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並非科學家,爲什麼可以成爲中科大的校長?

瓦西里58


中科大是中科院下屬的大學,郭沫若以中科院院長的身份兼任中科大校長,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中科大本身,就是郭沫若聯合一批科學家提議設立的,可以說郭沫若是中科大之父。

1958年,時任中科院院長郭沫若聯合一批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了當時的高層領導人的支持,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擔任中科大的校長。

(郭沫若)

郭沫若在中科院院長的位置上幹了29年,1949年10月出任中科院院長,一直到1978年6月去世。兼任中科大校長的時間則長達20年(1958年9月-1978年6月)。

郭沫若不是一位科學家,卻能做中科院院長近30年,可能現在的人會覺得奇怪。這是對中科院的歷史不夠了解的緣故。1949年成立中科院時,中科院的業務範圍不僅僅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1977年,才在中科院的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另組中國社會科學院。

郭沫若在中科院,不僅擔任中科院院長,還兼任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和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

今天部分人可能對郭沫若有爭議,但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時,郭沫若出任院長是很合適的人選。郭沫若第一政治可靠,第二學術聲望和社會聲望也足夠。

郭沫若除了知名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身份外,政治資歷也很深。1926年7月,郭沫若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宣傳科長兼行營秘書長,1926年10月,被蔣介石任命為政治部副主任,軍銜為中將。蔣介石個人對郭沫若也非常欣賞。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郭沫若與蔣介石決裂,並參與了南昌起義,1927年8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中,國共重新合作,郭沫若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負責文化宣傳工作,再次被授予中將軍銜。

論政治資歷,郭沫若無論在國民黨方面還是我黨方面,都非常深厚。1927年時在國民黨中地位已經很高也深得蔣介石賞識的郭沫若公開與蔣介石決裂併入黨,政治上的可靠無可置疑。

郭沫若在北伐和抗戰中都以文人身份佩戴中將軍銜,社會聲望和影響力自然在49年以前已經非常高了。

郭沫若在新文化運動時,已經是很知名的文學家。1948年,郭沫若以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貢獻,缺席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的學術名望,同樣在49年前已經無可爭議,做中科院院長學術上聲望也絕對足夠。


仁勇校尉


郭沫若先生是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為何會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首任院長呢?進而成為以理工科為特色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校長呢?



這和中科院的組織結構變動有關。

1949年,郭沫若先生受命醞釀籌建中國科學院,並隨後當選為首任院長。那時,社科院還沒成立,所以社會科學的內容也歸科學院管,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直到1977年,這部分才獨立出去,成立為中國社會科學院。

至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成立,是1958年的事情,該校由中國科學院直接領導並創辦。為了辦好科技大學,中科院提出“全院辦學,所繫結合”的方針,並由中國科學院院長出任校長一職,以示鄭重其事、集全院之力辦好科技大學的決心。



郭沫若先生存在一定爭議,但大醇小疵,其在文學,歷史學領域的造詣,非常引人注目。而作為中科院院長和科技大學校長,他積極協調各方面人事關係,為科技大學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郭沫若先生對科大學生關愛有加,用稿費請科大學生看戲劇,給學生買計算尺,過年給科大學生髮壓歲錢,一直被傳為佳話;當然,最大的貢獻在於,郭沫若先生親自為科大題寫校名,譜寫校歌,定下了“紅專並進”的辦學基調。

有人說,中國科大“紅專並進”的校訓有些過時,時代特色太濃了;但我個人卻認為,郭沫若先生定的“紅專並進”四個字,永遠不會過時,在我們國家,這四個字抵得上一百億的辦學經費。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高等學校的校長、副校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免,其實就是說高校校長並不是通過選舉或者推薦,而是由政府委派,大學校長屬於黨政領導幹部,像中科大校長屬於副部級領導。


眾所周知,擔任高校校長要有一定的學術地位的專家或者學者,然而郭沫若先生是一位文學家、歷史學家,雖然郭沫若先生並非科學家,卻是文史學者,而且郭沫若先生對文學上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以及對文學的貢獻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不僅如此郭沫若先生的成就涉及領域很廣,他還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學者、著作家等等以及社會聲望和學術聲望很高,此外政治資歷也非常深厚,所以在當時是符合當校長的條件的,且也是有能力擔任中科大校長的。


中科大首任校長郭沫若先生,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是當時是授國務院任命擔任中科大的校長,更何況中科大能夠建校和郭沫若先生也有很大的關係。時任中國科學院的首任院長的時候,郭沫若聯合其他科學家提議建設的中科大,可見中科大能夠建校郭沫若先生可以說功不可沒,再說中科大是中國科學院的下屬大學,既然能擔任中國科學院的院長,那就更能擔任中科大的校長了。


郭沫若先生並非科學家,但卻可以擔任中科大校長,並且在職長達二十多年時間,為中科大創建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決勝網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是"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1970年初,遷至安徽省合肥市。

注:上圖是頒發中國科學院印信給郭沫若院長的收件。

筆者之前讀的高中,校名就是郭沫若先生題名的。郭先生曾主編《中國詩稿》、《甲骨文合集》,在甲骨文方向是權威專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當時,郭先生在國內、國際科學界的人緣極好,是繼魯迅之後公認的文化領袖,為我國科學教育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

1949年,郭沫若先生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1958年9月-1978年6月,郭沫若先生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等。

在中科大1958年建校之前,郭沫若先生已是我國中國科學院的首任院長,5月郭先生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提出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時,國務院任命郭先生兼任校長,並擔任校長長達20年,在中科大建校30週年時,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且命名廣場為郭沫若廣場

其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初期校長也不是科學家,而是胡適、張伯苓等大師。在當時的環境下,大學建設比較難,必須得有大師的影響力才能帶動學校發展。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帥小西De


郭沫若此人我不敢恭維,不過,能成為中科院院長,文化部長自有其能耐之處,我就不在多說。首先,科學,也是文化,並沒有脫離文化的範疇,文化部長擔任中科院院長並沒有過分之處,更何況中科大本就是中科院下屬單位而已,院長兼任校長有何奇怪之處,倒是這個問題提得讓我奇怪,不要對郭個人有看法而對他擔任中科大校長產生懷疑,你看問題太膚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