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尽灭尔朱氏,权倾朝野

高欢尽灭尔朱氏,权倾朝野

高欢起兵之时,曾拥护安定王元朗为帝,大败尔朱氏之后,考虑到元朗虽是太武帝拓跋焘的五世孙,但与皇族嫡系比较疏远,于是派仆射魏兰根前往洛阳慰问,同时观察一下节闵帝的为人,打算再推奉他为帝。

魏兰根观察后认为节闵帝神采飞扬,担心以后难以驾驭,便与高乾兄弟及黄门侍郎崔㥄(ling)一起劝高欢废掉节闵帝。

高欢召集百官向大家征询应该立谁为帝,没人做声。太仆綦毋俊盛赞节闵帝贤明,认为应该立他做社稷之主,高欢很高兴,认为綦毋俊说得很对。

崔㥄正颜厉色地驳斥道:“如果要说贤明,自然应该等待我们高王慢慢登上皇位。广陵王既然是由叛乱的胡人所立,怎能还让他做天子!如果听从了綦毋俊的话,大王您的队伍怎么称得上是义举!”高欢便将节闵帝幽禁在崇训佛寺中。

高欢进入洛阳时,斛斯椿私下里对贺拔胜说:“当今天下之事,全在你和我了,如果我们不先发制人的话,将会被别人所制。高欢现在刚到洛阳,对付他还不难。”

贺拔胜说道:“高欢有功于国家,杀害了他不吉祥。最近几个晚上,我与高欢同住,叙谈往昔之情,同时他又很感谢你的恩义,为什么要怕他呢?”斛斯椿这才作罢。

当时北魏诸王大多逃走藏匿了起来,平阳王元修是孝文帝之孙,躲藏在乡间的田舍中。高欢想立元修为帝,便派斛斯椿去寻找元修。斛斯椿找到元修所亲信的员外散骑侍郎王思政,向他打听元修的下落。

王思政警惕地说:“我要知道您为何找他。”

斛斯椿说:“想立他为皇帝。”王思政这才说出来元修在什么地方。

斛斯椿随王思政去见元修,元修见了他们脸色大变,对王思政说:“你不是要出卖我吧?”

王思政说:“当然不是。”

元修又说:“你敢保证么?”

王思政答道:“事情千变万化,怎么能保证呢!”

斛斯椿飞马向高欢作了汇报,高欢派四百名骑兵将元修接入大帐之中,向元修表达了自己的诚挚之心,言谈之际泪水沾湿了衣襟。

元修以寡德为由推让再三,高欢又拜了两拜,元修也拜了一拜,这才同意。高欢从大帐出来,令人准备好皇帝的服装、用品让元修沐浴更衣,彻夜严加警戒,又让安定王元朗作诏书禅位于元修。

于是,孝武帝元修在洛阳东郭外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任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加封高澄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当初,高欢从信都起兵之时,尔朱世隆知道司马子如跟高欢有老交情,便将司马子如从侍中、骠骑大将军的职位上撤下,将他调离洛阳到南岐州任刺史。高欢进入洛阳后,征召司马子如为大行台尚书,从此司马子如朝夕在高欢身边,参与军国大事。

北魏朝廷任命樊子鹄为南道大行台,与徐州刺史杜德一起追击尔朱仲远,但尔朱仲远已经逃出境外,急于取信朝廷的樊子鹄便到谯城去攻打元树。

樊子鹄在谯城包围了元树,分兵攻取了蒙县等五座县城,以断绝元树的援兵之路。为了减少攻城的损失,樊子鹄派人与元树交涉,诈称只要元树放弃谯城,便允许他南归梁朝。

元树相信了樊子鹄的允诺,同意弃城退兵,与樊子鹄订立了盟约。正当元树的部队一半人马出城时,樊子鹄突然发动袭击,抓获了元树和谯州刺史朱文开,把他们带了回来。

南梁羊侃准备率军接应元树,行军至官竹时,听说元树已经兵败,便只得撤回了。元树被押到了洛阳,他又打算南奔梁朝,结果被魏人杀掉了。樊子鹄立此大功,晋升为吏部尚书,不久又加封骠骑大将军。

高欢尽灭尔朱氏,权倾朝野

高欢征召贺拔岳,任命他为冀州刺史,贺拔岳很害怕高欢,便打算单人匹马入朝接受任命。

薛孝通劝贺拔岳道:“高欢以几千鲜卑军队打败了尔朱氏的百万大军,您确实很难与他相匹敌。但各位将领有的过去一直职位在他之上,有的跟他职位相当,现在俯首听命于他,是迫于情势上的不得已。如今这些将领有的在京师洛阳,有的占据着州镇,高欢若除掉他们则会失去人心,若留着他们则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况且尔朱兆虽然败逃,却仍在并州,高欢正在内抚群雄,外抗强敌,怎能离开老窝,与您争夺关中之地呢!现在关中的豪杰,都倾心于您,愿意为您效力。您若以华山当做城墙,以黄河作为沟堑,进可以兼并崤山以东的区域,退可以封锁函谷关,为什么要捆住自己的手脚,受制于别人呢!”

他的话还未说完,贺拔岳便紧紧握住薛孝通的手说:“您说得对!”于是客气地给高欢写了封信加以推辞,没有到京城接受任命。

孝武帝在门下省用药酒毒死了节闵帝,之后下诏各部门大办丧事。不久,又杀死安定王元朗及东海王元晔。他因为淮南王元悦与自己亲属关系近而且地位又高,所以也杀了元悦。

高欢认侍中高隆之为弟,高隆之依仗高欢的权势对公卿们的态度很是骄横,南阳王元宝炬将他痛打了一顿,还骂道:“镇兵竟敢如此狂妄!”孝武帝因为高欢的缘故,将元宝炬贬黜为骠骑大将军,令其回到家中思过。

丞相高欢亲自率兵入滏口,大都督库狄干率兵进入井陉,准备去攻打尔朱兆。孝武帝任命高隆之为丞相军司,派他率步骑十万与高欢在太原会师。

高欢在武乡驻扎,尔朱兆大肆抢掠晋阳,向北逃奔秀容,从此并州地区平定。高欢见晋阳四面有山为屏障,便在晋阳建立了大丞相府,住在那里。

孝武帝娶高欢的女儿为皇后,命太常卿李元忠将彩礼送至晋阳高欢处。李元忠与高欢宴饮,谈到过去的往事,李元忠说道:“昔日您兴兵起义的时候,热热闹闹、何等快活,现在却凄清冷落,无人来问了。”

高欢拍手大笑,说道:“你这人是在逼我起兵啊!”

李元忠开玩笑说:“如果不给我侍中的职务,我就再找一处能够起兵的地方!”

高欢说:“起兵的地方不怕没有,只是恐怕像我这样的老头儿你不会再遇到了!”

李元忠说:“正因为这老头儿难以遇到,所以我是不会离开的。”于是捋着高欢的胡须大笑起来。高欢知道李元忠平素的想法,因此很是看重他。

尔朱兆逃到了秀容后,分兵把守险要隘口,四处侵犯抢掠。高欢扬言要讨伐尔朱兆,军队已经出发然后又停止讨伐,这样搞了多次,于是尔朱兆便懈怠了下来。

高欢估计尔朱兆在年初可能要举行宴会,便派都督窦泰率领精锐骑兵飞速行军,一天一夜三百里,高欢率领大军随后出发。

新年之际,窦泰率领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尔朱兆大本营的厅堂,军中的人因为正在摆宴而疏于防守,忽然看见窦泰的军队,连忙惊慌地逃跑,后来在赤岭被窦泰追上击溃,不是投降就是失散了。

尔朱兆逃到荒山中,命令在身旁侍奉的张亮和陈山提砍下自己的头颅去投降,但二人都不忍心这么做。尔朱兆就杀掉自己所骑的白马,自己吊死在树上。

高欢亲自来到尔朱兆自杀的地方,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慕容绍宗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孩子以及尔朱兆剩余的人马向高欢投降。高欢看在过去的交情上,给予他们很优厚的待遇。

尔朱兆在秀容的时候,他的近臣们都悄悄地向高欢表示投靠之意,唯独张亮没有写信联系,高欢对他很赞许,任命他为丞相府的参军。

侍中斛斯椿听到尔朱仲远帐下都督乔宁、张子期被斩而死,内心惊恐不安,他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王思政一道秘密劝说孝武帝除掉丞相高欢。舍人元士弼又告诉孝武帝,说高欢对皇帝颁下的诏书不恭不敬,孝武帝因此不大愉快。

斛斯椿劝说孝武帝设置了负责皇宫守卫的内都督部曲,又在皇帝居住的朱华阁增添了值勤侍卫的人数,在这些侍卫下面,还有定额以外的侍卫几百人,充当侍卫的都是从各地精选出的骁勇善战的人。

因此,有关朝政、军机方面的大事,孝武帝只与斛斯椿商议决定。由于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手中掌握重兵,孝武帝就与他秘密联系,又派侍中贺拔胜担任统管三荆等七州军事的都督,想依仗贺拔胜兄弟的力量与高欢抗衡,高欢心里更加不高兴。

高欢尽灭尔朱氏,权倾朝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