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ools完成350萬A輪融資,如何不掉隊成生存新課題

Qtools完成350萬A輪融資,如何不掉隊成生存新課題

日前,Qtools完成了350萬A輪融資,又一次得到續命,並和行業龍頭企業隅田川、櫻之丸有了繼續同臺PK的機會。

細數國內進口母嬰店,QTOOLS屬於做的比較早的,緣何起了個早,卻趕了晚集,在競爭中一步步掉隊,這個過程絕非偶然。

夫妻創業溝通成本未必低,外部團隊難以融合

據瞭解,Qtools位於蘇州吳江縣,創始人畢業後在衛校做護士,懷孕生子後開了淘寶店,在垂直電商的衝擊下開了母嬰連鎖,在2016年經人推薦被眾海投資關注,做了半年盡調,認為業務有先發優勢,但公司治理結構有問題,夫妻創業不靠譜,溝通好的事容易變,最終要求把創始人的老公清退出股東,簽了TS後兩年款到賬。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是個划算的買賣,公司如果做不起來,投資款算是借款還要還回來,如果做起來,還是按照當時業務的估值投進去,佔了便宜,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眾海資本是阿里離職員工做的一支基金,第一期投資清算的項目較多,有一個沙發旅行的公司被清算後,眾海引薦創始人加入Qtools,一方面可以讓Qtools的運營規範性加強,另一方面也便於股東監測Qtools經營的實際情況,但被派駐的高管長期被邊緣化,只是名義上的合夥人,沒有股權沒有授權,外部團隊很難融合進夫妻團隊。

財務合規性差,投錢容易退出難

Qtools在前三年一直屬於野蠻生長的狀態,公司有一個個人銀行卡,公司的業務和創始人夫婦的開支都在這一張卡上,眾海做盡調的時候也無法區分哪些是公司的錢,哪些是個人的錢,數千萬的加盟費和保證金收上來後被揮霍一空,保證金也沒有監管,未來門店退出時,公司的資產已不足以給門店退款。加上前幾年業務不規範造成的風險,未來合規的成本極高,公司長期處於避稅微利,合規就虧損的邊緣。

最要命的是缺乏外部投資人監管的情況下,團隊主動合規意願差,公司財務達不到走資本路線的要求,投資人投資未來,團隊看重當下,這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註定了投進去容易,退出無比艱難,未必會像沙發旅行一樣因資金鍊斷裂被清算,而是會一直無法退出,有幾個基金願意為了退出和公司一起吹泡泡?

業務天花板明顯,想象空間有限

Qtools以加盟為主,業務有四大硬傷:

一個是加盟店自己會外採,Qtools頻頻被曝出售假傳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加盟店註定業務風險極大,目前母嬰市場僅有直營的孩子王、愛嬰室成功IPO,加盟的業務因各方面原因都是曇花一現,缺乏長期成長性。

二是開店失敗率極高,Qtools已有成都店、中山店、濮陽店、長春店、湖州店、瑞安店、樂清店、馬鞍山店、泰興店等20餘家店關店,高關店率會隨著擴張持續攀升,業務缺乏延展性,規模做不大。

三是加盟店多是寶媽,寶寶過了3歲開店意願就會下降,零售是一個辛苦的生意,Qtools已經過了最黃金的爆發期,接下來會處於業務下行的路徑,不但做不大,可能還會萎縮。

四是先發優勢已經喪失,市場競爭已經是紅海一片,目前Qtools無論是開店速度、銷售增速、利潤增速、門店數量都已經落後於市場領先品牌,如果管理團隊沒有大幅調整迭代,會越來越被市場邊緣化,這是一個看起來很清新的小眾市場,做不大就會被淘汰,Qtools目前缺乏成為百億體量公司的基因。

Qtools作為曾經讓人耳目一新的品牌,短短几年逐步沒落,也恰巧發生在社交電商興起的節點,再一次印證了創業維艱,沒有迭代就會被淘汰的規律,衷心祝福這家公司能夠在350萬A輪融資後涅槃重生,二次創業,再試一次。

Qtools完成350萬A輪融資,如何不掉隊成生存新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