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細數這一年你都經歷了哪些「白眼狼」

回家路上,細數這一年你都經歷了哪些“白眼狼”

生活的劇本往往並不按照你的設想發生,我們或早或遲都會發現這一點。

無論求助者曾經多麼懇切地請求幫助,我們又如何義憤填膺地斷然出手相助,求助者和援助者只在這一個時間點上保持一致,隨後這個短暫的聯盟就會分崩離析。

原因是求助者要的是利益,但是卻以正義的名義求助;援助者因為正義的召喚挺身而出,卻註定看不到正義的降臨。妥協早已經在暗中達成,援助者在向前踏出一步的時候,就已經走入了遭到背叛的命運小徑。

這樣的話劇一直在上演,似乎永遠也看不到落幕的時刻:

一位母親在網上求助,她的前夫毆打他們的兩歲女兒,把那些驚心動魄的照片發給她作為一種精神懲罰。出於正義感的驅使,網友迅速形成了抗議和關注的巨大聲浪。警方毫不意外的介入了,然後這位母親公開發言說:

“沒有過河拆橋的意思,原諒孩子父親,也是考慮到孩子的成長不能沒有父愛,所以我要到了孩子的撫養權,並且暫時保留了對孩子父親追究責任的權利。”

瞧,這就是生活。當正義正準備衝刺終點的時候,全程不見半點蹤影的寬恕突然斜刺竄出,並且搶先一步撞線。一個虐待兒童的父親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暴行被突兀的原諒了,正義無疾而終。而所以為此憤怒和呼喚的人們,感覺到自己的腰被重重地閃了一下。

在網上那些年,類似的事情也見過太多了:

收到農民的求助信,要求採訪報道徵地中的巨大不公。等到人真的去了,報道發出了,轉身卻被求助的農民拒之門外——並不是他做了無用功,恰恰是因為他做的漂亮,有關方面為了平息媒體風波,只能提價之後和農民再次談判。而作為談判條件,則往往要求不得和記者再次接觸。年輕的記者站在緊閉的大門外,而曾經向他求助的人正在燈光下研究新的合同條款。

你也一定有過這樣的個人經歷:在半夜接到緊急求助的電話,有家庭暴力在發生,有生命在遭到威脅,有無恥、貪婪、背叛和無數罪行的羅列,全天下能指望的現在就只有你了。等你趕到,在滿地砸碎了的電器和物件當中找到廝打成一團的兩個人,你勸說,你安慰,你找到雙方父母家人,你公開數落一方的不是,要求做出道歉和改變。

第二天,你看到鼻青臉腫的兩個人挽手出了單元門,聽到他們一致公開表示,那只是正常的小矛盾,他們早已經原諒了對方,而你才是多事,才是挑唆他們不合的罪魁禍首。這時候,你突然想起:昨晚的那些電器和物件的單價都不超過200塊錢。

我想問一句:

婚姻中被家暴的一方是不是弱者?

再徵地過程中的農民一方是不是弱者?

不幸婚姻中失去孩子監護權的母親是不是弱者?

答案也是肯定的。他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答案也是肯定的。

那麼,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家暴的受害者需要立即停止侵害,並且回到過去的美好時日;

農民需要新的合同條款,拿到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

母親需要拿回孩子的監護權,要父親主動放棄。

現在,他們得到了。他們並不需要正義,也並不需要懲罰,他們要求的是他們的權益。而作為弱者,他們無法用個人利益作為訴求,得到急需的幫助。他們只能用正義作為召喚,呼籲關注不公的人。這些人帶來必要的社會壓力,幫助他們達成個人目的。

援助者索要的正義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不能承受的重負。

持續地譴責家暴的一方,甚至送進派出所,那麼人出來之後怎麼辦呢?失去婚姻又怎麼辦呢?

如果沒有持續社會救濟,正義的實現可能讓人付出更大的代價。把虐待孩子的父親送進監獄,那麼撫養費怎麼解決?

前夫出獄之後,有人身禁令可以保證他不能接近這對母女進行報復麼?

正義只能降臨於一時,但他們卻還得再自己的生活裡繼續呆上一世。

好了,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你確實知道弱者呼籲的正義其實是自身利益,你也確實知道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會遭到背叛,那你下一次還會響應呼救,出手幫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