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小朋友对剪刀一直都有着无穷的好奇心,能让一张普通的纸张,通过一把小小的剪刀,在自己的手里变幻出各种图案,他们觉得十分有成就感。而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只有让他们真正去实践操作,他们才会懂得其中的奥妙吧。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鄂尔多斯的小豆芽绘本馆,是一个由年轻的鄂尔多斯姑娘,萱萱老师开的绘本馆,在这里不仅可以自在的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绘本,还可以跟着非遗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传统的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小朋友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开始学习剪纸之前,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彩笔,让想象插上翅膀,绘制出自己喜爱的图案,没有爸爸妈妈的约束,小朋友们反而显得很安静。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看着墙上的剪纸,是不是就很中国味儿呢?中国的剪纸艺术是神奇的,鄂尔多斯的非物质传承人,在小豆芽绘本馆开设了剪纸课程,专门教授小朋友。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物的肖像,用画笔画出来是很常见的,可是看着薄薄的纸张上,人物肖像惟妙惟肖,非遗老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来一个自己的肖像,对中国的剪纸不禁充满了向往,一般上来说,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小朋友面对老师的讲解,一个个充满了好奇,老师教授的剪纸,就从中国人最喜欢的红双喜开始,这个我记得自己的小时候,也学过的。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在非遗传承人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一起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来,看着儿子手握小剪刀的认真模样,对于探索充满了好奇啊。最简单的双喜,是很多小朋友小时候都学习过的剪纸,左三刀右四刀,这个你都知道吧?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中国剪纸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可见剪纸艺术流传也很久了。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孩子们的成长的过程往往是不经意的,当他们把剪好的小图案送到妈妈们的手上,当他们紧紧的拥抱妈妈,并说出妈妈我爱你的时候,那纯真的眼神,充满了爱意和自豪。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草原小巴特之旅,跟非遗老师学习剪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