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什么情况下,

你会否认自己的身份?

近日,

山西省沁水县人民法院

遇到一件奇事,

一名90后女孩,

东躲西藏被法官找到后,

又辩解说自己不是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一幕出现?

她的辩解又能不能瞒过法官的慧眼?

还要从一件案件说起……

拒不还款 逃避执行

大学毕业后,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省城找工作,王某在老家通过熟人借款六千余元,并承诺按期还本付息。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借款人多次催要,她不但不主动还款,还玩起了“躲猫猫”,借款人只得诉至法院。

迫于法律压力,王某到庭签收应诉手续,但一贯的“小聪明”又驱使她走上歪路,只留下了另外一个小区的残缺地址,并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院依法缺席审理,作出判决邮寄送达本人。

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拒不还钱,该案进入执行程序。然而,王某在签收执行通知书后就人间蒸发,电话始终处于限制接听状态,执行法官开始了艰辛的寻找。

出租房内 故弄玄虚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8月9日,本案执行法官,沁水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沁斌赴太原市寻找被执行人王某,在当地法院的配合下,顺利找到了王某租住的房屋。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不料,单元门禁传来的女声否认其是被执行人,自称是现在租户。执行人员巧入房间,见到一名男士,亮明身份后询问情况与女子说法一致。执行人员要求他提供房东个人信息,其声称通过朋友租的房,又当面故弄玄虚表示朋友手机关机,无法联系。执行人员心存怀疑,不露声色离开。

峰回路转 终现原形

利用午休时间,执行人员通过沁水县公安局调取王某的户籍照片,并及时从物业处获取房东个人联系方式和租房中介公司信息。将调取的被执行人户籍照片通过微信发送房东辨认后,得到了房东的肯定答复。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次日一大早,执行人员再次入户,成功将被执行人堵在房内,当场将执法记录仪拍下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申请人辨认。此时,王某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执行法官苦苦找寻的被执行人。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执行人员向王某明示法律后果,要求其下周到法院主动履行义务,否则将采取强制手段,王某乖乖签收传票,并在执行人员的见证下,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申请人执行款1000元,并承诺将尽快到法院履行余下的5000元。

“我不是我!”法官找上门,90后女生还想狡辩赖账!一招让她乖乖承认

法官有话说

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大大提升执行工作效率,特别对于快速核实被执行人身份。但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执行手段,查人找物需要两者的完美结合。执行人员亲临现场见人见物,通过信息手段快速比对、确认,获取准确信息,为迅速决断采取执行措施提供了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