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今年33歲的王傳君,最近有點兒火!

毫無疑問,是因為《我不是藥神》這部現象級電影。

如果說王傳君的演技在《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時候被小部分觀眾發現了。

那麼現在因為《我不是藥神》他用有態度的演技回饋了更多人。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1

如果隨便找個人問,你最早是怎麼知道王傳君的?所有人的回答幾乎是一樣的。

關穀神奇。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當年,那個操著一口日本普、分分鐘要切腹自盡的可愛男孩,給我們帶來了太多歡笑,也讓大家記住了關穀神奇這四個字。

然而,王傳君卻很討厭關谷這個角色,一心想要脫離“關谷”的標籤。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2014年《愛情公寓4》播畢,粉絲們等了四年,迎來了即將上映的電影版,原版人馬迴歸,但演員名單中沒有王傳君。

在電影版要開拍時,有粉絲在王傳君微博下留言:“你這樣怎麼拍愛5啊,會毀了我們的關谷”,王傳君回懟:“關我屁事”。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後來,在某個宣傳活動現場,有觀眾大喊“我們是看著愛情公寓長大的”。

王傳君聽到後趕緊說:“我不喜歡關谷這個角色,而且它抄襲太嚴重了”。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之前,在《我不是藥神》的某個點映現場,王傳君還曾在臨走前囑咐觀眾:“去看一些好電影,而不是嘻嘻哈哈瞎鬧的東西。”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和讓他走入大眾視野的老好人關谷幾乎是兩個極端,現實中的王傳君,直接、認真、忠於內心。

我們好像都忽略了,關谷是關谷,王傳君是王傳君。

2

王傳君是一個非常有“腔調”的演員。

2016年年底,電影《擺渡人》上映,口碑很差,王家衛和主演梁朝偉紛紛被貼上了“晚節不保”的標籤。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當時,王家衛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所謂大成若缺,有遺憾才有進步,擺渡人渡人渡己,我喜歡。

王家衛的一條自我挽尊,引來了半個娛樂圈的“我也喜歡”,活脫脫一場大型拍馬屁抱大腿晚會現場。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這時,王傳君發了個微博,就四個字“我不喜歡”,於是他上了熱搜第一名。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後來很多人都說,《愛5》沒有他了,是因為這句話引來的封殺。確實,封殺了,但不是因為這句話,是他自己。

他自己封殺了自己,推掉了所有的影視邀約,整整11個月沒有工作,去日本學習演戲,學習導演,專心頓悟電影與生活。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之後,王傳君更加堅定自己,誓不向資本和流量妥協,因為他對自己說:做演員要有羞恥心。

再之後,王傳君用一張最真實的自拍(沒洗臉沒化妝甚至鬍子都沒刮),得到了《羅曼蒂克消亡史》的一個角色。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王傳君在電影裡飾演一個上海灘無名嘍嘍,戲份不多,僅有的幾場戲都是站著念詞的定格戲。

可但凡看過的人,幾乎無一例外的表示這個角色,很深刻。

換句話說,你在看他演戲的時候,你已經不會再去想“關穀神奇”這四個字了。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乾淨利落的上海話,一件殺人埋屍的血腥事,一個眼神,一個託帽的動作,寥寥幾筆,一個不苟言笑,圓滑世故的市井小嘍嘍形象就躍然紙上。

沒有感情線,更沒有性愛戲,僅僅是兩段滿是葷段子的方言對話,就能讓你非常直接的收到一個信號:這個男人,腦子裡都是女人。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但最有趣的是,即使是這樣的角色定位,王傳君的演繹不會讓你覺得這個角色猥瑣,反而能讓你感受到一種風格化,用電影裡的上海話來說,叫“有腔調”。

3

確實,王傳君是一個非常有“腔調”的演員。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羅曼蒂克消亡史》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了王傳君微博的主題,他表達著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同時也流露出對於曾經的自己的不滿。

有人說他也拍爛片,他回覆的是:為了生活,我吃過很多的屎,如果你也想吃,我可以把味道告訴你。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在《我不是藥神》之前,曾有人問王傳君,為什麼你不想火?王傳君回覆:“蝦被煮紅了不就死了嗎”。

“我叫王傳君,不叫關穀神奇”

那時,他抗拒著資本,厭惡著流量,尤其是在《大仙衙門》之後,他就說過:

未來我只接電影和話劇,別的都不會接,我又不是那種有流量的人,沒戲就歇。閒來無事就去公園喂喂鴿子、松鼠。

在王傳君看來,人為自己而活,不為粉絲,更不為流量。就像他曾在微博上寫下的那句話一樣:

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別成為他們所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