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能造世界一流的航母,为何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

王新阿宝


有网友问:二战时日本能造世界一流的航母,为何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其实,日本在二战早期和中期,不制造中型坦克的原因非常简单。没有这方面的急迫需求。

日本是海权国家,日军要想在太平洋战争获得胜利,必须的是三样装备,第一就是海军军舰,第二就是大航程飞机,第三就是运输船,而且排名不分先后。日本就是有10万辆虎式坦克如果军舰,大航程飞机和运输船这三样装备弱小,同样没有丝毫用处。

没有足够的航母,驱逐舰和大航程飞机,制海权和制空权都抢不到,你凭什么在太平洋岛礁和东南亚战场部署虎式坦克部队?让坦克部队游泳去塞班岛,硫磺岛,还是游泳去菲律宾?

其实,就是德国也没有能力在远海部署虎式坦克。德国海军连附近的地中海制海权都拿不到,而且,德国运输船也没有能力运输虎式坦克。

首先德国的船用起重机,运输船甲板等等,都不无法承载虎式坦克这样的重量。日本运输船其实也运输不了这样的坦克部队。原因除了制海权和制空权以外,同样是运输船起重机和甲板无法承受。

一直到1944年塞班岛战役以后,日本发现很有可能要爆发所谓的本土决战了。才开始发展中型坦克,因为没有运输能力限制,也不需要舰队护航了。直接就制造了18.8吨车重,配备75炮的三式坦克,全部部署在九州岛准备反登陆。

随后又匆忙研发和制造了,30吨车重,使用75高炮的四式坦克。本来这种坦克还要安装世界上第一种自动装弹机,但是时间紧迫,才取消了自动装弹机。

到了1945年,美军登陆已经迫在眉睫,日本又匆忙研发了5式坦克。重量为35-37吨,使用88炮。这种炮其实就是德国的88炮,是日军根据从我国缴获的88炮仿造出来的。还有一个版本是75炮加半自动装弹机。

日本在二战是有能力研发中型坦克的,但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武器优先级里,坦克的排序非常靠后。只有本土决战迫在眉睫的时候,才匆忙研发了3式,4式和5式坦克。


深度军事


地理限制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就注定了它优先而且是必须侧重发展海军,因为资源贫乏,有多山地,像样的中型重型坦克很难成批量生产更别谈展开大规模部署。在二战中后期,资源完全消耗殆尽,及时出现类似四式战车那样可以媲美谢尔曼的设计也很难真正对战场造成影响。毕竟,你刚醒悟人家那边已经上千辆的规模和各种改进型号外加各种空海打击,怎么打?

日本当时统帅部应该是权衡之后,宁愿把有限的钢铁用在海军身上来的更实际。只能说曾经的东乡平八郎的荣耀让他们过度迷信海军单兵作战,陆战思维仍处于一战水平。

心理因素

日本地处东亚,经过日清,日俄战争之后可以说基本上处于其在国内吹嘘的无敌论一样。外物强敌,本身就是对军备发展的一种潜在制约。在一开始,陆军的科技研发就已经落伍世界,一战可以说大大加强了欧美列强对于新兵器尤其是装甲军团的认识,而日本在这里就已经先天不足。

再加上两次所谓赌上国运的战争都是以海军的大胜促成的,虽然日俄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抢占高地炮轰龟缩在港内的俄军军舰乃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当时由于伤亡太大,不久就被东乡歼灭俄军远征舰队的喜悦掩盖了。

这体量,汽车都鄙视

别人家的孩子

二战时期的日本过于迷信所谓精神力量,天皇制度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刻意贬低武器的作用。轻视世界军事发展,尤其是陆军在战争初期的势如破竹,让日本满足与当前,不思进取。

而日本海军的大步发展得益于大量战争赔款外,还有的就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时刻压迫。让日本人不得不持续点亮海军科技树,可以说日本海军在前中期在世界上绝对算是一流的。


国贫,目空一切

前面也说了,日本错失一战的学习机会,在心理上以及知识层面就先天不足。进而影响的就是上层决策,大幅度倾斜海军。但是当时初期的欧美列强还都是三号坦克,Bt系列等小家伙,并不比日本好多少。

日本由此沉浸在东南亚战场节节胜利的喜悦中,当诺门坎战斗以及德国出现颓势之后,其大本营或是有些醒悟,扩编了一些装甲师团。但是日本所谓的20吨以上重坦克,呵呵,在美国那里还是轻型坦克。


国际趣多多


日本的工业能力其实相当有限,但因为是岛国海军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在建造航母和战列舰方面投入相当大,才在海军技术上有了大量的成果。之前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就凭他那些小破坦克足以实施突破,在诺门罕事件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虽然早就发觉了坦克技术的落后,但造飞机都来不及,坦克嘛就只能忍耐一下了。

其实日本坦克技术的起步并不晚,1918年,在一次大战还有一个月才结束的时候,日本陆军就从英国引进了Mk4型坦克。而且和其他日本装备类似,鬼子的坦克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开始从直接引进转为自行设计生产。1929年日本就用22个月时间设计出了第一种中型坦克89式,这种坦克虽然皮薄跑得也慢(在泥地里即使把柴油机开到最大转速,时速也只有4公里),但用来对付绝大部分部队都没有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队还是够用的。

在中国战场曾经横行一时的89式中型坦克。

而且日本坦克也一度曾经接近过世界先进水平。

1937年的中型坦克招标,日本陆军曾经计划采用大阪兵工厂搞的类似雷诺FT-17发展型的破玩意。但是因为侵华战争爆发,陆军突然间有了好多好多军费,高兴得不行的陆军军头们于是就采用了三菱设计18吨方案,定名为97式中型坦克。

注意图中的是采用47毫米长身管炮的97改,97式和97改几乎成了二战日本坦克的代名词。

97式的性能在当时看还不错,它的独立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系统是日本战车之父原乙未生设计的,装有57毫米短管榴弹炮,带有肩靠的炮尾在有经验的炮长的操纵下甚至可能对运动目标实施原始的跟踪瞄准射击。97式的首上装甲和炮塔正面侧面都是25毫米,这个指标按照1937年的标准也不错了。

但是日本陆军装甲兵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在日本陆军里严重缺乏后台。日本陆军当时分为五大兵种:分别是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和辎重兵科,到30年代又增加了航空兵,你看,根本就没有装甲兵什么事儿。五大兵种当中,步兵和炮兵出身的高级将领在日本陆军占据着统治地位,少数几个骑兵出身的高级将领点缀其中。

甲级战犯、首相、陆军大臣后来又兼任参谋总长的东条英机,步兵科出身。

甲级战犯、何梅协定的签订者,日本陆军最后一任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步兵科。

甲级战犯、海拉尔特务机关长、大政翼赞会总裁桥本欣五郎,炮兵科。

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前非常穷(当然是按照帝国主义标准来看),在步兵科和炮兵科高官把持陆军大权的情况下,不可能把非常有限的预算大量分给装甲兵。侵华战争爆发后,尤其是德军1939-1940年凭借装甲集群在空军协同下的突击连续干挺了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德国装甲兵这种井喷式的大爆发让日本装甲兵也曾经想入非非,做起了装甲突击的梦。

不过位高爵显的陆军军头们不可能放任装甲兵在陆军内做大,一巴掌就把装甲兵自办的一系列宣扬装甲兵制胜论的刊物都给禁止了。到了太平洋战争中,虽然日本陆军也知道自己的97式和97改连美军轻型坦克M3和M5都打不过,但也是没啥太多办法了,因为太平洋战争决胜的兵力是航空兵,日本当时陆海军基本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航空兵的建设上,同属资金和资源密集型的坦克部队肯定得往后靠靠了。

1943年之后,无论是日本陆军还是海军,几乎把一半的资源都投入到了飞机的生产当中,图为日本陆军的飞燕式战斗机总装线。

而且日本的国力相比美英德苏根本不值一提,日本在1937年钢产量达到高峰,也就580万吨,后来由于运输力和其他资源配套越来越不给力,钢产量一路下滑到了1944年只有470万吨左右,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已经接近9000万吨!

就这点钢产量,即便日本设计师再牛也搞不出来大量的坦克啊,所以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各种大小坦克的总产量只有5000多辆,德军以复杂著称的黑豹坦克产量也比这高出差不多1000辆。

而且这5000多辆是日本坦克总产量,这里面可还包括下面这种小虾米坦克——94式超轻型坦克,这破玩意完全就是个笑料。

日本是个彻头彻尾的资源匮乏国家,除了少数木材和煤炭之外,几乎所有的工业原料都需要从海外用船运往国内,更可悲的是日本的船从来就不够用,就这点实力更不可能跟盟军拼坦克产量了。

不过日本人在被谢尔曼频频爆头之后,也搞了不少新型装甲车辆,比如三式、四式中型坦克、没完成的五式坦克、还有一式炮战车等等。不过这里面只有一式炮战车参过战,其他型号没有一辆曾经参加过正经战斗日本就投降了。

曾经被日本陆军寄予厚望的四式中型坦克,终于装备了长身管75毫米炮,不过他们还不知道,美军和苏军的75、76毫米炮坦克那时候都已经停产了。

其实日本的投降对于日本装甲部队来说也是好事,美军的M-26和苏军的IS-2都早已饥渴难耐了,日本陆军剩下的3个坦克师团和20多个战车联队根本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


蒸汽装甲舰


二战时期日本能够制造出,瑞鹤,翔鹤,赤城,加贺等世界著名的航空母舰,但是却没有能力制造出一款合格的中型坦克,实在是令人惋惜。但是事实上日本的这种现状其实仅仅是日本海陆矛盾的冰山一角罢了,日本军队长时间处在一个,海军造坦克陆军造航母的尴尬阶段,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说在资源的使用上面一定会对一方进行倾斜,而日本也明白自己可以没有陆军,但是一旦没有海军就只能被困死在海岛上面,所以说日本才会全力发展海军。

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制造的坦克都是一些吨位轻火力差的轻型坦克,和谢尔曼坦克战斗力接近的四式中战直到日本投降都没有批量生产,这个年日本陆军接受的资源少有很大关系,反观德国和苏联,这里两个国家都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坦克的研发生产上面,所以才会生产出数量众多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在大平原上面驰骋。

更何况日本面对的是中国,一个幅员辽阔但是工业薄弱的国家,这个国家所有的坦克都依赖于进口,而中国也仅仅拥有数量不多的德国一号坦克、英国维克斯六吨半战车和后来苏联援助的T-26坦克。所以说对付中国完全没有必要生产坦克,也完全没有必要研发坦克,这也是日本坦克技术薄弱的一个原因。

而且日本的所谓120吨实验战车(就是坦克世界里面那个),从始至终都是海军设计生产的产物,和陆军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膛线的缠绕方向都是和陆军相反的。这样一个海陆割裂的国家怎么可能生产出优秀的坦克呢?


军事新观察


因为无需大规模发展机械化部队。

日本陆军面对的大部分是东南亚和中国的落后军队,基本处于一战水平的实力,本来就资源匮乏的日本无需建造大量坦克。

这里有人会说了?抗战中国军队怎么就落后了?几十个德械美械师吃干饭的?


没错,军阀割据,号令不一,搞山头,军队素质差,不懂保养武器,后勤不足,内讧,保存实力,让军队很难强起来。


军阀军队不是经过装备更新就能成为现代化武装的。

日本资源匮乏,不如把金属武资去制造军舰用来对抗美国。

日本二战坦克产量只有数千,比起英美苏德都是过万甚至几万的产量是在不值一提,但是日本陆军对坦克需求并非必须,海战主要是制海制空权的争夺,军舰和飞机才是当务之急,坦克在岛屿争夺战中作用就被弱化了很多。

而且你把德国放在日本那个位置拿中国也没辙。

德国在欧洲占领的基本都是先进工业国,有现成的公路运输线和完备工业区,而我们那时候工业落后,交通线不发达,一旦坚壁清野,德军机械化部队和兵力运行就非常困难,最后也会被拖成持久战


历史区总柴


图为二战时的日本“瑞鹤号”航母

作为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日本从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开始,到二战结束时,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可谓是声势滔天了。反观日本陆军武器系统,远远落后于美苏英德等军事强国,甚至不如意大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

首先,作为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日本本身资源匮乏,底子薄弱。虽然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飞速增长,但仍然摆脱不了国小资源少的特性。在这一特定限制条件下,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储备,日本都无法和欧美列强相比。因为,战前的日本既没有英法那样辽阔分布全球的殖民地,也没有美苏那样自身拥有广袤的本土,日本的资源尤其是钢铁、石油、橡胶这样关乎军工建设的战略性资源几乎全靠进口。

此外,日本是一个岛国,欲侵略他国,必先跨越茫茫大海,因此海军是日本优先发展的军种。日本资源本来就少,又都给了海军,陆军能得到的非常有限,因此资源只能省着用。日本使用步枪和薄皮坦克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节省资源。如果日本像苏联和德国那样大规模发展自动化武器和装甲部队,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军工生产就会出现无资源何用的尴尬局面,日本很可能就会不战而败,早就破产了。因此,日本国力的限制和自身国小资源少的尴尬国庆是日本陆军武器落后甚至造不出中型和重型坦克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日本工业水平发展不如美英苏等国。二战前的日本虽号称世界第五大工业强国,但工业实力比欧美差了一大截。且不说日本和欧美工业产能的差距,单说技术水平,日本就没法和欧美相比,甚至落后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很多武器装备比日本要先进,所以二战中日本进口了不少意大利武器。此外,很多德国先进技术意大利可以直接引进生产,而日本却不能直接拿来生产,只能进行借鉴,因为日本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根本造不出来德国的先进装备。举个例子,二战时日本造的汽车和坦克就像拖拉机,只能说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假如德国把本国最新研究成果-虎式坦克的设计图纸给日本,日本也造不出来,因为没有精密度机床和加工制造工艺。因此,工业发展水平落后是日本的一个软肋。

第三,二战时日本军事思维落后。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在多次对外作战中,日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有的战术。例如,日俄战争中,日本尝到了拼刺刀的甜头,所以非常迷信刺刀,把拼刺刀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日本比较看重个人的拼刺,而不是像德国、美国、苏联那样,依靠装甲部队的集群冲锋。

纵观整个二战,日本陆军的战术基本就是先用大炮轰炸,然后步兵端着刺刀冲锋,最后白刃战定胜负,用德军的话说就是日本陆军水平仍然停留在一战时期。二战时期当各国都开始向机械化部队发展的时候,日本仍然是步兵加刺刀,完全没有现代化战争的意识。日本的坦克和装甲车只是步兵支援武器,运输仍然主要依靠骡马而不是汽车,其陆军现代化水准连一战时期的德国都达不到。所以,在二战后期,日军陆军与欧美强国遭遇很快被美苏英打成了狗,即使换装的中国远征军都在缅甸狠狠的教训了日本人。武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前提是没有代差。如果让日本人拿着木棍去对付美英的飞机大炮,日本再勇敢也没用。

第四,日本作战需要。日本是亚洲唯一也是第一工业强国。其作战对手基本上都是落后的亚洲农业国,即使与英美开战后,其依仗的也是海军和航空兵部队,因此,二战时日本没有必要大规模发展先进的陆军装备。就如日军的薄皮坦克在中国战场耀武扬威,中国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但在二战后期,中国军队接收了美苏装备后,不仅可以与日本装甲部队一战,甚至可以在局部取得胜利,因为日本薄皮坦克在美苏装备前就是一堆垃圾。再说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在中国战场已经算是先进的装备,日本根本没必要去制造虎式坦克生产复杂,且费钱费资源的新装备。

二战后期,日本本土遭遇盟军特别是美军轰炸

其实二战后期,由于各战场局势危急,日本大本营科研单位也憋出了不少先进陆军武器,不过已经为时已晚,因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轰炸机已经开始轰炸日本本土,许多兵工厂及资源储备地均遭到轰炸,根本来不及造出与应美苏等国相对应的自动火器,尤其是造不出重型坦克,因此,二战结束时的日军只能拿着三八大盖继续战斗。


独舌视界


看了许多历史大v又在胡说八道,笔者还是决定站出来辟谣了。

首先说这个所谓的日本是岛国,所以只注重发展海军的那个谬论。事实上,日本陆军到后来战败前,发明了三四五式坦克。其中有那么一种说法,好像是四式坦克吧,有美国人说,如果四式坦克早点投入太平洋战争,那历史就要改写了。虽然笔者不清楚这话的可信度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后来造的坦克,还是可以上台面的。

而且早在侵华战争以前,日军的装甲部队就向军部代表提出要求,希望造更大,装甲更厚的坦克给装甲部队。这就是日本97式坦克的起因了。而这时的日军的独立坦克部队,实力不强的(笔者在8月3日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抗战时日军很少出动坦克部队里面,就有笔者的回答,读者请自行检索)。

在二战爆发前,事实上,世界各国都不怎么注意坦克。比如欧洲国土最大的波兰,虽然发展了坦克部队,但还不如一些装甲车好。再比如制造了老虎,黑豹,虎王,猎虎一系列坦克的德国。在攻击波兰的时候,德军一共出动了2650辆坦克,这其中后来被淘汰的二号坦克高达1127辆。而且在攻击法国的时候,德军后来装甲兵主力的四号坦克,这时候的其威力就和我们知道在苏德战争中的一样。

除了日本陆军在时间不对头上的客观条件以外。另外就是资源分配的问题了。有那么一种说法,昭和天皇在中日战争时候,或者说比较长得一个时间段内,天皇更倾向的是日本海军,所以日本海军可以得到钢铁资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日本陆军内部的兵种矛盾才是日本坦克滞后的原因。

比如前文说到的坦克部队申请这件事。军部代表还好是梅津美治郎,他当时同意坦克部队进行实验。也就是同意将陆军的一部分预算给装甲兵了。如果换东条和阿南惟几,一个八嘎呀路骂完,鬼管装甲部队用什么坦克。

日本陆军将领山下奉文在太平洋战争前,去欧洲考察了闪电战的威力,回国后,也希望集中使用坦克部队。在太平洋战争前,关东军的对苏作战大演习中,关东军,甚至是日本陆军唯一的一个机甲军出现在了中国东北(就是装甲军团,虽然和德军不能相提并论,但可以看作是类似的部队),存在时间也很短。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欧洲战场被德军打成路上神风敢死队的m3斯图亚特,在被日军俘虏后,日军装甲部队抢着要这个战利品。会发生这个历史,和日本陆军内部的打压是分不开了。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日本为什么能造出一流的航母,却造不出一流的坦克?首先:根本原因是,日本没有这个需求。打一群游击队用的着坦克?有钱烧的?装甲车就够了。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身为岛国,日本必须优先发展海空军(陆航)至于陆军,则处于最末。因为岛国要和别人在自己的领土上打陆战的,那已经凉了。

第三点,日本资源主要依赖进口优先供给的海军了那陆军之间只能是砸锅卖铁勉强活着了。

第四日本内部也有过南下还是北上的争论,但是因为,被苏联打得脸疼。南下的海军,那又是各种高歌猛进的,所以说日本打个毛的苏联啊,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第五点,海军打向哪里,至少能给日本本土带来一些利益,但是日本陆军占领的地方,那就是各种的游击队,各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再加上日本陆军那种愚蠢的屠杀政策,也导致了被占领区民众反抗非常激烈。

然后,日本陆军不但无法为日本本土带来利益,反而会让日本本土大量输血,那么日本本土更偏向谁?结果不必明说。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在二战中,日本海军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在甲午战争,对马海战尝到甜头的日本人,更是偏执的发展海军,在二战期间其海军战斗力甚至能和美国海军一较高下。

相对于海军,日本对坦克的热度就要小很多,当坦克在欧洲和北非战场大显身手的时候,日军坦克还在长期使用97式这种,重量轻,装甲薄,火力弱的主战坦克。

那么日本为什么能造出先进的航母,却不发展坦克呢?主要有一下几点

1、日本是海岛国家

,海军本来就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日本在扩张初期基本上就是凭借强大的海军,所以发展海军是日本军事系统的一贯思想。

2、坦克没用,日本的主要战场为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地形复杂,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丛林密布,坦克很难发挥作用,而且日本侵略的国家大多武器装备比较落后,日本现有的坦克已经能称霸战场,没必要再研制新型坦克。

3、资源限制,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是到了战争后期,这一缺点更是显露无疑,钢产量明显供不应求,海军和坦克很难兼顾。其实日军在后期也曾研制过“四式中型坦克”,但是由于资源受限,只制造了6辆样车。


一点点历史


首先,日本是个岛国,发展重视海军,无可厚非,不管是甲午海战还是日俄海战,日本人都尝到了甜头,所以拼命壮大海军。其次,日本人重视武士道精神,注重步兵建设,轻视了装甲兵。最后,对手的能力,当时的中国,工业非常落后,没有像样的重型武器,好东西都在张作霖那里,结果还让他那个不孝子孙张学良拱手让给了日本鬼子,中国军队大都是小米加步枪,没有多少反坦克武器,所以就不需要重型坦克,而在太平洋战场,日本人的对手是工业大国美国,要想与之抗衡,必须提高自身的武器装备。综上所述,对手不同所用的武器不同,如果反过来,日本也能造出像样的重型坦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