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桶井:有一個撬動脫貧槓桿的「漁翁」

魚塘,一個富有收穫與希望的村名,長期以來卻讓村民望“塘”興嘆,因為魚塘村並沒有塘,更沒有塘裡的魚。

魚塘村是德江縣桶井鄉的一個行政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交通落後,被定為深度貧困村。

去年9月,德江縣選派科級領導幹部到深度貧困村駐村,在這次派駐中,德江縣城管局副局長何東乾,到了極貧桶井鄉掛職黨委副書記,同時也成了魚塘村的“第一書記”,做起了這個“魚塘”邊上撬動脫貧槓桿的“漁翁”。

德江桶井:有一个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田間地頭謀劃產業

上任伊始,看到美麗而又貧困的魚塘村,何東乾心有餘悸,但面對群眾脫貧的期盼,組織的重託,他沒有打退堂鼓,沒說過一句洩氣話,靠著心中的那份責任,紮根魚塘,與群眾心連心,共同鋪設出一條脫貧奔康之路。

用腳步丈量走近群眾的距離

脫貧攻堅,獲得貧困戶的信任是群眾滿意度提升的前提條件。如何走近群眾?何東乾用一雙沾滿泥土氣息的鞋,腳踏實地“兩走進”,與群眾越走越近。

去年的10月12日,天驟然下起了大雨,而且越下越大。早上6:00,還在床上的何東乾被嘩嘩的大雨炒得心裡很不安寧——因為魚塘村地形地貌複雜,群眾居住密集,山體滑坡有隱患……。

何東乾立即起床,在辦公室拿了雨衣和水鞋,放到車子的後備箱,徑直驅車前往。到了村裡,他立即帶上村裡的幹部,深一腳、淺一腳鑽進了大雨中,走進了各家各戶。

“大家注意了,請不要睡著了,隨時聽候幹部的指令,”在該村四組,何東乾的聲音在大雨中夾雜著雨聲,是那樣雄渾有力。

泥濘的通組路在大雨中顯得特別頑皮,一個不小心,何東乾便摔了一跤,他趕緊爬起來,顧不上洗掉身上的泥濘,繼續蹣跚著腳步朝貧困戶家中走去。

剛到貧困戶楊鄧學家,何東乾便迫不及待詢問起他家的住房情況並四周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不知何時留在臉上的泥巴,此刻正成為 了現場群眾的笑料。

一趟泥濘下來,收穫頗豐:“如果能把通組路都修通……”、“如果房前屋後整理得規範有序……”、“如果貧困戶能如期脫貧……”群眾的期盼,百姓的呼聲,何東乾都一一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民情日記上。

“這個從縣裡來的幹部,不嬌氣,能幹事,我們脫貧有希望,致富有盼頭。”群眾對何東乾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

用真心打響基礎設施的硬仗

魚塘村基礎設施太落後,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不然,脫貧便是空談,何東乾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

說幹就幹,何東乾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通過向上積極用好用活扶貧資金、向下積極發動群眾,因為佔地無補償群眾意見大導致一度擱淺的村道路、組道路和傳統村落打造等項目又重新啟動了,一條條侷促不安的機耕道和連戶路逐步改變著原來難堪的面貌,魚塘村“六通八有”和“四改一維一化”工程也全面鋪開。

德江桶井:有一个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走訪貧困戶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又彎又急,土地又薄又少,這就是我們村原來的狀況。”魚塘村村支部書記曹永國感嘆道,“現在好了,全村村組道路逐步硬化,將來出門腳都不粘泥了。”

“廣電網絡進村了,我們也可以及時收看中央的好政策了。”貧困戶安羽鳳高興地說道,“村裡還安裝了WiFi,我們沒花一分錢,就可以像城裡人一樣快樂的瀏覽朋友圈了。”

“一年以來,魚塘村新硬化村組道路5.5公里,安裝自來水管3200米,房屋改造97棟……”何東乾談起魚塘村的變化,臉上顯露出滿滿的自豪。確實,2017年貧困村出列,“六通八有”項目全覆蓋,魚塘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群眾的滿意。

用慧眼謀劃產業發展的藍圖

脫貧還得靠產業。何東乾心裡清楚,解決了基礎設施的問題,要想讓百姓長期得實惠、可持續徹底的脫貧,產業必須跟上。

發展什麼產業,這可讓一向有主意的何東乾犯了難。

何東乾除了做好魚塘村的“第一書記”外,在鄉里以黨委領導的職務還負責聯繫春塘村,魚塘村和春塘村緊緊相鄰,依山而居,環視四周,除了山還是山,下面是深深的溝壑,土地資源極少,並且常年乾旱時間較長,適合種植的產業一直都在歷屆村支兩委的謀劃探索中,然而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並且該村要在短時間脫貧,得儘快找到路子。

能否有效利用該村山地資源,種植全縣提倡推廣的花椒產業,能否把縣裡的“一縣一業”的肉牛產業在該村做起來。

何東乾與村“兩委”一班人慎重思考並邀請專家到魚塘村和春塘村指導,帶領群眾外出考察學習,村民大開眼界,紛紛同意跟著何書記大幹一場。於是最終確定在春塘和魚塘兩個村發展花椒620畝,組建專業合作社發展養殖大戶5家,飼養肉牛1200頭,生豬500頭,野兔3000只。

大石步野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政,望著帶來致富希望的蹦蹦跳跳的兔子說,“養殖就是要利用好家鄉的綠水青山,這就是何書記帶著我們發展產業的理念”。

除了種養產業,何東乾還在思索著另一條產業途徑,那就是能不能有效利用該村居住聚集,木房保存完好的有利資源,搭上“新灘夢嶼”鄉村旅遊打造的便車,發展村裡的第三產業。

戰略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魚塘和春塘的傳統村落打造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一年多來,魚塘村和春塘村的變化清晰可見:一條條富有特色鑲嵌卵石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一棟棟傳統民居錯落有致、一個個產業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

“看到村民越來越富裕,看到產業發展越來越好,看到魚塘村越來越美,我感到幸福,感到滿足,感到自豪”,談起駐村的感言,何東乾在自己的民情日記本寫下了這麼一段溫馨的話。(楊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