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当下,七夕节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情人节”,殊不知,七夕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三四千年前,通俗名是“中国女儿节”,是姑娘们穿针乞巧、祈愿祈福的日子。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七夕节之后天气转凉,古时女子开始为全家人准备棉衣等物,所以,这个节日也与天时有关。

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男女皆参与“乞巧”,女子拜织女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很显然,在汉代已经存在七夕穿针的风俗。后来逐渐演变出“蛛网乞巧”、“浮针求巧”等游戏。

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蟢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南方七夕乞巧仪式已颇为复杂。不仅要祭拜牵牛织女二星、月下穿针,还要在庭中摆放瓜果。

最初参与“乞巧”的男女都有,后来逐渐偏重女性参与,那时,女孩拜织女,也是‘求巧’,古时还会通过一些竞技类活动选出手巧的女孩。

到了宋元时期,市民经济发展,古人“乞巧”的花样更多、更隆重,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亦有出现,世人称为“乞巧市”。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应节食品则称之为“巧果”,主要由油、面、糖、蜜等制成。

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古人七夕都做什么?

  • 蜘蛛乞巧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喜蛛应巧”或曰“蛛丝乞巧”,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乞巧方式,女人们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称喜子)放在事先准备妥当的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开盒子,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评价蜘蛛一夜所织,来研判得巧丰寡。

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较早的出现的乞巧方式之一,即首先制作不同类型的多孔针,有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乞巧针,然后由年轻女性在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记载:“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后世的穿针乞巧民俗基本以此为准绳。

  • 丢巧针

随着时代的发展,乞巧的形式有所衍变,姑娘们不仅“穿针乞巧”,还会“投针验巧”,也称“丢针卜巧”或“丢巧针”,这不能不说死“穿针比巧”的民俗变体。程序是这样的:在七夕正午时分,一盆清水置于户外爆晒,一段时间以后,漂浮而至水面的尘土会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放在水上,有了薄膜的支持,针就会浮在水面,不会下沉。水中会出现不同的针影和波纹,如果出现花朵、云彩、鸟兽的形状,就意味着得巧了。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此民俗与明清两代尤为盛行。

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 染红指甲

用凤仙花瓣染指甲,取凤仙花瓣和明矾适量放入碗中捣碎成糊状。取少量已经制作好的糊状物覆盖在指甲盖上,并用使用透气度适量的树叶,如构皮树叶包裹手指,用棉线扎好。翌日拆开,指甲就是红的。选择透气度适量的树叶,如构皮树叶,而不选用布条或者塑料袋包裹手指,主要是因为布条透气太强,糊状物会迅速干结。

  • 晒书翻经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在亡国前,七夕对李煜来说,自然是享乐的日子。可自从南唐灭国后,成了亡国之君的李煜,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宋太祖在世时,尽管封李煜为违命侯,称呼不好听,但李煜的日子倒也不算难过。宋太祖对李煜自然无好感,有防范心是必定的,但毕竟对其还算礼遇。可宋太祖去世后,继位的太宗就没有兄长那样的胸怀了。

宋太宗继位后,表面上把李煜的爵位从“侯”升为“公”,看似升了级,实则不然。表面上的爵位,只是为了堵住南唐故地的悠悠众口,而实际上宋太宗却常利用各种机会,羞辱李煜。

公元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42岁生日。

过七夕!看看古人都怎么玩?

这一年的生日,自然不如往年欢乐,但李煜的府中倒也不算冷清。怎么说也是被封为公侯的人,前来祝寿的人也络绎不绝。可在这样的氛围中,李煜反倒被勾起了思乡之情,想起了以往的种种,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传唱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周后听了感慨万千,轻启朱唇,低声吟唱;李煜则在一旁,吹笛相和。众人也被这情绪所感染,深陷其中。可这时,却有一人飞奔向皇宫赶去。这人是宋太宗安插在李煜身边,负责监督其言行的。到了宫中,那人将这首词告知宋太宗。这首词,让宋太宗勃然大怒,起了杀心。

后来宋太宗命秦王代他去祝寿,并送去了一瓶毒酒,毒杀了李煜。可怜的李煜,当了多年的亡国奴,最后也未能善终。李煜死后,小周后也自尽身亡。

南唐后主李煜人生的最后一个七夕,就这样充满着伤感的气息。他生于此日,也死于此日。但李煜至死,都拥有小周后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