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桶井:有一个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鱼塘,一个富有收获与希望的村名,长期以来却让村民望“塘”兴叹,因为鱼塘村并没有塘,更没有塘里的鱼。

鱼塘村是德江县桶井乡的一个行政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落后,被定为深度贫困村。

去年9月,德江县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到深度贫困村驻村,在这次派驻中,德江县城管局副局长何东乾,到了极贫桶井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成了鱼塘村的“第一书记”,做起了这个“鱼塘”边上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德江桶井:有一个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田间地头谋划产业

上任伊始,看到美丽而又贫困的鱼塘村,何东乾心有余悸,但面对群众脱贫的期盼,组织的重托,他没有打退堂鼓,没说过一句泄气话,靠着心中的那份责任,扎根鱼塘,与群众心连心,共同铺设出一条脱贫奔康之路。

用脚步丈量走近群众的距离

脱贫攻坚,获得贫困户的信任是群众满意度提升的前提条件。如何走近群众?何东乾用一双沾满泥土气息的鞋,脚踏实地“两走进”,与群众越走越近。

去年的10月12日,天骤然下起了大雨,而且越下越大。早上6:00,还在床上的何东乾被哗哗的大雨炒得心里很不安宁——因为鱼塘村地形地貌复杂,群众居住密集,山体滑坡有隐患……。

何东乾立即起床,在办公室拿了雨衣和水鞋,放到车子的后备箱,径直驱车前往。到了村里,他立即带上村里的干部,深一脚、浅一脚钻进了大雨中,走进了各家各户。

“大家注意了,请不要睡着了,随时听候干部的指令,”在该村四组,何东乾的声音在大雨中夹杂着雨声,是那样雄浑有力。

泥泞的通组路在大雨中显得特别顽皮,一个不小心,何东乾便摔了一跤,他赶紧爬起来,顾不上洗掉身上的泥泞,继续蹒跚着脚步朝贫困户家中走去。

刚到贫困户杨邓学家,何东乾便迫不及待询问起他家的住房情况并四周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知何时留在脸上的泥巴,此刻正成为 了现场群众的笑料。

一趟泥泞下来,收获颇丰:“如果能把通组路都修通……”、“如果房前屋后整理得规范有序……”、“如果贫困户能如期脱贫……”群众的期盼,百姓的呼声,何东乾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上。

“这个从县里来的干部,不娇气,能干事,我们脱贫有希望,致富有盼头。”群众对何东乾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

用真心打响基础设施的硬仗

鱼塘村基础设施太落后,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然,脱贫便是空谈,何东乾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说干就干,何东乾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向上积极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向下积极发动群众,因为占地无补偿群众意见大导致一度搁浅的村道路、组道路和传统村落打造等项目又重新启动了,一条条局促不安的机耕道和连户路逐步改变着原来难堪的面貌,鱼塘村“六通八有”和“四改一维一化”工程也全面铺开。

德江桶井:有一个撬动脱贫杠杆的“渔翁”

走访贫困户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又弯又急,土地又薄又少,这就是我们村原来的状况。”鱼塘村村支部书记曹永国感叹道,“现在好了,全村村组道路逐步硬化,将来出门脚都不粘泥了。”

“广电网络进村了,我们也可以及时收看中央的好政策了。”贫困户安羽凤高兴地说道,“村里还安装了WiFi,我们没花一分钱,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快乐的浏览朋友圈了。”

“一年以来,鱼塘村新硬化村组道路5.5公里,安装自来水管3200米,房屋改造97栋……”何东乾谈起鱼塘村的变化,脸上显露出满满的自豪。确实,2017年贫困村出列,“六通八有”项目全覆盖,鱼塘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群众的满意。

用慧眼谋划产业发展的蓝图

脱贫还得靠产业。何东乾心里清楚,解决了基础设施的问题,要想让百姓长期得实惠、可持续彻底的脱贫,产业必须跟上。

发展什么产业,这可让一向有主意的何东乾犯了难。

何东乾除了做好鱼塘村的“第一书记”外,在乡里以党委领导的职务还负责联系春塘村,鱼塘村和春塘村紧紧相邻,依山而居,环视四周,除了山还是山,下面是深深的沟壑,土地资源极少,并且常年干旱时间较长,适合种植的产业一直都在历届村支两委的谋划探索中,然而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并且该村要在短时间脱贫,得尽快找到路子。

能否有效利用该村山地资源,种植全县提倡推广的花椒产业,能否把县里的“一县一业”的肉牛产业在该村做起来。

何东乾与村“两委”一班人慎重思考并邀请专家到鱼塘村和春塘村指导,带领群众外出考察学习,村民大开眼界,纷纷同意跟着何书记大干一场。于是最终确定在春塘和鱼塘两个村发展花椒620亩,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大户5家,饲养肉牛1200头,生猪500头,野兔3000只。

大石步野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政,望着带来致富希望的蹦蹦跳跳的兔子说,“养殖就是要利用好家乡的绿水青山,这就是何书记带着我们发展产业的理念”。

除了种养产业,何东乾还在思索着另一条产业途径,那就是能不能有效利用该村居住聚集,木房保存完好的有利资源,搭上“新滩梦屿”乡村旅游打造的便车,发展村里的第三产业。

战略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鱼塘和春塘的传统村落打造也如火如荼进行中。

一年多来,鱼塘村和春塘村的变化清晰可见:一条条富有特色镶嵌卵石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栋栋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看到村民越来越富裕,看到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看到鱼塘村越来越美,我感到幸福,感到满足,感到自豪”,谈起驻村的感言,何东乾在自己的民情日记本写下了这么一段温馨的话。(杨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