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安康地区医药知识起源很早。鄂西神农架山脉与镇坪、平利、岚皋犬牙相错,互为接壤。民间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就是在这一区域内产生的古老神话。

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神话传说与药物知识

我们祖先在采集野果、植物种子和根茎过程中,逐步辨认了某些植物吃了对人体有益,能治病病;某些植物吃了会引起腹痛、吐泻、昏迷,甚至死亡。所谓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淮南子·务修训》),虽然把人们经过长期积累的知识归于一人,但却反映出包括神农氏在内的古代先民们,在长期采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同时人们还通过渔猎、畜牧和制造石器工具等生产实践,积累了不少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知识。

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安康地区在古代是不分医和巫的,因而医疗水平低下,许多疾病不能医治,也无法理解病因,于是便由原始宗教的“巫”,在使用祭祀、祈祷的办法时兼给人们治病,在治病的过程中摸索使用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并赋子这些药物诸多灵性,给原始朴素的医疗活动披上神秘的外衣,从而又派生出关于药物的种种神话。《寰宇记》云:“风凰山,一名名龙子山,叠嶂十二层。《道书》云:“山上有仙人药园”。”

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唐牛僧儒《玄怪录》载:安康伶人刁俊朝,其妻巴妪,患瘳瘤,大如数斛之囊。为了解除妻子的痛苦,刁俊朝以刀割去,后来猕猴精于风凰山神处求得少许灵膏涂之,“随手疮合”,

古泮《平利佛殿山碑记》云:“,,…再上为晒药峰,孤高耸,常有白云封其巅,说者谓仙人晒药于此,故以名峰。”

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词典》载:药妇山,在平利县东南85里(自老县算起),“相传昔有人落崖,其妇携药救之,寻化为石,山顶尤有药白焉。”

康熙《石泉县志》云:“鬼谷子岭,在云雾山中,相传先生隐处,有废址,其铁棺尚存。周回奇花异卉,一本而五色者,大如碗,采茯苓者多见之。”。(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有些植物药还演绎出美丽的民间故事,例如有“何首鸟延年益寿”,说的是明朝永乐年间,汉阴令到北云门铺一带巡查,过一孤庄,见一八十寿翁顶日跪于坪,令大怒,意其子孙辈不孝。俟走近询问,翁言:“忤母意,令罚跪”。令大惊,进屋见百龄老妪正做女红,询之岁数,云“元大德时人也”,迄今已百有二十余岁。令问之延寿方,云:“粗食淡饭而已。”令又问之饮,云:“山泉耳。”于是令住山庄冀有一见。三日晨,见一绾角男孩,高仅盈尺,隐于泉上葬中,令发人掘之,得一口、眼、嘴、鼻俱全之人形何首鸟,男性阳器尚有余沥。后不久,老妪及子先后卒于家。这是一只成精的何首乌,它的滋汁是这一对母子延年益寿的源,源断了,所所以也就活不久。类似这样的民间故事,还有服黄精人可飞升,食金钗可以起死回生等,皆与植物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安康古时候的医和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