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故事

父親的生意

我的泥腿子父親終於也“下海”做起了生意,時間2017年冬。

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六十好幾才疏一口氣的父親,扔掉鋤頭把,到縣城準備著好好享幾天福,可父親終究閒不住。

生活小故事|| 父親的生意

前兩年,侄兒女們上學走讀,每天三頓飯,交給父母,偶爾二老也一起出去打打陀螺、羽毛球,鍛鍊身體,或是上猴子巖聽兩小曲山歌,有點事做,日子總算不太無聊。

去年九月,二中搬遷,學校從走讀變成了寄宿,幾個孩子只在週末回來,週一到週五二老的日子似乎就沒著落了,無趣得緊。於是有了做生意這起事件。

生活小故事|| 父親的生意

父親的一位老友賣黃曆,不知是不是被老友蠱惑,總之父親一下子從他那兒批發了兩千多本黃曆回來,書是到手了,如何又送出去,我一直不怎麼看好。如今這個信息時代,會看看得懂黃曆的人怕沒得幾個了,查詢日期誰不是手機搜索一下就可以的。但既然父親都拿回來了,那他就去賣吧!能賣掉多少是多少,又不是硬性規定的,我這樣安慰父親,說的時候,父親只是淡淡地一笑。

生活小故事|| 父親的生意

2017年冬天,父親每天早上起來,隨便弄些東西吃了,提著他的收納凳和小提籃,就去賣黃曆。黃曆兩元錢一本,遇到愛講價錢的一塊五,父親也在賣。後來,母親也加入了父親的隊伍,母親的理由是與其在家裡坐著打瞌睡,不如出去走動走動,這個理由簡直無可挑剔,於是兩老便開啟了他們的生意模式。


好長一段時間,我每次去父母那裡,他們都是不在家的,打電話一問:在街上賣黃曆。去年的冬天,納雍下了點雪,天氣還是有幾天冷的,我一再勸說,太冷就別出去,沒必要真當一本經,沒用,他們每天正常出行。好多次我從小十字路過,看到父母在風中凍得雙手通紅,心裡總是酸酸的,不是滋味,可母親卻說:不冷,說他們穿得特別厚,冷不著。

生活小故事|| 父親的生意

自從幹起了賣曆書的生意,我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就是父母每天回家都有說有笑,他們話題多了,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數一天賣到的錢,母親最煩遇到些摳門的老頭,愛買不買兩塊錢生意,硬是翻來覆去的討價壓價,非要多少降低一到二角錢,才肯慢吞吞從荷包裡掏出裹得嚴實的錢……但我覺得父母完全樂在其中。


經冬努力,春節期間,父母的黃曆已經沒剩幾本了。父親一合計,除開成本,竟小賺了近三千元,看著眼前的數字,父親露出滿意的笑容,完全忘卻了一冬的寒冷,其實我知道父母不是想要賺多少錢,他們就想有點事做,打發日子,不讓生活太無趣。

父親說過,人的身體就像機器,得運轉,不然是會生鏽的。父親還說,母親和他賣黃曆賣得辛苦,賺到的錢就拿給母親賣件皮衣穿。(媒體人小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