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點考吃吃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七月七,做(買)點考吃吃”,記憶猶新,崇明解放前,城鎮鄉村就有民謠傳唱。七十年過去了,仍有許多人琅琅上口。

神州大地的七夕節,有花式品種不盡相同的應節食品,統稱巧果。崇明七月七的美食,叫做“巧”,因崇明方言中“巧”與“烤”同韻諧音,後來就稱作了“考”或“烤”, 這不是作者我的杜撰,而是有依據的,民國版及1989年版的《崇明縣誌》中都有記載。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吃考”寓意“乞巧”、“得巧”,向心靈手巧的天宮織女乞求智巧、取得智巧,大吉大利,又能嘗美食飽口福,誰願意錯過呀?所以七月七吃考,在崇明島上一代接一代傳承至今。

上了年紀的崇明人,大都經歷過做考吃的實事。在下童年時見得多了,掌握了應知應會,長大成人了自己動手,至今還能熟練操作而且包叫好滋味吶!

在麵粉里加糖、滲水,攪拌揉搓成團,擀至餃子皮厚薄時,切成片條,放進油鍋裡煎熟就成了考,香甜鬆脆,男女老少喜歡。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當年七月七自家做考吃的還真多,往往夫妻倆一齊上陣,密切配合進行。先溲粉,拿出石磨磨好的乾麵,倒進容器裡,放上糖,糖吃不起的放糖精騙騙嘴巴。再加點水攪拌,揉搓成不幹不溼的麵糰。接著,把麵糰擀成2毫米厚薄,切成10釐米長、2釐米寬的片條。

然後一個燒火,一個上灶,揪一把片條放進油鍋裡煎,不時翻滾至顏色變金黃色了時撈出,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考煎好了。

家長忙碌,小囡則守候著寸步不離,連捉知了也不去了,等著吃考。大人也忍不住嚐嚐,嚐了一片再一片。老的小的你一片我一片,往往第二鍋煎好時,第一鍋已吃得差不多了!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舊時七夕節,崇明鄉鎮的茶食店多有現做現賣考的。那天上早市的人比往日多,回家時竹籃裡少不了考。筆者曾跟母親去南二條豎河買過烤,離茶食店老遠就能聞到香味,店堂門口人聲嘈雜,有要先已煎好了的,有等著要出鍋的趁熱吃,有買一包的,有買二包甚至更多的,生意斜氣好。老闆老闆娘忙得不可開交,小囡從床上滾落到地上哇哇哭也顧不上去抱。

如今的七夕節,自己做烤的人家不多了,但吃烤的人還是蠻多的,居民為圖省力省事,就去集市上買,或上超市買。要知“考”是崇明俗稱,超市裡尋不到,曾見一個小夥子買了包薄脆之類,自說自話今朝七月七吃考,還講式樣味道差不多,當它是考。可嘉!祖上習俗,理當傳承;再則吃了考生智巧,變聰明瞭呀!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這正可佐證,1989年版《崇明縣誌•風俗•乞巧》記載正確:“吃烤一習,至今尚存。”

崇明考的形狀,有個變異過程。

《康熙崇明縣誌•時序》裡的記載,是“油食捏就”的“餃餌”,即餛飩。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清朝中期成了“以面為繩,用油煎之”,崇明俗稱“繩絞”、“繩結”,北方叫麻花。

至清末民初,演變成了時人熟悉的狹長薄片,《民國崇明縣誌•風俗》:“溲薄面,切入沸油,令脆,食之謂吃考考。”1989年版《崇明縣誌•風俗》中有類似記載,且更為詳細:“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也稱‘乞巧節’。乞巧節這天,人們以麵粉加糖水揉和成團,然後擀成薄皮,切成長方形小片,入油煎而成‘烤’。”

以上內容由陸茂清提供(圖片來源網絡)

主編:陳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