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老廠家屬區,曾經是重慶人記憶中最熱鬧的地方。"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再造城市美好關係"城市公益行動第2站,來到位於李家沱水輪廠老家屬區的美麗理髮店。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只聽這個名字,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年代感,臨街的門面,牆上的青藤,理髮店所在的老廠家屬區,隨處可見歲月痕跡。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曾經住在這裡的都是廠區員工,大多數已搬離這片老舊居民區,只有老人們捨不得陪伴了大半輩子的老街老樓。在茂盛的黃桷樹下乘涼,一張摺疊桌,一副麻將,這裡依然保留著老重慶最適宜的夏日休閒方式。

一間理髮店,見證時代變遷

出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重慶人,很多都在老廠區生活過。廠區幼兒園、小學、醫院、職工活動中心…每週放電影的大禮堂,以及食堂裡瀰漫的肉香,放學後結伴同行的時光。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在廠區長大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媽媽們總會隔三差五出現在廠區理髮店裡,大家聊著家長裡短,順便再用老式的燙髮工具,做一個當時最流行的髮型。

那時候理髮店能聽見老式吹風機的轟鳴聲,能看見白毛巾冒出的蒸汽,能聞見痱子粉的味道。運氣好的話,還能從阿姨、婆婆那裡拿到大白兔奶糖。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美麗理髮店,就是從那個時代一路走過來,老闆閻姐,陝西寶雞人,十五六歲時學習理髮。來到重慶後,她在工商大學附近理髮店裡上班,隨後定居李家沱,開起這家"美麗理髮店"。

閻姐是一個熱心腸,曾多次參加為殘障人士免費理髮的公益活動,在重慶這個第二故鄉獻出自己的熱愛與能量。

老廠與潮流如何交織

"15塊的洗剪吹,是平凡人也能擁有的整潔美麗,這也是閻姐堅守二十幾年的原因,我們希望用設計給這家老店帶來變化,讓它被更多人知道。"——靈蛙文化主理人胡椒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靈蛙文化主理人胡椒

攜手為"美麗理髮店"進行改造計劃的是靈蛙文化和鳳凰網房產(重慶站),說到靈蛙文化,不得不提到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一組圖。

這支有想法的年輕設計團隊,經過30天時間的籌備,用9800件食材搭建了6座重慶地標,來表達他們對重慶的熱愛。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靈蛙文化作品集

他們關注土生土長的重慶生活方式,或許只是堵在橋上看燈火重慶遍地華燈的簡單滿足,是走在較場口時而想起兒時"進城"的小欣喜,種種日常,是匆匆來重慶旅行的人很難捕捉到的屬於重慶的城市精神,這與華遠的理念不謀而合。

當我們的設計師和媒體代表開玩笑給閻姐說到,是否願意將老店打造成時下最流行的"土酷"風格時,阿姨笑著說:"來我這照顧生意的都是附近的老人,她們可能接受不了年輕人的這一套,簡簡單單就好。"

李家沱水輪廠家屬區的這間理髮店裡,藏著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

設計團隊將綜合閻姐的想法,來進行店招設計,延續樸實簡單的風格,不會讓老顧客感到突兀,並對理髮店的功能分區進行標註,在小細節上添加一些新元素,希望在設計上的用心,能吸引到新顧客,讓更多的人關注到老廠老街老店。

6家老店,6位設計師

6家媒體

15天時間

以設計再造城市與街道美好關係

對這個城市的探索,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