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塊隔夜西瓜,老人小腸壞死被切70厘米,醫生:一口全是細菌

近日,因為天氣炎熱,湖南省湘鄉市70歲的張先生吃了半個隔夜的冰西瓜,結果隨後就感到腹痛不止,送長沙就醫後,被確診為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經過治療,醫生為張先生切除了近70釐米壞死的小腸。由於手術及時,目前張先生病情已逐漸穩定,不久即可康復出院。來源:看看新聞

70歲的張先生是湖南湘鄉人,在幾天前的傍晚,他拿出冰箱裡的隔夜西瓜,一口氣吃下半個。隨後,便出現了腹痛等不適症狀。

腹痛一天一夜後,張先生被家人送到當地醫院治療,經過三天治療,病情並未有絲毫好轉。

7月28日,張先生轉院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經過詳細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

手術途中,醫生髮現張先生有近70釐米長的小腸發生了充血、水腫、壞死、積氣積液的情況,無法保留,需要儘快切除。所幸切除及時,張先生目前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病情穩定。

醫生介紹,夏季氣溫高,正是腸道傳染病病原體生長繁殖活躍時期,愛吃冷飲、節儉吃剩下的食物,都要當心"中招"染病。

加之西瓜是一種高糖分水果,適於細菌滋生,在切開放置8小時至12小時內,細菌繁殖加速,24小時後細菌數量將非常巨大。

提醒市民,切開放置超過24小時的隔夜西瓜,切勿食用。此外,還需注意生熟食品分開在冰箱進行冷藏,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醫生詢問了解到,張爹爹發病前,在冰箱存放了生肉、蔬菜,都沒有獨立包裝,西瓜也切成了塊,也沒有任何包裝,直接放進冰箱冷藏了一天一夜。

市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雷志盛提醒市民,千萬不能把冰箱當成保險箱,食物攜帶的一些細菌在低溫環境下同樣可大量繁殖,如雞蛋和肉類可能滋生沙門氏菌,蔬菜和水果可能滋生志賀氏菌,都屬於致病菌。大家應把食物分類包裝,註明日期再放入冰箱,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潔,並清理掉存放過久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