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下圖為陝西曆史博物館收藏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這方玉璽創造了兩項全國之最:一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皇后印璽;二是已發現的若干皇后印璽中主人時代最早的,所以十分珍貴,被列為國寶級文物。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1

這方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是幸運的,她的幸運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這方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幸運地躲過了歷史的浩劫。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屠城縱火,轉而發掘長陵,高祖陵和呂后陵均遭劫難。在那場劫難中,連呂后死去二百多年的遺體都遭遇不幸,而這方玉璽卻保留下來。據推測,這方玉璽可能原來放在呂后墓旁便殿中供祭祀,後來便殿被毀,玉璽遺落土中,被水沖走後遭泥沙覆蓋,二千多年之後才被發現。

二是這方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幸運地沒有離開長陵陵區。這方玉璽的發現地在長陵封土之西約一公里的陵園之內。如果離開了長陵陵區,人們便沒有理由推測她是呂后之璽,她的身世是否還能有這麼顯赫呢?

三是這方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幸運地被沒有私心的人發現。這方玉璽是在1968年9月的一個下午陝西省咸陽市韓家灣狼家溝村13歲的學生孔忠良放學回家時在渠邊發現的,之後他們家把玉璽交給了國家。這個學生和他的父親對文物是無私的,如果他們有私心,把她留下來自己收藏,現在她就不可能安靜地收藏在博物館裡成為國寶級文物。如果真是那樣,這方玉璽什麼時候才能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得到人們的認可就成了一個未知數了。

四是這方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幸運地被早發現了幾十年。從這方皇后之璽本身來看,一是雕工精湛卻並不十分複雜,螭虎是浮雕的,相比年代晚一些的印璽鈕部那種近似圓雕的高浮雕顯然要遜色一些;二是玉質較好但也難說頂級,人們在介紹文字中說的是“玉色純淨無瑕”,用詞並非玉質純淨無瑕,實際上這方玉璽裡面有一些白色的雜質;三是她的尺寸與後世那些印璽相比也顯得小了許多;四是這方玉璽通體乾淨,沒有一絲沁色,在許多人看來二千多年前的古玉怎麼可能沒沁色呢?從這幾個方面看,如果她不是在那個年代被發現,現在沒有幾個人敢相信她真的是皇后之璽,更沒有幾個人相信她是權傾一時的呂后之璽,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幸運。

接下來一起欣賞一下這方西漢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2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3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4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5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6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7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8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9

一方幸運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鑑賞

10

上圖為陝西曆史博物館收藏的漢代和田羊脂白玉皇后之璽,是一枚典型的西漢早期玉璽。這方皇后之璽高2釐米,邊長2.8釐米,重33克,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玉質堅硬緻密,無任何受沁現象。玉璽印面為正方形,鈕為浮雕匍伏螭虎。螭虎形象兇猛,體態矯健,四肢有力,雙目圓睜,眼球圓而凸出,隆鼻方唇,張口露齒,雙耳後聳,尾部藏於雲紋之中,背部陰刻出一條較粗的隨體擺動的曲線,6顆上齒也以陰線雕琢。螭虎腹下鑽有穿孔,以便穿綬繫帶。璽臺四側面呈平齊的長方形,並琢出長方形陰線框,框內雕琢4個互相勾連的捲雲紋,每個雲紋均以雙陰豎線與邊框相連。陰線槽內殘留有部分硃砂。璽面陰刻篆書"皇后之璽"四個字,字體結構嚴謹大方,筆畫粗細均勻,深度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