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就是智慧近于妖一样的人物,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奇门遁甲,亦或是是天文还是地理,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自三顾茅庐以来,追随刘备,既忠且能,无论是火烧新野,还是舌战群儒,都有他的身影,诸葛亮深受刘备的敬重,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诸葛亮足智多谋,也有失误的时候,有句老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这一生主要做错了三件事。那就是错放一人,错用一人,错杀一人,

第一、错放一人,主要是在孙刘联军对抗曹操之时,赤壁之战,周瑜用火攻,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的灰飞烟灭,曹操只能率领部下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而诸葛亮早已推测出曹操的逃跑路线,在曹操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伏兵,三国演义中描绘,诸葛亮此役共设三路伏兵。分别是赵云、张飞和关羽。

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曹操在逃跑路上的三次狂笑,引来了刘备的三路伏兵,最先打头阵的是赵云,其次是张飞,最后才是关羽。曹操率残部经过前两次赵云和张飞的一顿折腾,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着实没想到在华容道上还有一路兵马,那就是义薄云天的关羽,因为关羽曾经被曹操俘虏过,且曹操待关羽着实不薄,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追究,可以说是相当够意思了。

既然受了那么大的恩德,关云长熟读春秋,自然恩怨分明,看到曹操今日如此落魄,于心不忍,放了曹操,真可谓是纵虎归山。孔明知道曹操与关羽这段交情。

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从后来的谈话中得知,诸葛亮是故意让关带最后一支伏兵的。如果换换顺序的话,估计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已经凉凉了。可以说,这是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的。这是错放一人。

第二、错用一人,其实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就曾经像诸葛亮提过醒: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刘备识人一向很准,而诸葛亮似乎忘了这个提醒了。

第一次北伐之时,本来进展十分顺利,但诸葛亮将重要的街亭派给马谡镇守,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副将王平的建议,最终还是丢了街亭,害的诸葛亮险先被捉。

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街亭的失守直接导致了北伐的第一次失败,而这一次失败,诸葛亮用人不善,造成如此后果,自然难辞其咎。这是他错用一人。

第三、也就是他在五丈原病逝以后,留下遗言,命令马岱将魏延斩杀,其实诸葛亮一直用有色眼镜对待魏延,魏延可以说是蜀汉后期数一数二的猛将,也是诸葛亮数次北伐所依赖的大将。

其实若是不把魏延逼急,他是不会造反的,他只是跟杨仪个人有矛盾而已,更进一步说,他不愿意因为诸葛亮的逝世而放弃北伐,其实魏延还是属于有勇有谋的将领,能打仗,也有谋略。

诸葛亮为何没能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只因他这一生做错了这三件事

可以诸葛亮看不上而已。所以,诸葛亮在自己逝世之后,怕别人控制不了魏延,便名人将其斩杀,杀了魏延,也杀了蜀汉的一位大将,本来后期就人才凋零。才有了后来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笑谈。故而,这是诸葛亮第三错。不过,瑕不掩瑜,诸葛亮这一生还是值得称赞的,他忠君事主,一心想要完成刘备意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后世的尊敬和敬仰!

关于诸葛亮,你们有什么看法,在下方告诉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