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在清朝有二十四臣,他们是清朝的概括和缩写,影响着一代代后人。

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这二十四臣中权利最大然而结局也最凄惨的一位——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被誉为大清开国第一臣,他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按理说也是一代大英雄,然而他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艰难身世皇位旁落

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而他又聪明伶俐,努尔哈赤自然也对他宠爱有加。小小年纪就被封旗主,但是他却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成长,他的才能还没有显露,努尔哈赤就去世了。而他的年龄又太小,维护内部团结的能力和把握时局的智慧肯定不及皇太极等人,皇位自然不会落在他的身上,而皇太极忌惮他的能力与地位,逼得他的母亲为努尔哈赤殉葬。

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追随太宗战功赫赫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

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多尔衮不费一刀一枪,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极的使命。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辅政幼主皇权独揽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突然驾崩,满洲的贵族王公迅速地分成两党,参与争夺新的皇帝宝座:一方拥立多尔衮,他是皇太极的弟弟,战功赫赫,势力庞大;一方则拥立豪格,他是皇太极的长子,人心所向。但是多尔衮并没有继承皇位,而是拥立了皇太极的第九子嗣君,与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但实际是多尔衮掌握朝政大权。

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死后遭劫百年争议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猎,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他死后,顺治追封他为“清成宗”,两个月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墓辨尸。

对于他的死,原始史料中只用了“猝崩”两字。

但是对于他死后被顺治掘坟鞭尸,说法却很多:

一生战功赫赫,原本可以当皇帝,死后却被人掘坟鞭尸

与孝庄有染,一说在皇太极驾崩时他拥立顺治就是孝庄的原因,甚至有“太后下嫁”的说法。

意图篡位,有说多尔衮在冒顶用珠子十三颗,但是皇帝才用十四颗。穿的衣服是八龙服,然而皇帝才用九龙袍 。还有多尔衮的俸禄是其他亲王的几倍,房子修建上面,气势丝毫不比皇宫差。

而且随着多尔衮权利越来越大,称号也由开始的“叔父摄政王”变为“皇叔父摄政王”,直到后来变成“皇父摄政王”,等于是太上皇了。所以说顺治对他恨之入骨。

虽然关于多尔衮的争议非常多,但是小编认为,多尔衮还是可以称为一个民族英雄,毕竟如果没有他,清朝的基业也不会那么扎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