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教授每月基本有多少收入?

雪山寨753


说到中小学教师工资,一些人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补课收入”这4个字;说到大学教授每个月的收入,又有一些人会想到大学教授每次申请领取的高额科研经费会怎么花。“禁补令”一出,“全面从严治师”形成高压态势,铤而走险顶风违规参与有偿补课的老师逐渐绝迹;同样,大学教授申请领取科研经费也并非一年一度,申请一次科研经费差不多要用3-4年的时间使用,而且每一笔开销的科研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报销制度极其严格。

现在的大学教授,每个月的收入到底有多少钱?其实答案很现实!

如果单单看月薪的话,我们且看下面这位复旦大学教授的薪酬单:

税前15335元,税后8271.95元,在顶尖985大学担任教授,工资8k多,貌似挺“精致”的。其实,大学教授的工资和他们的职称等级和自身的名气高低是息息相关的。

关于职称,不单单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很重要,大学教授的职称级别也非常重要:正高级职称的教授平均年薪可以介乎14-15万之间,比初级职称的大学教师要高近7万,正高级职称的教授平均年薪比中级职称的大学教师多6万左右、比副高职称的教授多4万左右。当然,所在大学本身的档次越高,同等职称同等教龄的教授一般情况下年薪就越高。而处于鄙视链最低端的初级教授,平均年薪只有接近7.5万而已。

关于教授自身的名气,我们不妨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教授,一种是名气不怎么样的普通教授,另外一种是名气特别大逼格特别饱满的名教授,比如“千人计划”入选者,比如身兼两院院士的教授,比如长江学者,再比如“杰青基金获得者”。一般情况下,“杰青基金获得者”的平均收入是普通教授的2.5倍,长江学者的平均收入是普通教授的2.8倍,身兼两院院士的平均收入是普通教授的3.2倍,“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平均收入是普通教授的6.2倍。

相比于中小学教师,大学的普通教授的工资收入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大学教授除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和绩效工资之外,还有其他的兼职收入。近年来,国家允许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适度兼职,这种举措其实是鼓励年轻有为的大学教师化知识为财富,避免因工资不够理想而导致高校优质师资力量流失。

你身边的高校教师每个月的收入有多少钱呢?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必须揭露一波,我同期毕业的同学已经评上副教授,他们课题组老大就是教授、院长助理加博导。他们的工资分两类:

一类是教学工资,这个按课时计算,你上课多,那你就拿得多,但是这个每小时的单位工资很低,可以说是苦力劳动,一个月大约5000;

一类是科研工资,就是你参加项目,申请到的国家课题经费等等,这就看你怎么折腾了,会来事的会申请的就多,如果再弄出个成果比如sci或者牛逼的专利,奖金花花的,同时还能评职称。我同学就是会来事儿的,之前拿下过几个项目,成果也不错,所以年纪轻轻就评了副教授,他这一块一个月平均下来2万左右吧,最高一个月拿过16万的。

还有的就是行政职位了,像他们课题组老大,一个月院里边还有补贴,一般教学工资是学校财务发,而行政职位的补贴则是院里发。

这是明面上的,其他的在外接公司私活的我没问过,人家也不好说,毕竟不是掏心掏肺,我估计这个也不少,所以总共一个月下来其实不少,国家单位还给住房补贴、子女入学补贴啥的,福利都不错。



这个正好上周和一个大学教授聚餐吃饭,大家聊着聊着说开了,说他们有一个项目大概一百万,不过要和一整个实验室分而且要做科研使用,至少一来一去去八十万就去了,另外还要出成果没有那么简单的,还要申请,话到深处,就眉头一紧,说到准备在38岁回到原来的地方,做做点生意,据我了解他一个月基本工资2w在二线强城市。说起来这个教授也是高考大省出来985然后本硕连读,然后去了美国读博士,回来正好做教授,另外就是一些带的课题有的时候和一些企业的合作等还有补贴这些不详,因人而异不过可以肯定生活水准是大大的,欢迎讨论。


现在写了一篇男人三十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探讨下



很多人对大学教授的工作和收入不了解,绝大部分是道听途说,大学教授的收入和地区、学校、院系和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收入极高的是极少部分人。教授的收入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工资奖金:绝大部分教授还是以学校发的工资、津贴、奖金为主,比如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教授工资表总收入24000元/月,最近享受税收优惠厚,扣除各种税费后15000元/月,平常没有奖金,年终奖:校、院两级发放6万元左右,年收入大约35万元。这是教授最大的、最稳定的一块儿收入。

2、科研项目收入:国家纵向科研项目,不管项目多大,哪怕一个项目一个亿,教授不能拿一分钱的劳务费或者津贴;北京市的科研项目教授现在(以前不行)可以拿劳务费,最高10000元/月,但北京市项目特别是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极少,一般极少部分人几年才能碰到一个。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可以拿劳务费,理论上可以把经费的30-40%作为劳务费发给自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纵向科研项目有很多费用不能报销,只能从横向课题出,比如办公室、实验室租金等只能从横向课题出。纵向课题劳务费一般为5%,根本不够用,必须从横向课题补充,所以横向课题的劳务费主要是发给研究生,比如某教授去年横向课题经费为230万元,名列全校前几名,个人从横向课题中拿到5万元的劳务费。不管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超过100万元的项目都不多,也不是年年都有。即就是1亿元的特大项目,一般分成几十个课题、子课题,项目主持教授实际负责的经费500万元左右,周期为3年左右。所以科研项目收入一般0-10万元/年。

3、接待吃饭、市内出租车和加油费报销带来的隐形收入:纵向课题不允许报销吃饭费用;横向课题可以报销吃饭费用,最高100元/人,烟酒不报,而且要写清楚吃饭人的单位、姓名、接待原因等。出租车、加油票可以报销,但写清楚去办事的单位、地点、时间、原因等。由于这些审批手续实在麻烦,一般教授就不报了。这部分基本没有收入。

4、讲课费:校内每门课大约2000元左右。校外讲课的老师极少,可能热门专业会有,一般理工科校外讲课的教授极少,即就是有一门课估计不会超过2万元元。

5、专家评审费:800-2000元/次,绝大部分是800元/次(一天),如果教授有大把的空闲时间、类似于退休,理论上收入最高可以达到10万元/年,相当于每年参加100次左右的评审会!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在职教授忙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参加评审会,只是熟人邀请时才有可能参加,故这部分收入不超过1万元/年。

6、校外办企业收入:极少部分教授、且把企业做的非常好的会有收入,现在企业很难做,估计通过这个方法取得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年收入的估计不超过2%!

7、其他收入:比如网友说的通过找票报销套现的情况,这个情况现在基本不存在。高校物资采购有一套严格的采购流程,所有的物品需要建账、建卡,审计也很严格,一些设备学校也有一些入围名单,必须从这些单位中选购。另外教授基本上都不经手采购事宜。

所以北京某著名高校教授的收入大约30-40万元/年,扣除税费大约20-30万元/年,这个收入在北京要想过上体面的生活只能“呵呵”了,如果没有福利房,自己购置商品房,生活就紧紧巴巴的。

在北京市范围内,由于北京市财政较好,对学校政策较好,北京市属高校教授的收入略高于中央直属高校。

如果用收入衡量教授的生活,用现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言描述,就是教授们在假装体面的生活!当然当教授的最大好处是相当自由,他们有两个假期、平时也不坐班,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不受上下班的限制。当然假期学生放假,教授不一定放假,恰恰是写文章、思考的好机会。平时虽然不用坐班,但教授们一般晚上仍在工作,很少有教授在12点以前睡觉的。


用户6037911460147


现代大学的教授基本都是博士学位,是人人羡慕的一个工作。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希望去大学当教师,就是因为大学教师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每个月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那么大学教授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呐?

大学教授的收入不仅仅有学校的教师工资,他们还有副业收入,比如他们弄的科研项目,都是他们的收入,他们有时候也会去讲座啊、帮企业解决问题等等都是他们的收入来源。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教授的基本教师工资,教授的平均基本教师工资为4500,还有他们的绩效工资,一个月4000左右,所以综合起来一个月大概能收入10000多。这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地方的大学教授的教师工资收入也不尽相同,比如发达省份的相对高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则相对低一些。通过这个可以发现,教授的基本教师工资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教授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他们的副业收入。

老师的科研收入、讲座收入、出书、开公司等等,都是老师的副业收入。教授的科研收入不太稳定,假如项目成功工资以及奖金就会特别高,教授收入也就会增加很多,但是如果项目不顺利,收入也会相应的减少。教授的讲座收入为一个小时200-300元,教授讲座如果次数多,收入也会相应增多,基本上每次给外单位培训都会得到上万元的培训费,这个跟教授也有关系,如果是名牌大学的教授,比如“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收入就会高很多,所以这个跟教授本人所在的学校也有很大的联系。



有一部分教授参与理论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成果汇编成书,然后出版,教授也会得到一部分收入。另外一部分教授拥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室、自媒体等等,如果这些效益较好,教授的收入就会迅速增多,因为这些收入是比较大的。由此可以看出,教授每个月的收入是比较高的,名牌大学的教授每个月收入10万是很正常的,甚至可以更多,也可能少一些。如果是普通大学的教授收入会少一点,每个月收入四五万左右是正常的,这样的收入也是不低的。

由此可以看出教授的收入是相当客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博士毕业生希望去大学做教师了,不仅工作轻松,而且收入还不错、工作也比较稳定。你们是怎么看的呐?


大三老学长



我们能看到很多网上及官方公布的数据,但是只有真实的工资条看着最放心,先给大家放一张复旦大学教授的月工资明细!

税前1.5万,税后8千多,剩余的都是福利,是不是很好啊!别着急,再看看其他职称的收入水平!

高校中教授都是有职称的,我们看看整体收入水平!记住,这是税后!

是不是还想知道那些院士啊,长江学者啊,国家千人计划之类的牛人的工资,这个就给大家一个倍数比例,刚才讲了一个教授的工资,这些人就是教授的几倍!毕竟都是国家的高精尖人才啊!

是不是还不过瘾,还想知道普通的那些老师工资怎么样,对吧,再给大家看一张图!

永远都是刚走上岗位的人赚的最少,没有战功何来奖赏!

另,当前社会虽然教育从业者已经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教育工作者的收入还不是最好的,有时也在想,为什么明星赚那么多,而国家技术一等奖才奖励800万。

两弹一星的元老和演艺界的明星,如果从报酬的角度看,真的差别太大了!


总的来说,任何人不要羡慕别人,如果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键自己要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过硬才可以啊!

我是HI木易子杨,聚焦财经和职场领域,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交流分享!


HI木易子杨


我家有个教授在南方某一线城市高校工作,名校博士,海归,资历高,教龄长,身兼国内多个学术机构职位,所在学校中担任中层领导,在家从不谈论自己工资收入,偶尔有外人问起这个会随意说一万把块钱,我们家人从不过问他工资收入,也不会知道他的具体收入多少,估计年工资也就是二十万左右,额外收入肯定有,经常有邀请去一些高校或机构讲课都有报酬,香港除外,在港的高校会发一张荣誉证书钱就免谈了,偶尔出差去国际国内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访问学者什么的,每天工作量教学任务不是很多,要带研究生,学校的学院不在同一个校区经常分散跑,每晚看书写论文的时间较多,看似清闲也不曾闲着,要说教授的真实收入和其本人的专业资历有很大关联,同一地区同级别教授工资区别不大,冷门专业的教授捞外快机会相对较少,专项金费要申请,各项报销有严格财务制度,贪腐之内的收入几乎没有,各项福利参照所在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标准,政策引进型人才有安排配偶工作享受体制内工资待遇,个人觉得国家对高等教育还是蛮重视的,教授收入因人因地有所不同但总体是不错的,属于我国上游社会生活标准!


手机用户3531688747H


现在虽然不同高校的教授收入差距很大,但是绝大部分教授的月收入都上万,包括二三本院校和大专院校的教授,月收入很多都在一万以上,当然这里的收入不止包含了学校的工资奖金,还有很多其他隐形的收入,因为教授本来就是一个收入来源非常广泛的职业,答主所知道他们的收入来源,一般都是:


1,工资奖金,不管什么大学,教授一般都是一年10w+,不管还是985名校还是普通的大专院校,教授光是工资奖金收入就在10w以上。

2,课时费,很多教授都在外面兼课,其中以培训机构和民办院校居多,这些地方给教授兼课的课时费都很高,一般200到300不等,如果是一些985211比较厉害的教授,基本上在外给一些单位做培训单次收费都是上万。

3,科研课题经费,这是当前我国很多教授的重要收入来源,很多教授通过做科研课题,科研从基金经费中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但能够做到这些教授,要么个人能力很强,要么人脉资源很强,不少教授就是通过这些项目年收入上百万的。

4,咨询评审费,很多教授同时也具有专家身份,在政府企业兼职当顾问,还有各种项目评估,这些都需要教授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产业经济发展,光是咨询费和评估费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5,副业,很多教授除了上述收入以外,还自己办企业成立工作室,利用知识和手中的学术资源去做生意赚钱,也有部分教授出书出作品发展个人自媒体,发展不错,这些也是可以带来高收益的。


教授的收入来源大概就是这些,总之这个职业在我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高收入职业了,虽然教师普通收入不高,但是教授收入绝对不差,部分教授会赚钱的年收入几百万是常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欢迎批评补充指正。


娇羞帝老师


根据我的了解,国内东中部地区高校年轻老师收入普遍在6000+,大城市一般8000+,副教授10000+,教授不清楚。但是他们一周只需要工作一两天,其他时间可以讲课,内部讲课费比较少,但是外请讲课可就多了,讲课费根据职务,影响力各不一样,知名教授一般半天2万+,普通副教授也得半天3000+。另外,除了讲课费,高校教师其他各种外快很多,比如研究生开题,答辩都有劳务费的,监考也有,带研究生一年也有补贴,另外还有课题,项目等等。还有一个重要福利,就是孩子上学基本不发愁,都有附属学校。总体来说,高校教师假期多,责任小,外快多,属于相当好的职业,只不过青年教师地位比较低,刚开始资源少,比较苦逼,但评上副教授之后就会好很多!


obcina


关于大学教授的收入,大家争议很大。

有的觉得大学教授收入很高,觉得很多大学教授年入百万或者几百万,开着豪车,整天赶场作报告,有自己的公司,有很多项目,有大批博士硕士听自己指挥,在自己开的公司里承当廉价劳动力。有这样的教授吗?当然有,问题是多吗,中国有多少教授,这样高收入的教授占比多少?至少在我工作的单位很少见,在自己读过博士硕士的985大学也不多。

大学正教授的收入水平,这里写的是一年所有的收入,肯定和所处地区和学校有关,而且关系很大。有个师兄在淮北,前年评的教授,一年收入在15,6万吧。我们学校因为属于中部六省最不发达地区,所以工资水平不太高,年收入在11-15万吧。副教授在8-11万。这里指的是普通教授和副教授,至少占总数的80%以上。地区之间相差太大,有同学在山东,他说济南大学副教授收入在12-15万,而且公积金高,自己扣的加学校补的有4500左右,我们这才不到1000元,所以一年下来差七八万。

收入怎么说呢,至少和以前比是高了不少,以前是真的低,08年基本工资1500,年收入四五万,13年基本工资才刚过2000,现在随着评上职称,工龄增长,还有14年以来工资的正常增长,基本工资刚过4000,剩下的就是校内绩效,每年差不多四万,使劲带课,多一两万。

所以说,不发达地区教授收入应该在10-16万,发达地区教授收入不了解,但高个五六万感觉是正常的,如果加上公积金这块,应该在10万了。

其实国家绝大部分资源投在顶尖大学和重点大学,很多普通大学投入太少,这样做对不对呢,顶尖大学老师学生都出色,当然容易出成果,也容易出成绩,但也应该适当的投些资源在普通高校身上。曾经美国最好的25所大学给负责教育经费的人说,你把钱投给我们就行了,不需要其他高校,需要研究什么,有我们就够了。结果,负责人说,你以为我给你们投经费是为了让你们搞科研,错了,我是希望通过你们的项目培养人才。如果少部分学校占了全部经费,其他学校还怎么培养人才?

大学是什么,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同学校定位不同,但国家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如果大部分普通高校得不到足够经费,人才培养是不是受影响,而这些高校为数众多,有多少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里面求学?经费有限,往重点院校倾斜没错,但同时也应该关注,还有大批普通高校经费短缺的现实,这对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有的学校让本科生就参加老师项目,这样本科生经过一两年的训练,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如果连老师都没项目没经费的话,如何让本科生参与进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