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莫名的自我说服中:

我没完成的事他完成了,是因为他的人脉更多;我没得到的机会他得到了,是因为他有个有钱的老爹……

于是很快就原谅了自己,并无比沮丧的认为,“对,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要成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

但是一味追求“多”,是对的吗?确实感觉有些不对。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呢?为什么有人或组织拥有的资源甚少却能取得成功,而有些手握众多资源却一败涂地?

为什么明明知道“烧钱”的买卖是不可持续的,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呢?

今天这篇文章,万维钢通过解读管理学教授斯科特·索南沙因的新书《延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更多」未必更好,你手中的筹码或许远比你想象的多。

现代社会有一个默认的价值观:个人想要更多的财富,公司想要更多的资源——似乎多就代表成功。

然而,有两派觉得不太合理。消极避世思想认为,无节制的发展,会让地球环境承受不了,更极端一些的观点则认为,人类工业文明就是地球的癌症。而“极简主义”要求我们把所有不常用的东西都舍弃,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地修身养性,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可是,发展是人的本能追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来解决。尽管有很多人呼吁限制发展,鼓吹极简生活,但我们从来没见到哪个国家真的限制发展。

可话说回来,过分追求“多”,确实感觉有些不对。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呢?什么才是对的?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追求“多”,错在哪儿?

其实,极端环保派和极简主义者各说对了一半。一味求多,的确是不可持续的——

但这只是你自己的不可持续,最多就是你自己的公司倒闭,对大环境不会有什么大危害,市场机制很善于惩罚那些不可持续的东西。

少拥有一点儿东西,也的确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用——但是“少”不是目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一味求“少”,发展才是目的。

《延展》的作者索南沙因的观点,就是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发展。

道理就这么简单。有一种人,他们追求“更多”——更多的收入、更高的职位、更好的汽车,等等,有这种强烈愿望的人,被称为“追逐者”。追逐心态,有三种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跟别人比。我们时刻都想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很多时候比绝对位置还重要。我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比同事多挣或者少挣了多少钱。而且这个攀比还常常是往上比。

年薪上千万美元的互联网创业公司 CEO说自己的幸福感不高,因为在硅谷,这根本不算什么。

第二个来源是我们总是认为要想办成更多的事,就得动用更多的资源。我们常常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的价值。

第三个来源是,我们单纯地就是想要“更多”。

在《延展》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听噪声吃巧克力的心理实验——目的为了弄清人是否宁愿牺牲幸福,也要获取超出自己所需的资源:

被试者被告知在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每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获得一小块德芙巧克力的奖励,但按按钮的时候,他们听不到舒缓的音乐,而会听到锯子伐木的噪声。

研究者告知将被试者分为“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两组,高收入者按20次按钮就可以获得一条德芙巧克力,而要获得同样的奖励,低收入者需要按120次。

在明确被告知,得到的巧克力,不能当场吃掉的部分不能带走的情况下,高收入者平均每人获得10.7条巧克力,低收入者每人仅获得2.5条巧克力。赢得巧克力之后,高收入者平均每人吃了4.3条,低收入者平均每人吃了1.7条。

结果每个被试者都赢取了远远超过自己能吃掉的数量的巧克力。想要更多,这大概是物资短缺时代的一个思维烙印吧。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共同心态——烧钱。

索南沙因在这本书里提到,早在去雅虎之前,玛丽莎·梅耶尔就在她谷歌的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句话:“收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鉴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实际收入比花费少很多,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钱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在互联网公司中一点儿都不罕见,也并不是CEO们都疯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价值观是过分重视用户总数和流量,根本不怎么在乎实际盈利。

这个理念就是先圈地再说——花钱慢的CEO 甚至面临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因为花钱越快,公司的估值才能越高。互联网创业公司动力学就是尽量动用更多的资源,一直到没有资源可用为止。

读这本书有一种“宿命感”。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拼命追求更多资源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追逐者呢?

因为这是一个正反馈游戏。在短期内,你追逐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然后你获得的评价就越高,你向上攀比的对象也越高,你也就越想追逐更多的东西。

正反馈的游戏一旦陷进去,想要主动停手那就太难了。但是这个游戏是不可持续的,最后要么把能从外界获取的资源耗光,要么把自己的精力和希望耗尽。

也许有人会说,亚马逊早期的扩张策略就是不顾一切先把位置占上再说,也是近乎疯狂的扩张,怎么贝佐斯就成功了呢?

那是因为:第一,贝佐斯是看到机会了才上的,为了抓住机会而不得不冒险。他并不是为了烧钱而烧钱,不是盲目地扩张。第二,即便如此,贝佐斯的策略也是充满风险的。也许当初有十个亚马逊,但最终只有一个活了下来。

一旦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正反馈游戏之中,就要意识到,这样的游戏都是不可持续的,就应该想想未来怎么软着陆。

疯狂扩张的公司往往会被自己压垮,作为追逐者的个人可能会后劲儿不足。

这就是《延展》所讨论的问题,如何用我们已有的东西翻盘,而不是一味依傍资源的增长?

节俭不等于吝啬,而是一种思维模式

美国有很多浪费的人,但是也有不少像老一辈中国人一样节俭的人。比如书里介绍了一个公司,从CEO 到普通员工,出差时公司一律不提供餐补,而且凡是8小时车程以内的商务会议均需自驾前往——

但是员工还都很满意,因为公司把省下来的钱都用于扩大规模、员工培训和直接增加工资了。

节俭不等于吝啬,而是一种思维模式。

索南沙因说,节俭思维有三个好处:第一,节俭的人关注长远目标。第二,节俭的人,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的绝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节俭的人总是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稀缺》说,短缺思维会把我们的头脑封闭起来,有机会也看不到,所以穷人会更穷。

这个思想我非常赞同,但《稀缺》里说的这个思维模式,是被迫的,而且那时的人已经面临生活绝境,处在一种非常难受的状态下。

这本书里所说的节俭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节俭——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这种节俭,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局限,可以促进创新?

提起创新,我们一般比较强调自由,总想打破一个什么规则或者禁忌去创新。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为设定一些限制,没有了那么多的自由,反而有利于激发创新。

很多研究发现,给一个预算限制,再让人设计一件产品,结果往往比没有预算限制的情况更好。

其原理就在于在限制条件下,你不得不对现有资源开发新的用法——这个新用法往往具有很好的创造性。

反过来说,如果要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新资源来实现新功能,那就根本没必要研究什么新用法,也就没有创造性了。

延展,就是这么一种思维模式——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给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的绝境。

延展思维模式的关键,是从已有的资源中发掘出创造性的价值。最普遍的创造就是“想法的连接”。“发散思维”能把一个遥远的想法跟你手里的东西连接在一起,提供一个新思路。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延展,是这么一种思维模式,让我们可以跳出盲目追求资源增长的困境,而发现已有资源的更多价值。文章中提到的“正确节俭的心态”和“利用制约条件”都是索南沙因在他的“延展”思维框架中提到的一部分。

作者还在书中聊到更多思维模式和具体的实践方法,如果你也迷茫于自身资源的匮乏和无法创造有效的价值,不如试着转换一下思维方式。

也许,你手中的筹码,远比你想象的多。

(本文整理自万维钢为《延展》所作推荐序)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相关书籍推荐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延展》

斯科特·索南沙因 著丨2018.7

近期好文推荐

-End-

2018.7.30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万维钢:读这书有种“宿命感”,为什么明知道是坑,他们还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