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繁體字「東」的本義是什麼?如何表示東方呢?

西瓜群眾530727




“東”的本義就是指方位。準確地講,東就是在天文意義上的春分時,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有人一定會說,沒有那麼複雜,東就是太陽昇起的地方。我們上小學就知道,“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但這其實是不準確的,我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太陽準是偏於南方,故太陽昇起的地方,準確講為東南方向。有首古詩叫《陌上桑》,開頭一句就是“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日出東南隅”,這種描述就很精確了。



“東”字從日從木。有人說,日在樹中為東。《鄭樵·通志》就說:“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其實這種描述也是不確實的。“日在木中”是一幅風景的定格,很難準確地描述方位。早晨起來,日上樹末,其方位大體是在東方,但傍晚時分,日落樹末,其方位卻大體在西方。僅憑一幅定格的圖畫,怎麼確定是在早晨還是在傍晚呢?又怎麼知道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呢?



其實,很多漢字的解釋是離不開《易經》知識的。筆者曾在頭條號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易經所依據的歷法》的文章,文中詳細說明了《易經》所依據的歷法為夏曆。夏曆是我國最早的歷法,夏曆就是依據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轉所指方位來確定月份的。《易·說卦傳》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這句的意思就是說,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東方時,就是春分節氣,也就是我們的仲春之月,這個節氣對應後天八卦的震位。震卦為仲春之卦,其時斗柄指向正東方;震卦也為日出之卦,時在早晨的6時左右。“震為動”,故《說文》釋“東”時說:“(東),動也。陽氣動,於時為春。”總之一句話,斗柄東指,於時為春,五行屬木。春天五行屬木,木代表春天草木萌發,是生機和活力的象徵,故以木代表東方。



“東”從日從木,這裡的“木”不能簡單理解為樹,而應該理解為五行之木。“東”的意義重點在“木”上,因為五行之木本身就代表東方。“日”在這裡只是輔助意義,因為太陽是運動的,其方位是不斷變化的。五行屬木者,日之所出者,東也。


子夏故壇


漢字「東」的字形,的確給人很困惑,怎麼表示「東方」的意思呢?

如果一個字從字形上說不通,就要考慮從「字音」著手,則能渙然冰釋,不要以字形強解。

------------------------------------------------------------------------

那就先說結論:漢字「東」取像自上古的「旅行箱」。

古人也要走親訪友、遠遊出行,要帶換洗衣服,路遠的可能還要帶點乾糧食物,古人用什麼裝這些東西?

我想讀者應該在古裝電視中都看過,類似一塊布做成包袱,搭在肩部上,社會我小燕子哥鎮樓:

其實,小燕子這種類似這種包袱一樣的東西,先秦稱為:橐(tuó)囊(náng)。

所以,漢字「東」是一個假借字,「東」的本義就是「橐」:

「東」為「橐」之本字,「東、橐」上古音相通:旁紐雙聲,對轉疊韻。

(音韻術語,意思就是二者讀音相同或者相近就行了)。

漢語中「東方」的意義太過於抽象,無法造字,就假借同音字「東」來表示。

假借義「東方」霸佔了本字「東」,本義「包袱、布囊」就另造「橐」字表示。

(造古代的訓詁學中,古人稱之為:「鳩佔鵲巢,假義奪正義」)。

東漢的許慎《說文》的解釋是「東,動也」,並引用官溥說法是:「從日,在木中」

《說文》: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

日在木中,徐徐上升,一輪紅日東昇之貌,將「東」釋為「動」,很合理!

清人段玉裁註解接著補充:

  • 「日在木中」為「東」,

  • 「日在木上」為「杲」,
  • 「日在木下」為「杳」。

看起來無懈可擊,可信度非常高,比汽車維修員帶扳手踢足球還合理!

但甲骨文和金文一出,我們知道許大官人和我玉裁哥都錯了,而且錯得離譜,純粹的望文生義:

漢字「東」的演變脈絡圖:

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

所以,「東」字正是象形「袋有物而綁束兩端」之形,「橐」之本字,被「借走不歸還」而已。


漢字「東」雖然在出土的古文獻中未見表示本義,可見這個假借非常早。但是從漢字的初文:「重」,可以看出來——

「重」字從「人」負「東」」:取像於「人揹負橐袋」之形,

這個象形「沉重」的意思不言而喻。西周金文「人」與「東」變成上下結構,共「中豎」筆劃,為小篆字形所本,楷書「重」則承襲小篆。


「橐」的實物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袋子呢?

《說文》中 「橐、囊」是互訓的:

  • 《說文》:橐,囊也。
  • 《說文》:囊,橐也。

這就是典型的「循環解釋」,「橐、囊」我都不是認識的話,就一頭霧水了。

對漢字追本溯源,我們就要從最古老的經傳文獻尋找線索:

  • 《詩·大雅·公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鄭玄箋: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
  • 《左傳·宣公二年》:……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 《戰國策·秦策一》:負書擔橐。高誘注:「無底曰囊,有底曰橐。」

從古人經傳文獻可以看出,先秦、秦漢的袋子有有兩種,可以放置物品:書本、衣物,也可以放食物,有「大、小」之別和「有底、無底」之別——

「小而有底」曰「橐」;「大而無底」曰「囊」。

細講要要引證經傳,那就很長了,失去了本文的主旨,因為主要是講漢字「東」,如果有興趣可以百度去讀這篇文章:
  • 黃金貴. (1994). 「囊、橐」辨釋. 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 57-58.

因為是布和皮革製品,並沒有先秦時代實物出土。

最早的「橐囊」是甘肅武威磨咀子古墓群,出土漢魏時代的「無底布囊」和「有底的草橐」:

「無底布囊」在女墓主的頭旁邊,可能是放置比較私人的東西:

出土的「草合」裝的是食材,有底的「草橐」似乎是裝食物的,正如《詩經》說的「乃裹餱糧,於橐於囊」。

草袋裝食物可以保溫,今天即便是農村還有一種草窠用來裝食物保溫:

圖引自:陳賢儒. (1960). 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發掘. 考古(9), 15-28.

敦煌魏晉壁畫中的「包包」都有底,有些形制就是古代文獻中描述「橐」,有些跟今天的包包一樣:

唐朝「爆款包」,跟今天已經很相似了: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的唐朝包包實物,(注:來自微博,無法核實真假)



「無底之袋」需要「綁束兩端」才能裝物品,所以古人「綁束兩端的袋囊」之形,表達「束口、束縛」的「束」字:

「束」、「東」也是同源字,古無翹舌音,二者上古音也是通的,二者的區別是:

  • 「東」字多一筆表示「袋囊有物」。

  • 「束」是「綁束兩端的空袋囊」。

現在我們知道,本字「東(束)」被借走以後,以「袋囊」之形為基礎符號,孳乳派生了一系列的後起字「橐、囊、㯻、㯱」,意義都很相近,就是囊袋的不同叫法。

其古文字都是像「布袋有物之形」,有些乾脆用聲符表示所裝的物體,起到「既形亦聲」的作用。

  • 「橐」是「有底之袋,袋中有物」之形,表示物體的筆畫改為聲符「石」,古無翹舌音,「石、橐」音近。

  • 「㯱」,念piao2,是「囊」的異體字,甲骨文用「一點」像「囊中有物」之形,金文改為聲符「缶」:古無輕唇音,「缶」上古音在滂母,讀音有點像「剖」,所以能表音。

  • 漢字「㯻」也是也訓為「橐」,讀作「hun」,可能是動詞「捆」的初文。

《說文》:㯻,橐也。從束,圂聲。

------------------------------------------

  •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 《墨子·備穴》:具爐橐,橐以牛皮

「橐龠」或者「爐橐」就是先秦時代用牛皮做的橐袋子當做鼓風機使用:

後來慢慢改進的「皮囊鼓風機」:

後來加上輪子,將圓周運動變為直線運動,這就有點意思的,懂機械的都知道,這就是汽車發動機上的連桿飛輪裝置反過來的。所以,李約瑟對這個機器評價很高:

圖引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b_31.html

所以,還是那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出土文獻一直都能證實或者證偽傳世文獻,這就是「二重證據法」的厲害之處,也是考據學最有意思的地方:

不管什麼事物,哪怕一句熟語、一個字,追根溯源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點。

------------------------------------------

我看到有幾個留言人竟然說:

誒~~~~~~,我以前確實總在回答中要交代一下漢字的「假借」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想,這是小學生都應該的懂的概念,我有這個必要嗎?

看來我的臆測是錯的!!!!!!!!

網絡上「裝逼」的「逼」為什麼用「逼迫」的「逼」表示?

就是因為「屍穴bi」不雅嗎,或者說在拼音輸入法下,常用字應該在最前面,而冷僻字在後面。


為了圖簡便快速,就借用常用同音字「逼」呀。

「假借」的原理就是「諧聲」:讀音相同呀!這難道不是常識嗎?

好,我們再回到古人造字之初:

  • 1\\2\\3可以用「一、二、三」累積表示,4\\5\\6\\7\\8\\9\\10,甚至是1000、10000用這種方法行嗎?

  • 「山、木、水、日」我們可以畫象形簡筆畫表示,那一些抽象的意義,如:「之、乎、者、也」,怎麼用象形簡筆畫的方式表達?

很簡單,借用同音字呀!是最經濟最高效的法子:

比如:

  • 9借用的同音字「九」,「九」的本義其實「手肘」,「九」被借走不歸還,就另外一個造一個「肘」。

  • 100借用同音字「白」,本義是白色、,但「白」歸還了,而是加一橫,為假借義另外一個「百」字

  • 10000(wan)借用同音字「萬」,「萬」本義是蟹子,「萬」被借走不歸還,就另外一個造一「蠆」字。

  • 「之」其實借用的同音字「止」,本義是「腳趾」。但「止」歸還了,就為假借義就另外造「之」字

不一一舉例,以此類推,讀我開頭說的一段文字:

我開頭就將答案表達得這麼清楚:「東」是「假借字」,本義就是橐囊,古人的『旅行箱』。「假借字」只跟讀音有。

就如同「裝逼」的的「逼」,表示數字的「萬」,你如何從字形上解釋?

所以,我開篇說:不要從字形角度強解,很容易錯:

後面的考證,是為結論提供更多的證據,順便說一下一點有意思的「冷知識」。

好,我解釋到了這個程度,如果你還說看不懂的,我真想掐死你!


小漢字見大歷史



分成兩個子問題回答,可能更便於說清楚。

關於“東”字的本義是什麼。

繁體的“東”,定型於小篆。不過,比小篆早一千多年的甲骨文裡,已經有了“東”字。不僅如此,“南”、“西”、“北”甲骨文裡也有了,分別寫如以下——

這也就是說,如果探尋“東”字的本義,至少應該追根溯源到甲骨文,看看那個時候這個字的本義是什麼。

“東”,首先和方向神及風神有關。

中國上古社會人們,對天氣變化的敬畏,首位的是雨,其次就是風了。

甲骨文裡“遘雨”、“遘風”之ト恆見,這是源於敬祭風、雨兩神,被作為國家級的最高祀典內容,這個傳統一直影響到後世。

中國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受水系山脈網格狀地貌組合類型特徵的制約,地區性季風環流和寒溫海流變遷的影響最為明顯——冬季冰風凜冽的極鋒主要徘徊於長江以北;夏季風盛行時多雨,這是形成此地區先民對風雨崇拜的自然原因。

在殷商時期,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及相對的四種風,已經各有其名,且具備各自的神性。 甲骨文中對此記載頗為詳細,因為有的字打不出來,請看下圖—— 還有下面這個圖—— 兩片甲骨上所說的四方神與四方風神稍有差異——學者們認為,這是契刻時出的差錯。

胡厚宣先生最早指出,甲骨文四方及四方之風,與《堯典》及《山海經》等先秦古籍中有關四方名和風名的記載,多相契合。

楊樹達先生進一步論證,此四方名皆為神名,職司草木,分主四季而配於四方。

陳夢家先生又認為,不啻四方之名即四方之神名,且四方風名亦為風神之名,四方風應為四方之神的使者。

嚴一萍先生也指出,《堯典》四方之名,“除北方之誤,未能確證外,若析,若因,若夷,均與甲骨文密合無間”。

另外,蔡哲茂、曹錦炎、劉釗等學者,都贊同以上意見,並作了考證。

“東”,其次和季節有關。

商代的四方神和四方風神信仰,內寓春夏秋冬季候循環的感性認識和地域性方面的意義,追蹤的是四時風向強弱大小等自然屬性與四個方向地域之間的關係。

東方風神名劦(xié),劦者協也,寓融惠和暢之義,侯時為春季。東方神名析,草木解析萌生之義。殷商時,析被用作地名,甲骨文有“王其步於析”(《合集》24263)之句。

南和南風、西和西風、北和北風,也皆有神名,並有對應地望。

為什麼東南西北都有具體的地點所指呢?《左傳》說,“登觀臺以望,必書雲物”——這些具體的地點所指,大概是不同的觀雲測風的“氣象站”。

風向強弱有異,季候自不相同。所以,四方四風又成為四季之候徵,有識別草木農稼生長特點及區分四時氣候變化的意義。 《屍子》說:“東方為春。春,動也,是故鳥獸孕寧,草木華生,萬物成遂。南方為夏。夏,興也,南,任也,是故萬物莫不任興,蕃殖充盈。西方為秋。秋,肅也,萬物莫不肅敬。北方為冬。冬,終也,北,伏方也,是故萬物至冬皆伏”。

至此,就很好理解漢代許慎,為什麼在《說文解字》裡,對“東”的解釋是“東,動也”了——他認為,“東”的本義是“萌動”的春季。不承想,在春季之前,“東”最早的本義是一個叫“析”的神。這可以理解,因為許慎無源見到甲骨文,所以,不必責怪這個窮根究底的老學究。

總結一下,“東”的本義是“析神”,主管著叫“劦”的東風之神。然後有了一個引申義——“萬物萌動”的“春季。再然後又有了一個引申義——作為方位的“東”。

甲骨文裡,東南西北都用來表示方位了——如東面的方國;南廩——南面的倉庫;西羌——商國主要的敵人;北田——北方之王田。

既然“東”作為方位詞只是其引申義,這個字如何指示方位就不重要了——東南西北四個字,都不包含指示方位的功能,先人們造著四個字的時候,壓根兒沒想讓它們具有指示方位的作用。

關於“東”字的造字方式。

“東”,不是會意字,也不是假借字。研究甲骨文的青年翹楚王蘊智教授認為,“東”字屬於“變體分化字。

王教授認為,在商代,也包括前後銜接的古文字中,文字的一字多義即一字記多詞的現象頻繁發生。因構成文字的基本部件,還沒有像後世那樣齊全和規範,為了便利造字,有效控制文字的兼職,當時的人們,習慣在某一“母字”的基礎上, 通過追加諸如“·”、“一”、“×”、“v”、“口”、“0”之類簡單的筆畫以示區別,亦或嘗試改變“母字”的局部結構而派生新字。這些派生字不太符合文字的一般構形規則。例如下圖—— 上圖中,各組中的後一字形,皆為通過增損原字筆畫而派出的分化字。如“老”與“考”本是一個字,象人長髮而倚杖之形,同源分化出考字。“束”本象上下作結紮狀的囊形,為了表示“東”這個概念,便在束字中部附加一橫畫(亦作“=”或“×”形)加以區別。其他各組例字的同源分化途徑大致相同。

於省吾先生最早把這一類分化字,稱之為“因聲指事字”。如在論及“母”、“每”二字的派生關係時,他曾經認為: “每字的造字本義,繫於母字的上部附加一個v畫,作為指事字的標誌,而仍因母字以為聲。”

王蘊智教授說,“關於這一類型的同源分化特徵,我們曾將其概括為“借形變體”,並對這一文字現象進行過討論”。

他說,“乍一看來,上揭所舉各派生字例似乎和一般的象形符號並無多大差異,其實不然。首先,這些派生字形都已經不再是單純利用表意性符號來進行圖示。如果我們不是事先認識了“考”、“東”、“タ”、“母”、“每”、“升”、“夫 ”“曰”、“非”、“啻”、“寅”、“尤”、“千”、“今”、“百”、“句”、“已”等字的形體來源,即使再省視它們的形體,恐怕也看不出其實際的含意。因為通過 借形變體這種特殊的構字方式,已使文字形體進一步符號化和抽象化,字面 上不再具有明確的表意成分,它們一般只是緣承其同源母體的形和音而又有所區別。此外,借形變體字與六書中的指事字在造字方式上也迥然有別。指事字所追加的是一種具有示意性質的符號,在造字法上仍屬表意字的範疇,其與原來的象形字本體沒有讀音上的內在關係。借形變體字所追加的僅僅是一種區別符號,它是一種文字本體的節外生枝,而且與原來的字形保持有較為密切的讀音聯繫。在文字的使用上,指事字是一種獨立的記詞符號,與原來的象形符號不發生記詞上的交叉聯繫。而借形變體字在未脫胎之前,往往與同源母體存在一個同字異用的過渡階段。如甲骨文“衣”用如“卒”、“白”用 如“百”、……“矢”用如“寅”、“子”用如“已”、“束”用如“東”、 “雲”用如“旬”等等,由此分化出來的字蓋不具指事字的特點,而是具有借形變體之特徵。

他說的很有道理。

參考資料:《商代史》第六、第七、第十卷;《殷商甲骨文研究》。


一老沈一


解讀漢字,不必用繁雜的方式,學術性的解讀,只會讓普通人看不懂,特別是不能把簡單的東西變複雜。


【東】,繁體:

【東】



太陽位置:日形升至樹木中,太陽昇起的方向。

太陽光明:東昇日光照射在樹木中。



【東】,,象形,象日在木中形。旭日升在木林中。

【日】旭日東昇,旦日升在地面上,早日升在屮叢中,東日升在木林中。



【東】=【東】=【日】+【木】

【日】日形,日光,日升動。

【東】旭日升動,東日升在木中。東日方向,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


【東】,由【東】草書簡化而來,日升在木中- 東。


東,指太陽昇起的方向,東方


有人會問:東西,表示物體,為什麼會用東字?


漢字中的“東西”,也是方位詞引申過來的。


古代城邑城邦“囗”一般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正門朝南,市井主街道路南北走向,城邑劃分“凵”缺口就是“囗”城的城門出口,南北主街道(古時城邑基本只一條主街)


街道兩旁“東、西”為作買賣的,而非城邑東邊有市西邊有市!買賣“東西”在城邑街道兩旁--這就是“東西”的漢字本源!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啟蒙與K12語文教育、海外漢語,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課程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

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人”


漢字谷主


繁體“東”是由木和日會意而成的字。木指示草木;日指示太陽。日在木中,表示太陽從東方升起,萬物復生,生而動,東借“動”聲表示太陽出來萬物活動。簡化後變為“東”,筆畫釋義更能完善東的含義。東是由橫“一”、折“𠃋”、豎鉤“亅”和“八”會意而成。橫“一”表示日出東方地平線;折“𠃋”表示圓或弧,這裡指示太陽昇起有圓弧形逐漸變為圓形;豎鉤“亅”表示縱向相對,這裡表示太陽相對在東方地平線逐漸升高,圓周運動為內鉤;“八”表示分合之意,這裡表示太陽日出和日落分東方和西方。借“動”聲強調日出之方位為東。


嚴師說字


這是一個會意字,《說文解字》認為:“日所出也。從日在木中,會意。”意思是太陽在“木”中,表示太陽剛剛升起,太陽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


這是篆書的”東“字,可以看”日、木“之形,下面這個楷書”東“字,還保留了古人造字的會意本義。


現在的簡化字”東“字就很難看出會意了。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東,產生方位含義的原因,是東部族居住地相對於其他部族而言,東邊,本義是東部族居住的那邊,後來被各部族公認為“東方”。人類之初,方位也是沒有名稱的,東部族名借用為方位名。假如當初住在那個方位的不是東部族,而是其他部族,那麼可能是其他部族名代替了那個方位的名稱。

至於後來把“日”作為“太陽”,把“木”作為“樹木”也都是借用,借用什麼?借用的都是部族名,姓字。也就是說,一切文字都是借用姓字表達。更多信息請百度《中國姓氏研究報告》、《漢字統一的途徑是什麼》等看看。


漢字科普—新雷第一聲


東=日+木,日出東林中,會意為“東方”。按字理與權宜,東不該簡化為東。

不過,草書就是“草率”,東字一筆草成,約定俗成,再也不能追溯字理。

再看“西”字。西=兀+口。兀通無,指消失。口即○,指太陽☀。

故“西”會意太陽消失的地方。故有日落西山,類比人死歸西,駕鶴西去。

可見簡化漢字,既不能一概將就草書,也不能一味講究繁雜,需要權衡利弊。文字畢竟是符號,約定俗成為上。


原道童子


漢字正體字”東“按說文解字的說法是木動也。

此字按字體看沒有神奇之處,其正體是”木+日“字。木在東方春季之時,那時萬物更新,一片繁榮。木表於生氣,而生氣在太陽初升時最旺,那是草木的生長也是最旺的,得陰陽之時,氣溫也不熱不冷,即有陽光也會熱蒸。

東方又是日出的地方,所以用”木+日“表示東邊。

在《易傳·卦序》中有說”帝出於震“。這個帝不是皇帝的帝,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太陽簡稱為日,而木於《易》方位中在東方甲卯乙之方。所以也說”木+日“表示東方了。


塵緣術數玄學文化


東,本來就是個會意字,“東”是“日”和“木”兩部分構成,日出現在草木之間,就是是說太陽出現在草木間,這時候正是太陽出現在東方的位置,故而會意為東!東的本意就是指東方!這樣就好解釋“東”了!

同類還有“旦”字,“旦”會意為太陽出現在地平線上,代表新一天的開始,旦,就是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