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人频发1998年抗洪抢险的文章和图片,还原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纪念那些极不寻常的日子,让我也想起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20年前的9月13日,赴江西九江抗洪部队完成任务后,开始分批撤离。

听说部队要回撤了,九江城里万人空巷,20万市民从凌晨4点多就自发来到大堤、车站、街道和公路两旁夹道欢迎,纷纷打出“感谢亲人解放军”“解放军,九江人民舍不得你走”“向解放军致敬”“我会想念你,我的兵弟弟”等横幅,挥泪送别子弟兵。许多店铺的鞭炮、红纸和水果脱销。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我穿梭在沸腾的人海中,正为买藤椅事而犯愁。

单位摄影室范主任在九江大堤决口处采访拍照时,不幸摔伤腰部。部队撤离时因承受不了路上汽车的颠簸,经多方协调,准备搭乘从南京开赴九江担负抗洪指挥船1956-1-11号艇回宁。

伤情不容许范主任坐船上低矮柔软的沙发,医嘱要他最好坐高背藤椅。为了减轻他路上之苦,我一早就受命上街为他买藤椅。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到繁花的市区买张藤椅,起始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在我们老家萍乡的城里四处都是,家家几乎都有几张高背藤椅。不料在九江城里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买到。看着家具店里的一排排木凳子,真想变成神仙,或有孙悟空的本事,随便吹口仙气,就能变成一张张舒适柔软的藤椅。

这可咋办呢?在浔阳路上的一个花店门口,我走了进去,向老板打听哪儿有藤椅卖。他见我穿一身满是泥点的迷彩服,知道是抗洪部队的人,立马热心相助。

一旁的群众也争相围了上来,听说我是为解放军伤员买藤椅时,大家纷纷想办法,提供信息。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地说:“解放军,不要急,我骑摩托车带你去找!”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这时,有部队开始撤离,九江城里四处人山人海,交通十分拥挤。小伙子根据刚才大家提供的信息,带着我几乎转遍了九江的家具商场,仍没买到。我很是焦急,不时看表,担心迟了赶不上去码头的汽车,而且还会误事。

“不要急,我再帮你找找看。”

小伙子见我焦急的样子,不停地安慰我。说完,他又骑车带着我火急火燎转到土特产市场,问了一圈,还是没有买到,心头刚涌上来的一点希望又不见了,我不由连连叹息。

小伙子对我说:“我们九江人不太喜欢坐藤椅,平时也很少见到卖,我再帮你找找看。”说完,他也焦急地用手机联络亲戚好友,恰巧他的一个朋友家里有一张新藤椅,听说是部队要,愿意送给解放军伤员。

小伙子顿时喜上眉梢,开心地对我说:“走,我带你去取。”我赶忙说:“部队有纪律,买可以,送可不能要。”

我随他在街上又转了20分钟,终于在大中路74号一家不起眼的杂货店里找到了。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我下车还没站稳,小伙子主动帮我付钱。这哪能行,我一再坚持请他别让我违反部队纪律,他这才悻悻地收起钱,动情地说:“没有你们解放军用生命之躯堵住决口,哪有九江的今天啊!就是给你们买几百张,甚至上千张新藤椅,也难尽我们的谢意啊!”

我听后,心里好是温暖,犹如冬天沐浴一缕阳光,连日来的辛劳与疲惫陡然烟消云散。

小伙子将我和藤椅送到我们部队开往码头的车队前,我执意给他付了50元油钱,并问小伙子姓名,他说什么也不肯说,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说:“就叫九江市民吧!”

汽车一启动,小伙子将50元钱又扔回车里,疾驰而去。我感激地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记下了他的车牌号:赣G10121。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这时路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队军车缓缓开来,群众纷纷向车上递慰问品,但部队早有准备,军车全部拉上了伪装网,慰问品递不进去,车厢中的战士微笑着向九江市民挥手告别,群众纷纷为这支中流砥柱的钢铁雄师的严明纪律落下了热泪。

抗洪弹指20年,九江小伙你在哪里?

这时一辆军车从我跟前开过,一幅醒目的大红标语映入我的眼底:“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我心头一热,不禁想起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诗:“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20年过去了,骑车的小伙你还好吗?真想下次去九江时能见到你,让我再次谢谢你!(与高建坤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