库存较7月2日上涨约6%至20万吨,时隔3个月保税区橡胶库存重回20万吨水平。截至7月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库存478520吨,较上一日增加930吨。

需求:目前工厂需求低迷,开工维持高位

主流报盘如下:16年宝岛、广垦全乳报价10000元/吨,16年金凤、云象全乳胶参考价格10050-10100元/吨;18年越南3L参考价格10500元/吨;17年泰国洪曼丽烟片参考报价12450元/吨。(价格仅供参考,实际成交商谈为主)

但截至7月13日,全钢胎开工率为 78.98%,较7月6日减少0.08%;半钢胎开工率为72.12%,较7月6日增加0.14%。开工率均维持在高位水平。

原料:原料价格涨跌互现,目前总体原料价格水平依然维持偏低

生胶片 44.35(+0.16),杯胶 36.50(+0.50),胶水 42.5(0),烟片 46.12(+0.13)

机构观点

市场观察:库存压制,沪胶难有表现

个人观点

原油价格大跌及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重新回到20万吨以上的消息都有利空影响,现货市场成交低迷,商务部宣布对自韩国和日本进口的丁腈橡胶进行反倾销制裁,或许市场在借机炒作。不过,4月份有过“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进行反倾销调查”题材炒作的先例,在供需面没有出现实质性改善之前,持短线交易思路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