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子引发的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枭雄对决

东魏时期,一个名为李昌仪的女子引起了一场两国大战,数万儿郎血染疆场,也对东西魏的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东魏御史中尉高仲密起初娶了崔暹的妹妹,后来又抛弃她另娶了李昌仪为妻。崔暹出身的博陵崔氏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对于休妻这样的事情自然视为奇耻大辱。崔暹本人是大将军高澄的心腹,宠信非常。高仲密选用的御史,很多是他的同乡,被高澄拒绝任用,他很怀疑是崔暹从中作祟。

高仲密后来的妻子李昌仪聪慧美丽,高澄轻薄了她,连衣服都扯破了。李昌仪告诉了高仲密,更加深了高仲密内心的怨愤。

一个女子引发的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枭雄对决

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高仲密出任北豫州刺史。不久,他占据虎牢关反叛,并投降了西魏。

宇文泰统率大军前来接应高仲密,东魏高欢也率领十万兵马来到黄河北岸。

大战开始了。

高欢渡过黄河,在邙山布阵。东魏大将彭乐带领几千骑兵冲入西魏军阵,所向披靡,俘虏西魏宗室、大臣等四十余人,斩首三万多。

高欢非常高兴,令彭乐追击宇文泰,宇文泰的处境很是危急,他对彭乐说道:“痴汉子,今天要是没有了我,明天哪里还会有你!还不快会营地收取金银辎重!”彭乐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获取了宇文泰留下的财物返回,并且告诉高欢:“宇文泰从我的刀下逃生,但他已经吓破胆了。”

养寇自重原来古已有之。

高欢气极,拿着刀比划着彭乐的脖子,三次都想要砍下去,最终还是饶了他,气乎乎地让人拿来三千匹绢压在彭乐的身上,算作奖赏。

一个女子引发的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枭雄对决

东魏军中有士卒私自偷驴杀死,按照军令应该斩首,高欢暂时没有杀他。这士卒连夜跑到西魏,告知敌军高欢的所在。西魏于是派三千精锐士兵由贺拔胜率领,偷袭东魏。高欢仓皇逃走,跟随的步兵骑兵只有六七个人。贺拔胜率领十三人在后追赶。

追了几里地,贺拔胜的刀刃几乎要触碰到高欢的身体,情势万分危急,高欢吓得几乎要昏过去。幸而东魏大将、高欢的外甥段韶射死了贺拔胜的马,等到他的备用马赶到,高欢已经逃走了。贺拔胜仰天叹息道:“今天没有携带弓箭,真的是天意啊!”

双方再次交战,西魏始终不能取胜,反而受挫于敌,再加上伤亡过重,只好趁着天黑退兵。东魏方面怀疑有伏兵,也不敢追击。

高欢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是否要追击宇文泰。手下大部分将领都认为人困马乏,不宜再战。只有陈元康认为西魏已元气大伤,疲于奔命,必然没有埋伏,如果此时放虎归山,以后定然后患无穷。高欢不以为然,只让大将刘丰生带领几千人追到恒农,就退兵了。

高欢此时若知晓三十余年后他的子孙会被宇文泰的子孙杀戮殆尽,大概拼了老命也会打到长安吧。

九州当日齐聚铁,难铸而今无心错。

一个女子引发的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枭雄对决

这一战,西魏惨败,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没有组织起充足的力量主动进攻东魏。直到高洋代魏,才再次讨伐,然而也没有短兵相接,看到北齐军容齐整,长叹一声:“高欢不死矣。”就退兵了。

东魏方面也是惨胜,此后一直到死,高欢还在遗憾没有听从陈元康的建议,率兵直捣长安。

高仲密叛逃西魏后,他的妻子、儿女被侯景俘虏。高澄盛装去见李昌仪,问她:“今日如何?”李昌仪默默无语,被高澄纳为姬妾。

不过,李昌仪只是这场事件中的一个导火索。其实,高仲密早已对高欢心怀不满:他的大哥高乾为高欢陷害,被孝武帝元修赐死,高欢还假惺惺地大哭“天子枉害司空”;他的三弟高昂在被西魏军追赶时,高永乐因私怨不肯打开城门,致使其为西魏所杀,高永乐是高欢的族侄,事后也只是杖责两百了事,很难不令人怀疑其中有高欢的授意;他自己在用人方面与高澄有分歧,以休妻之事得罪崔暹,也相当于间接地得罪了高澄这个东魏未来的掌权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李昌仪在高澄被杀后又在北齐皇宫服侍娄太后。

一个女子引发的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枭雄对决

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杨愔等辅政大臣意图将高演、高湛外放为刺史,先禀告给了太后李祖娥。李太后因为李昌仪与自己同姓,对她极为信任,就将奏折给她看。李昌仪暗中将杨愔等人的谋划告诉了太皇太后娄昭君,于是高演、高湛等人抢了先机,设下埋伏将杨愔等人除去,并废皇帝高殷为济南王,第二年被叔父高演鸩杀。

整个事件中,李昌仪在其中只是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然而这破坏力也实在太过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