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小港有位80后社区书记

北仑小港有位80后社区书记

路面优化、建筑立面整治……暑热炎炎,小港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环境整治历时较长,难免会影响到辖区商户和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最近,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党总支书记黄红艳不顾酷热,和社区工作人员兵分几路,一家家上门解释,同时还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北仑小港有位80后社区书记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利民惠民的工程,我们要让老百姓了解它的好处,依靠大家的支持配合,把民生工程做好做实。”黄红艳说。

作为一名80后,黄红艳从事社区工作已有8年,年轻干练、亲切沉稳,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自2015年担任高河塘社区“一把手”以来,她始终不忘“为居民服务,让居民受益”的初心,在社区这方舞台上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心血,努力把社区建成一个管理有序、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邻里和睦的美丽家园。

高河塘社区成立于2006年,是一个典型的拆迁安置型社区,常住人口有1.3万余人,大多都是戚家山和小港拆迁村的安置农民。社区内共有党员222名,其中有153名是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拆迁安置村党员。如何发挥这些农村党员的作用,这是黄红艳“走马上任”之初最先考虑的问题。

“将拆迁村党员教育管理融入社区党建‘一盘棋’,引导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黄红艳说。

通过日常走访,黄红艳对农村党员进行渐进式、持续性排摸,建立农村党员清册,设立农村党员报到处,按照“社区建总支、小区建支部、楼宇设小组、楼道见党员”的四级模式,结合小区分布等情况,在社区党总支下设立6个支部,成立36个党小组,对所有农村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让平日里“隐形”在社区里的农村党员成为“在线”的社区党员。

“农村党员的组织关系都不在我们社区,为什么会来社区参加活动呢?这就是所谓的‘住在哪里奉献在哪里’。”黄红艳说,社区通过在楼道设立党员身份墙、党员积分榜,建立服务积分机制,对农村党员志愿者服务实行“小时化”和“星级制”评估表彰制度,同时推行“时间银行”和“爱心行动储蓄卡”等绩效激励制度,全面唤醒农村党员的身份意识、职责意识、奉献意识。

真情服务促进融合发展

高河塘社区现有四个住宅小区,是目前宁波市最大的跨街道拆迁安置型社区,也是典型的集拆迁安置农民、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一体的新型融合性社区。原先的村民逐渐向市民转变,然而大家的生活习惯迥异,参与社区各项活动都不太积极,如何做好融合文章,让社区更有凝聚力?

黄红艳组织党员按照网格划分联系小区居民,每户人家都有党员联户,联户的党小组组长每人配发了民情笔记本,做到居民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联户小组长及时向社区党总支反映,做到“小事化在网格,大事化在社区”。同时,她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根据高河塘社区的特点,成立了居民说事社。

“居民可以通过说、评、办、议四个环节,每月20日,大家共同说事议事,社区工作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黄红艳说。据悉,去年社区共计向各个联户党员发放民情笔记本57本,解决各类大小事件183件,其中125件由党小组组长现场解决,另外的疑难问题通过“居民说事社”解决,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在黄红艳的带领下,社区居民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了。每年社区都会举办百家宴,每户居民都会端出拿手好菜,与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畅叙邻里情。“从一开始居民的不愿参与,到如今居民自发踊跃报名,这正是大家对身为社区大家庭一份子的认同。今年中秋节将要举办的百家宴预计将突破一百桌,到时社区广场别提会有多热闹!”说到这里,黄红艳满脸期待和欣喜。

北仑小港有位80后社区书记

@好事多多 摄影

关爱困难群体暖人心田

黄红艳的家离上班地点很近,小区居民有事都能第一时间向她反映情况。除了党员联户掌握民情外,她还叮嘱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时,要特别摸清弱势群体的动向。在网格工作微信群里,她也时时留心居民身边发生的事。

涂女士原先是社区的一名文体骨干,不幸患上白血病后,生活陷入困境。黄红艳了解情况后,多次到医院看望,并为她申请低保,组织捐款,联系爱心企业开展义卖,尽己所能地帮她渡过难关。病中的涂女士握着黄红艳的手,感激地说等她病好了,还要继续参加社区各项活动,为社区建设出份力。

今年60多岁的乐师傅是一位独居老人,又身患尿毒症,没有固定收入。黄红艳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乐师傅情绪低落、性格乖僻,便积极帮他申请重症患者家庭帮扶项目等各类补助,去年还安排他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节。“我们为乐师傅送上生日蛋糕,和他一起包水饺,他很感动,还流了泪。”黄红艳也一直想办法替乐师傅找个轻松的工作,帮他解决温饱问题。这些温暖的举动打开了乐师傅的心结,他多次表示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这也让黄红艳很是欣慰。

为了给更多居民提供贴心服务,黄红艳根据党员兴趣特长等,将党员编入各类社会组织,让他们成为社会组织骨干发挥作用。比如党员董宏志,原先是村里的水电工,加入社会组织后发挥一技之长,为辖区弱势群体义务上门修理水电;党员周国良开设了“银剪子”爱心理发屋,每月20日为辖区居民免费理发。

“谁家没有个难处呢,只有将心比心,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和尊重。”黄红艳说。

北仑小港有位80后社区书记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新区时刊 记者 王 杰 实习生 曹一谦 通讯员 赵 丽 支倩君,部分照片来源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